Please wait a minute...
本期目录
2024年, 第32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24-07-02
固体废物处理生命周期评价与碳足迹
碳减排约束下不同能源类型垃圾转运车适用性竞争力分析——以深圳市为例
彭晓为, 唐玉婷, 钟日钢, 余昭胜, 林 延, 吴 浩
环境卫生工程. 2024 (3):  1-8.  DOI: 10.19841/j.cnki.hjwsgc.2024.03.001
摘要 ( 582 )   PDF(pc)(991KB) ( 486 )   PDF(mobile)(991KB) ( 12 )   收藏
以柴油、LNG、纯电动和氢能垃圾转运车为研究对象,从车辆的续航能力、全生命周期使用成本、碳排放水平、长期竞争力等不同维度对车辆的适用性进行综合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纯电动转运车受限于续航里程短、充电时间长,在8 h连续工作时间内,其工作临界运距为23.7 km;基于全生命周期使用成本和未来碳价上涨趋势,相比于LNG转运车,短运距(≤23.7 km)情景下氢能和纯电动转运车的竞争力时间点分别为2030年和2050年;长运距(>23.7 km)情景下,氢能转运车竞争力时间点为2035年,但纯电动转运车长期不具备竞争优势;现阶段垃圾转运车清洁化替代方案宜采用“以气为主、电氢为辅”的策略,并以场景为导向构建差异化的综合能源补给设施。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北京市生活垃圾甲烷控制状况与综合利用
肖 绎, 贾维健
环境卫生工程. 2024 (3):  9-15.  DOI: 10.19841/j.cnki.hjwsgc.2024.03.002
摘要 ( 594 )   PDF(pc)(1840KB) ( 497 )   PDF(mobile)(1840KB) ( 3 )   收藏
生活垃圾甲烷排放是三大人为甲烷排放源之一。近年来北京城市生活垃圾固体废物处理量快速增长,预计生活垃圾清运和处理量未来几年内还将维持高位运行,对其甲烷排放量的控制和综合利用尤为重要。通过对北京市区域范围内甲烷产出利用的垃圾填埋场、垃圾焚烧厂及餐厨和厨余垃圾处理厂等在内的10个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单位的调研,统计甲烷现状利用量 ,分析在生活垃圾甲烷的产生和利用方面存在的问题。结果表明:北京垃圾处理产生甲烷的主要环节为填埋场填埋气及渗滤液处理,主要处理方式包括火炬燃烧和沼气发电 。利用包括LandGEM数学模型在内的甲烷产量预测方法,测算出2023—2040年生活垃圾领域甲烷理论产量累计可达2.363×109 m3;建议通过源头减量控制甲烷产量,根据好氧堆肥需求量控制餐厨、厨余垃圾厌氧处理规模。可采用填埋气减排、优选餐厨和厨余垃圾处理及甲烷重整等新技术来提高生活垃圾领域甲烷的利用率,达到节能环保的效果。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固体废物分选与资源化利用
填埋场开采及矿化垃圾资源化利用现状
项显超, 蔡嘉瑞, 甄宗傲, 李晓东
环境卫生工程. 2024 (3):  16-27.  DOI: 10.19841/j.cnki.hjwsgc.2024.03.003
摘要 ( 650 )   PDF(pc)(1404KB) ( 790 )   PDF(mobile)(1404KB) ( 10 )   收藏
垃圾填埋场开采和可回收土地资源的资源化利用、矿化垃圾的无害化、资源化,具有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归纳了国内外垃圾填埋场管理过程中面对的痛点问题,并着重分析了典型填埋场治理工程案例,明确了原料回收潜力评估、经济效益评估和生命周期评价等开采前预调研工作的重要性;基于矿化垃圾综合资源化利用的思路,重点阐述了当前垃圾填埋场矿化垃圾物理特性、重金属含量、热值和营养元素等物化特性。总结了目前较为成熟的资源化利用方案,包括腐殖土再利用技术及可燃组分热处理技术,为大型垃圾填埋场的施工开采和资源化利用提供了思路。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生活垃圾机械生物干化技术的工程应用和分析
任弘毅, 蒋超群, 张 勇, 梁伍一, 王益嗣, 闫 哲
