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本期目录
2024年, 第32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24-04-29
上一期   
环境卫生系统自动化、智能化、智慧化管理
基于无人机和深度学习的大型垃圾填埋场覆膜病害智能识别方法研究
宋树祥, 齐 添, 胡良军, 张效刚, 陈彬荣, 张玉飞
环境卫生工程. 2024 (2):  1-9.  DOI: 10.19841/j.cnki.hjwsgc.2024.02.001
摘要 ( 439 )   PDF(pc)(40391KB) ( 337 )   PDF(mobile)(40391KB) ( 42 )   收藏
为提高大型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的堆体覆膜穿刺、撕裂等常见病害的巡检效率,以广州市兴丰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为研究对象,基于无人机航拍和深度学习模型,考察了无人机的选型和巡航参数,使用无人机采集病害样本并在病害图像识别模型中采用过采样的训练策略。并在YOLOv5模型上增加细微目标识别层,可实现较高的识别准确率与召回率。研究结果表明:在病害图库样本数量相对有限的前提下利用过采样的策略提升了样本的代表性与均衡性,显著提高了模型病害识别的准确率。无人机结合高精度RTK定位技术能准确定位航拍照片坐标,解决了无明显参照物下覆膜病害定位困难的问题。通过查询病害缺陷照片的地理信息,可以快速找到病害位置,有助于及时开展修复作业。“渣土围城”是我国城镇化发展以来最大的障碍之一,渣土场滑坡给周边环境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隐患。针对渣土场滑坡风险评估的复杂性,建立了一种渣土场滑坡风险等级评估方法,该方法以定性和半定量的方式将渣土自身特性和滑坡特点考虑在滑坡风险评估的各个物理过程中,构建边坡安全系数与失稳概率等级的对应关系,将边坡失稳概率等级与危害性等级分为极高、高、中、低4级,并建立4×4的风险等级矩阵;提出贯穿渣土场建设全过程的滑坡风险管控对策,涉及渣土场选址、建设和治理、监测和预警、应急响应4个部分;以杭州某渣土场为例详细说明该方法在实际场地中的应用,通过对研究区域进行边坡稳定性分析、运移距离估计和危害性结果统计,评估了该渣土场在堆填结束后的滑坡风险等级。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机器学习在建筑垃圾处理领域的应用与现状
许亚如, 陶俊宇, 梁 蕊, 程占军, 颜蓓蓓, 陈冠益
环境卫生工程. 2024 (2):  10-19.  DOI: 10.19841/j.cnki.hjwsgc.2024.02.002
摘要 ( 710 )   PDF(pc)(660KB) ( 635 )   PDF(mobile)(660KB) ( 15 )   收藏
建筑垃圾产生量巨大,成分复杂,如果不能妥善处理,其中的沥青、石膏、重金属、油漆等物质会与周围空气、土壤、水体反应并产生有害物质,严重危害人类的生存环境。我国“无废城市”的建设要求明确提出要建设固体废物综合管理体系以提升废弃物的资源利用率的策略。建筑垃圾作为我国体量最大的城市固体废物,已成为被重点关注的对象,实现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迫在眉睫。传统的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置通过人工、机械将建筑垃圾分类后再对建筑垃圾进行资源化利用,过程中存在管理难度大、效率低、成本过高等问题。机器学习作为人工智能的核心,已经逐渐应用到建筑垃圾处理的各个环节中,能有效提高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利用率。对建筑垃圾和机器学习的基本情况进行描述,介绍了建筑垃圾处理的过程,对机器学习在建筑垃圾处理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最后结合我国国情,针对建筑垃圾处理领域提出几点建议,以期为实现建筑垃圾处理领域的自动化、智能化提供参考。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固体废物源特征与收运系统
腐殖土土-水特性及孔径分布特征研究
盛 宴, 林焕生, 杜月林, 沈海林, 丁前绅
环境卫生工程. 2024 (2):  20-27.  DOI: 10.19841/j.cnki.hjwsgc.2024.02.003
摘要 ( 443 )   PDF(pc)(2471KB) ( 578 )   PDF(mobile)(2471KB) ( 2 )   收藏
生活垃圾腐殖土的再生利用对垃圾填埋场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以现场取回的腐殖土为研究对象,采用离心试验和核磁共振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开展了填埋龄期、初始干密度和最大粒径对腐殖土土-水特性和微观性质的影响规律研究;采用试验数据与VG模型相结合的方法,获得了腐殖土非饱和水力参数。初始干密度主要影响压实试样的饱和含水率和进气值,不同干密度的土-水特征曲线在大于100 kPa范围内趋于重合。随着填埋龄和初始干密度增加,孔径呈减小趋势;而随着最大粒径的增加,孔径分布呈现相反的趋势。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垃圾可燃组分单一物质干基高位热值测定及元素分析
芦会杰, 赵瑞东, 张 茜, 张 贺, 宋华旸, 王中航
环境卫生工程. 2024 (2):  28-33,38.  DOI: 10.19841/j.cnki.hjwsgc.2024.02.004
摘要 ( 525 )   PDF(pc)(12923KB) ( 252 )   PDF(mobile)(12923KB) ( 7 )   收藏
目前我国城市因土地资源紧张,生活垃圾的主流处理工艺已由填埋向焚烧转变,焚烧处置比例达50%以上,垃圾热值作为垃圾是否可以采用焚烧处理技术的关键因素,对其实现精准分析具有重要意义。利用氧弹量热测量法和元素分析仪分析方法通则,完成了13种橡塑类、8种织物类、18种纸张类、30种厨余类以及8种木竹类单一成分物质干基高位热值测定及碳、氢、氧、氮、硫、氯元素分析。热值检测实验结果显示,橡塑类、织物类、纸张类、厨余类及木竹类单一成分物质的干基高位热值数据范围分别是20 790~48 228、16 903~37 854、10 046~16 923、15 704~26 434、16 082~26 932 kJ/kg。研究还发现物质的干基高位热值主要与碳、氢元素的含量呈正相关性,与氧元素含量呈负相关性。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垃圾分类背景下青岛市生活垃圾组分与特性变化研究
阚宝鹏, 齐文静, 张文霞, 尹新龙, 冯新荣, 姜 震, 郑伟萍
环境卫生工程. 2024 (2):  34-38.  DOI: 10.19841/j.cnki.hjwsgc.2024.02.005
摘要 ( 584 )   PDF(pc)(836KB) ( 439 )   PDF(mobile)(836KB) ( 16 )   收藏
当前,在垃圾分类背景下如何高质量处理生活垃圾已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通过实验分析和数据统计方法,对青岛市城市生活垃圾重要理化特性指标进行采样实验及规律分析,结果表明:未来几年青岛市生活垃圾清运量和人均垃圾产生量仍将持续增长,居民端所产生的厨余垃圾仍会有一定的下降空间,其他垃圾和低值可回收物会有所增加,有害垃圾基本维持在现有水平,垃圾含水率在未来几年继续处于较高水平,湿基低位热值持续增长。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有机固废生物处理与高值化利用
厨余垃圾中高温高效厌氧产沼中试研究
田启欢, 高彦达, 宫亚斌, 杜 睿, 王立伦, 姚建刚
环境卫生工程. 2024 (2):  39-45.  DOI: 10.19841/j.cnki.hjwsgc.2024.02.006
摘要 ( 492 )   PDF(pc)(3134KB) ( 565 )   PDF(mobile)(3134KB) ( 12 )   收藏
针对厨余垃圾资源化和能源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中温(38 ℃)和中高温(44 ℃)连续厌氧发酵试验,分析不同温度发酵体系的