环境卫生工程. 2024 (3):  28-35.  DOI: 10.19841/j.cnki.hjwsgc.2024.03.004
摘要 ( 501 )   PDF(pc)(18167KB) ( 304 )   PDF(mobile)(18167KB) ( 10 )   收藏
机械生物干化(MBT)技术作为一种生活垃圾处理工艺,将生活垃圾转化为固体替代燃料(SRF),实现了垃圾资源化和减量化的双重目标。由于生产出的SRF具有可替代部分化石燃料的特性,因此对于减少碳排放具有显著的环境效益。该工艺在欧洲已经取得广泛应用,但在我国的实际运用仍处于起步阶段。以临淄生活垃圾焚烧厂为例,对MBT技术的工艺特点和处理效果进行了分析和总结,探讨了项目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对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该项目MBT系统处理吨垃圾耗电量为61.09 kWh,平均垃圾处理成本约为71.98 元/t。生活垃圾经过MBT处理产生的资源物为金属和SRF,其中SRF产品含水率均值为34%、低位热值在设计值(10 454 kJ/kg)以上。通过此项分析,可为其他同类型工程的工艺设计及运营分析提供参考。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装修垃圾资源化利用的工艺分析与展望
施庆燕, 余 毅, 周可人
环境卫生工程. 2024 (3):  36-41.  DOI: 10.19841/j.cnki.hjwsgc.2024.03.005
摘要 ( 557 )   PDF(pc)(4678KB) ( 430 )   PDF(mobile)(4678KB) ( 10 )   收藏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无废城市建设目标的提出,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处置已经成为重要课题,而这其中产生源分散、成分复杂的装修垃圾更需要得到妥善处置。从装修垃圾的特性出发,分析了装修垃圾组分与粒径分布情况,针对其复杂组分情况介绍了收运现状和“两级破碎+多级分选”的典型工艺路线,总结了实际工程应用中处理工艺的优化,探讨了装修垃圾资源化利用行业存在的问题与可行的应对措施,可为装修垃圾资源化行业的发展提供一定参考。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有机固废生物处理与高值化利用
厨余垃圾干式厌氧发酵过程中的挥发性脂肪酸测定方法研究
林晓凤
环境卫生工程. 2024 (3):  42-46,53.  DOI: 10.19841/j.cnki.hjwsgc.2024.03.006
摘要 ( 477 )   PDF(pc)(550KB) ( 396 )   PDF(mobile)(550KB) ( 10 )   收藏
在厨余垃圾干式厌氧发酵过程中,挥发性脂肪酸浓度是一个重要的监测指标,通过每天测定挥发性脂肪酸浓度可以了解厌氧发酵系统的运行情况。分别采用Nordmann滴定法、气相色谱法和比色法测定了厨余垃圾干式厌氧发酵过程中挥发性脂肪酸的浓度。试验结果表明,由于比色法待测样品预处理过程较多等原因,导致采用比色法测定挥发性脂肪酸浓度的结果较不稳定。气相色谱法操作繁琐、样品预处理过程较多,单个样品试验时间较长,适用于需要测定单种挥发性脂肪酸浓度的情况。Nordmann滴定法能够克服这些缺点,兼具有操作简单、精密度高等优点,因此建议厨余垃圾厌氧发酵过程中挥发性脂肪酸的浓度优先使用Nordmann滴定法进行测定。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沼渣水热炭与沼渣热解炭强化餐厨垃圾厌氧消化对比研究
欧阳创, 张余镕, 邰 俊, 徐先宝, 薛 罡, 李 响
环境卫生工程. 2024 (3):  47-53.  DOI: 10.19841/j.cnki.hjwsgc.2024.03.007
摘要 ( 565 )   PDF(pc)(1023KB) ( 468 )   PDF(mobile)(1023KB) ( 7 )   收藏
餐厨垃圾厌氧消化产生大量沼渣,亟需得到妥善处理。采用水热与热解将沼渣分别制备为水热炭与热解炭,并对比研究了其对餐厨垃圾厌氧消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23.8 mL/g)相比,水热炭组(投加量1、5、10 g/L)甲烷产量分别为24.0、38.9、34.9 mL/g,分别提高了0.8%、63.4%、46.6%;热解炭组(投加量1、5、10 g/L)甲烷产量分别为29.7、35.7、31.1 mL/g,分别提高了24.8%、50.0%、30.7%。投加水热炭和热解炭促进了有机物溶出,且水解产酸菌包括Fastidiosipila、W5053、Propioniciclava、Actinomyces(放线菌属)、Norank_f__ST-12K33的总相对丰度由73.0%分别提升至84.6%和82.0%。投加水热炭和热解炭后,Methanosaeta(鬃毛甲烷菌属)相对丰度分别高达60.3%和50.6%,Methanobacterium(甲烷杆菌属)相对丰度仅为26.5%和36.9%。沼渣生物炭可以强化餐厨垃圾厌氧消化,随着投加量的增加,甲烷产量先上升后下降,最优投加量为5 g/L,且水热炭效果优于热解炭。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热化学处理与烟气污染控制
掺烧污泥对垃圾焚烧发电厂烟气净化系统的影响——以某污泥协同焚烧项目为例
李俊成, 毛梦梅, 龙吉生
环境卫生工程. 2024 (3):  54-58.  DOI: 10.19841/j.cnki.hjwsgc.2024.03.008
摘要 ( 564 )   PDF(pc)(548KB) ( 471 )   PDF(mobile)(548KB) ( 7 )   收藏
以某运行的协同焚烧污泥项目为例,分析了掺烧污泥对垃圾焚烧发电厂烟气量、烟气中污染物浓度、烟气净化物料消耗与焚烧灰渣产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掺烧污泥后烟气量变化不明显,烟囱出口烟气SO2浓度升高,但仍能达标排放,其他污染物浓度变化不明显。污泥掺烧比例每升高1%,消石灰耗量增加0.14 kg/t(以入炉物料计),氨水耗量降低0.22 kg/t(以入炉物料计),飞灰产生率增加0.04%,炉渣产生率减少0.57%。本项目掺烧1 t污泥(含水率78%)将导致烟气净化系统运行费用增加约19.73元。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垃圾焚烧发电厂变频给水泵运行改造节能分析
陈海军, 许 睿, 赵景才, 龙吉生
环境卫生工程. 2024 (3):  59-63.  DOI: 10.19841/j.cnki.hjwsgc.2024.03.009
摘要 ( 483 )   PDF(pc)(985KB) ( 456 )   PDF(mobile)(985KB) ( 1 )   收藏
随着变频技术的逐渐成熟,垃圾焚烧发电厂的给水泵大都由定速给水泵替换为变频给水泵,但锅炉给水系统仍采用传统的给水控制逻辑,未能完全挖掘变频给水泵的节能潜力。通过对垃圾焚烧发电厂锅炉给水系统的整体分析,对原有的给水系统控制逻辑进行改造。单炉规模下,由变频给水泵直接控制汽包水位,给水调节阀全开,实现锅炉给水系统平均节电0.28 kWh/t,节电率为7.2%,每月单位给水能耗的方差由0.064下降至0.033,给水系统稳定性大幅增加,年节省电量109.5 MWh,折合碳减排量为62.45 tCO2;多炉规模下,变频给水泵母管压力跟随汽包压力变化而变化,实现给水系统平均节电0.29 kWh/t,节电率接近7.2%,平均单位给水方差下降约36%,给水系统稳定性得到大幅提高,年节省电量380.8 MWh,折合碳减排量为217.17 tCO2。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固体废物处理过程衍生污染控制
工业场地土壤Cr(VI)污染还原与稳定化的优化研究
胡常巨, 王 伟, 李磊勇, 邱丽雪, 徐 俏, 管冬兴
环境卫生工程. 2024 (3):  64-70.  DOI: 10.19841/j.cnki.hjwsgc.2024.03.010
摘要 ( 352 )   PDF(pc)(1771KB) ( 351 )   PDF(mobile)(1771KB) ( 11 )   收藏
土壤中六价铬Cr(VI)污染的化学修复涉及价态还原和稳定化两个过程。对将土壤中高危害性的、高迁移性的Cr(VI)还原成低危害性、易被吸附的三价铬Cr(III),并进一步实现稳定化进行研究。以浙江省宁波市某工业场地的Cr污染土壤为修复对象,采用草酸、硫酸亚铁、尿素、凹凸棒土和零价铁等不同比例的还原剂,通过测定土壤中Cr(VI)的含量,比较5种还原剂对该污染土壤的还原作用。结合还原效果和原料成本,确定了4种不同比例的还原剂,即1%零价铁、1%硫酸亚铁、0.5%凹凸棒土和3%硫酸亚铁。将这4种还原剂两两组合投加到土壤中,比较还原效果;选用4种稳定化剂,包括生物炭、生石灰、钙镁磷肥和水溶性硅肥,投入到经还原剂还原的土壤中,加入质量比为2%,通过测定土壤中Cr(VI)的含量,比较稳定化作用。结果显示:1%零价铁+1%硫酸亚铁处理组的还原率高达70.2%,与其他处理组相比还原效果较好且成本较低,最终确定其为最优还原剂组合;2%生物炭的稳定效果最好,最终确定其为稳定化剂。综上所述,1%零价铁+1%硫酸亚铁和2%生物炭的复合配方对Cr(VI)的还原与稳定化效果最佳,可在实际操作中作进一步验证。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As污染土壤制备烧结砖影响因素及环境安全性研究
黄 海, 岳龙凯, 张靖其, 於 进, 尹立普
环境卫生工程. 2024 (3):  71-77.  DOI: 10.19841/j.cnki.hjwsgc.2024.03.011
摘要 ( 345 )   PDF(pc)(4654KB) ( 404 )   PDF(mobile)(4654KB) ( 3 )   收藏
重金属污染土壤烧结过程的影响因素和烧结产品环境安全性是其资源化利用的重要问题,基于此,以广州(GZ)、长沙(CS)、苏州(SZ)和淄博(ZB)等区域As污染土壤为原料开展烧结制砖资源化利用的模拟研究。结果表明:抗压强度随烧结温度升高(900~950 ℃)提升了 7.9%~382.9%;土壤机械组成不同会导致烧结砖抗压强度差异显著(P<0.01);添加5%Na2CO3+5%Al2O3不仅能将GZ土壤烧结砖抗压强度提高0.6~4.1倍,同时烧结砖中As浸出浓度降低88.4%~98.8%,烧结过程As的挥发量降低99.3%。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衍射(XRD)结果表明,烧结过程中添加Na2CO3和Al2O3等化合物会导致土壤矿物变化,可对烧结过程产生的片层间隙起到填充、封堵和包裹等多重作用,从而显著降低As浸出浓度和挥发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开挖的非正规填埋场重(类)金属污染及潜在生态环境风险分析——以嘉善县某填埋场为例
施瑾瑾
环境卫生工程. 2024 (3):  78-83.  DOI: 10.19841/j.cnki.hjwsgc.2024.03.012
摘要 ( 388 )   PDF(pc)(2588KB) ( 376 )   PDF(mobile)(2588KB) ( 3 )   收藏
为明确非正规垃圾填埋场开挖后土地资源是否可实现安全利用,以嘉善县某填埋场为例,对开挖范围基坑及侧壁多点采集样品,对其pH、有机质和重(类)金属浓度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基坑底部、侧壁土壤中均未检出汞,镉含量与背景点浓度接近,样本含量均≤0.23 mg/kg;重金属总铬、总铜、总铅、总锌在所有样品中的浓度变化趋势相同,最大值分别为99.0、40.2、43.0、201.0 mg/kg,约为背景值的2.43倍、1.05倍、1.60倍和2.03倍,但均低于CJ/T 340—2016绿化种植土壤和GB 36600—2018土壤环境质量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的要求,可满足绿地用地要求。填埋场土壤中pH为6.77~8.26,基坑底部土壤有机质较低,均值约为7.96 g/kg,远小于绿化用地标准(12~80 g/kg),若要使得该土地符合绿化要求,则需增加有机质含量。根据Hakanson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计算得到该填埋场土壤重(类)金属潜在生态风险RI值为8.85(RI<150),表明该填埋场由汞、镉、砷、铅、铜、铬、锌、镍等8种重(类)金属造成的生态风险较低。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填埋场生活垃圾焚烧飞灰的土力学特性
邱清文
环境卫生工程. 2024 (3):  84-89.  DOI: 10.19841/j.cnki.hjwsgc.2024.03.013
摘要 ( 418 )   PDF(pc)(4648KB) ( 311 )   PDF(mobile)(4648KB) ( 5 )   收藏
我国生活垃圾焚烧飞灰逐年增加,大部分进入填埋场处置。然而关于飞灰的土力学特性研究相对较少,不利于指导飞灰填埋作业。对我国南方某填埋场稳定化焚烧飞灰的土力学特性进行了测试,并与前人的研究结果进行对比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生活垃圾焚烧厂原状飞灰属于级配良好粉土,经药剂、石灰、水泥稳定化固化处理后,颗粒大小逐渐增加,变为级配不良的粉砂、粗砂,甚至砂砾。不同填埋场飞灰的土力学特性差异较大,压缩系数αv1-2为0.26~2.96 MPa-1,压缩性等级为中等到高等级,黏聚力为8.00~19.47 kPa,摩擦角为32.5°~36.3°,重度为11.0~16.3 kN/m3。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杭州市生活垃圾焚烧厂渗滤液季节性变化特征研究
邓飞飞, 张栋棚, 郑仁栋, 周纬南, 吴迪迪, 吕媛媛
环境卫生工程. 2024 (3):  90-93.  DOI: 10.19841/j.cnki.hjwsgc.2024.03.014
摘要 ( 532 )   PDF(pc)(709KB) ( 488 )   PDF(mobile)(709KB) ( 6 )   收藏
以杭州某大型生活垃圾焚烧厂渗滤液处理站为例,通过监测垃圾焚烧厂渗滤液指标全年变化,研究垃圾焚烧厂渗滤液季节性变化特征。对渗滤液产生量及渗滤液pH、COD、氨氮以及渗滤液沼气产量变化进行分析探讨,以期提高渗滤液处理效率。结果表明,垃圾焚烧厂渗滤液pH、COD、氨氮受季节影响较大,呈现出明显的季节性差异;焚烧厂渗滤液月产生量范围为26 000~39 219 t,吨渗滤液沼气产量范围为19.0~31.8 m3。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城乡生活垃圾填埋与二次污染控制
GCL复合竖向阻隔屏障技术污染阻隔机理分析
何顺辉, 张 健, 肖成志, 谢世平
环境卫生工程. 2024 (3):  94-99.  DOI: 10.19841/j.cnki.hjwsgc.2024.03.015
摘要 ( 463 )   PDF(pc)(10564KB) ( 242 )   PDF(mobile)(10564KB) ( 2 )   收藏
近年来,随着复合竖向阻隔屏障技术在污染管控中应用的日益增加,GCL复合竖向阻隔屏障技术凭借防渗性能优异、施工效率高等特点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已在垃圾填埋场、矿渣堆场及工业污染场地等领域的污染阻隔管控项目中得到应用,达到了减少土壤和地下水污染、保护周边环境的目的。GCL复合竖向阻隔屏障技术为新型柔性复合竖向阻隔技术,通过详细介绍其技术原理、复合防渗结构材料选择、施工流程等内容,进一步厘清了该技术的污染阻隔机理,以提升大众对该技术的了解。此外,通过工程应用案例介绍,进一步表明GCL复合竖向阻隔屏障技术能有效进行污染管控。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HDPE柔性垂直防渗技术在历史遗留废渣原位风险管控中的应用
蒲红霞, 贺实月, 胡泸丹, 张旭晨, 张志军, 魏新庆
环境卫生工程. 2024 (3):  100-104.  DOI: 10.19841/j.cnki.hjwsgc.2024.03.016
摘要 ( 530 )   PDF(pc)(3137KB) ( 536 )   PDF(mobile)(3137KB) ( 3 )   收藏
以南方某废渣回填区污染修复治理工程为研究对象,其废渣属第Ⅱ类一般工业固体废物,根据其水文地质、污染风险、运行维护特征和污染特性,采用“四周HDPE柔性垂直防渗+堆体表面水平防渗+生态植物修复”的原位风险管控技术进行污染修复治理,并对修复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对于中风化层这类弱透水性的隔水层,采用控制污染物总量的原则,通过增加垂直防渗的深度可实现等效防渗;针对场地中间强风化层的岩性地质,需要实行槽壁加固的工程措施。最终,该工程通过防渗检测评估,HDPE柔性垂直防渗膜的原位隔离效果良好,对于同类型废渣污染场地的治理与修复工程具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环境卫生管理与评价体系
西安市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现状与对策研究
张 玉
环境卫生工程. 2024 (3):  105-109,116.  DOI: 10.19841/j.cnki.hjwsgc.2024.03.017
摘要 ( 642 )   PDF(pc)(1980KB) ( 417 )   PDF(mobile)(1980KB) ( 3 )   收藏
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关键环节。通过现场调研、问卷调查和数据统计,对垃圾分类政策实施后西安市11个涉农区(县)农村生活垃圾产生及分类现状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对农村生活垃圾源头分类及分类处理效果进行剖析。结果表明:全市农村生活垃圾产生量范围为0.6~0.8 kg/(人·d),基本以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为主;垃圾分类仍存在源头分类效果不佳、内生动力不足、厨余垃圾资源化利用率有限等问题,基于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浅析省域生活垃圾焚烧企业精细化管理影响因素——以浙江省为例
柳 青, 马云峰, 陈潇玲, 李文翰, 许 辉, 靳翔蛟, 易 鹏
环境卫生工程. 2024 (3):  110-116.  DOI: 10.19841/j.cnki.hjwsgc.2024.03.018
摘要 ( 529 )   PDF(pc)(563KB) ( 409 )   PDF(mobile)(563KB) ( 4 )   收藏
当前,焚烧已成为主要的生活垃圾处置方式,浙江省生活垃圾焚烧厂数量和处置能力提升明显。在焚烧产能过剩、运行成本差异巨大、科技创新不足等条件影响下,垃圾焚烧行业如何在精细化管理上进行优化至关重要。以浙江省为例,对其生活垃圾焚烧厂管理现状进行分析,并从规划统筹、精细管理、科技创新等方面提出了建议,对焚烧企业提高运行效益、生活垃圾管理部门完善监管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实用技术与实践优秀案例
零用水“生物引擎”驱动智慧生态厕所
田 兰, 漆远义
环境卫生工程. 2024 (3):  117-119. 
摘要 ( 326 )   PDF(pc)(10325KB) ( 252 )   PDF(mobile)(10325KB) ( 4 )   收藏
张掖兰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零用水“生物引擎”驱动智慧生态厕所拥有全新创制的核心菌种,是基于代谢网络适配模型、通过自组装合成的功能微生物组,是驱动生态厕所顺利运行的核心组件,也称之为“生物引擎”。 产品还包括智能控制、温控传感、生物反应、固液分离、动力搅拌、尿液处理等6大系统。粪污经过防沾黏的纳米涂层,固液分离,进入不同的反应单元,固体可在几十分钟内被微生物快速矿化成CO2、H2O等小分子;液体被脱色、脱氮消解;臭气被除臭菌剂分解后通过新风系统排放。该产品解决了2021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的“加快研发干旱、寒冷地区卫生厕所适用技术和产品”的短板,创新发明了“高效稳定微生物组处理—粪污源分离原处理”技术,可最大限度解决各类群体需求,填补国内外无水生态厕所市场规模化应用的空白,解决“无水厕所入室”卡脖子问题,并且实现了国产化,被列入农业部寒旱地区农村改厕及粪污资源化利用技术推广项目。该案例成功应用于2022年北京冬奥会(图1),被央视、人民日报及多家媒体报道称为“黑科技”的中国制造。先后荣获第一届全国农村改厕技术产品创新大赛“创新研发项目组”三等奖、第四届“中国创翼”创业创新大赛甘肃省选拔赛创业组一等奖、第四届“中国创翼”创业创新大赛全国总决赛创业组三等奖、第十一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甘肃赛区成长组一等奖、全国农林渔业丰收奖一等奖。2024年该案例入选全国文化和旅游装备技术提升优秀案例。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柳州市餐厨垃圾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工程
孙燕华, 于 超, 范晓平, 孟 伟, 李小飞, 刘 岩
环境卫生工程. 2024 (3):  120-122. 
摘要 ( 421 )   PDF(pc)(2801KB) ( 388 )   PDF(mobile)(2801KB) ( 4 )   收藏
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以联合体形式承接的柳州市餐厨垃圾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工程项目位于柳州市静脉产业园,占地面积约2.13 hm2,总投资为1.33亿元,由柳州广投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于2021年4月开始建设,2023年1月投入运行。该项目设计规模为220 t/d,包括200 t/d餐厨垃圾、20 t/d废弃油脂,主要建设包括餐厨垃圾预处理系统、厌氧发酵系统、沼气净化系统、污泥处理系统、除臭系统等内容以及排水、绿化等附属设施。该项目服务柳州市城中区、柳北区、柳南区、鱼峰区、柳江区、鹿寨县,对建设卫生城市、改进目前餐厨垃圾收集和处理面貌、改善柳州市环境卫生面貌具有重要作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上海市闵行区马桥再生资源化利用项目
孙晋麟, 周 斐, 金德民
环境卫生工程. 2024 (3):  123-125. 
摘要 ( 873 )   PDF(pc)(3605KB) ( 487 )   PDF(mobile)(3605KB) ( 20 )   收藏
上海市闵行区马桥再生资源化利用项目(图1),占地面积5.35 hm2,由国投生态环境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维尔利环保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建工七建集团有限公司共同出资5.8亿元于2020年6月启动建设,2023年6月正式投产运行。项目设计规模为处理建筑垃圾7.0×105 t/a,其中拆除垃圾和装修垃圾各3.5×105 t/a;同时回收废钢材、有色金属、木材、硬塑料等其他可再利用资源,配套建设3 000万块/a再生砌块资源化产品生产线及环保、公用辅助系统等设施。项目引进、借鉴、整合欧洲建筑垃圾处理和资源化利用领域先进经验、技术和运营模式,采用瑞泰环保装备有限公司建筑垃圾高效处置与高值资源化利用成套设备,确保处置过程环保100%达标,建筑垃圾资源化率85%以上。其建筑垃圾处理技术入选生态环境部2023年《“无废城市”建设先进适用技术(第三批)》。该项目解决了上海市闵行区和部分中心城区建筑垃圾消纳需求,先后荣获上海市闵行区建设工程“绿色施工达标工地”和“优质结构工程”,以及2023年度上海市优秀工程勘察设计项目等荣誉,并入选了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2023年生态环境保护实用技术装备和示范工程名录》。在提升城市整体生态环境形象、助力国家循环经济发展、实现“双碳”目标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上海市青浦区污泥干化焚烧项目
刘庄泉
环境卫生工程. 2024 (3):  126-128. 
摘要 ( 831 )   PDF(pc)(1611KB) ( 436 )   PDF(mobile)(1611KB) ( 9 )   收藏
青浦区污泥干化焚烧项目(图1)是上海市“十三五”期间环保重点工程和青浦区重大环境基础项目,位于上海市青浦区张江园区,占地面积34 835.3 m2,建筑面积19 449.55 m2, 主要处理青浦区10座污水处理厂80%含水率的脱水污泥,总设计处理规模600 t/d,分二期建设。上海漾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负责项目的投资、建设和运行,上海环境卫生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承担项目的设计施工总承包(EPC)工作。项目一期设计规模为300 t/d(含水率80%脱水污泥),建设2条污泥干化焚烧线及其配套设施,于2020年3月正式开工建设、2021年底正式投产。项目采用“薄层干化+鼓泡式流化床”独立干化焚烧技术,设置余热锅炉回收热量,配套烟气处理系统、臭气处理系统、污水处理系统及飞灰稳定化系统等。项目的建成运营实现了青浦区市政污泥减量化、稳定化和无害化的处置目标,树立了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环境基础项目的标杆,并成功入选《2023年生态环境保护实用技术装备和示范工程名录》。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版权所有 © 天津市城市管理研究中心
津ICP备2022007900号-1   津公网安备 12010302000952号   中央网信办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地址:天津市河西区围堤道107号    邮政编码: 300201
电话: 022-28365069 传真: 022-28365080 E-mail: csglwyjs10@tj.gov.cn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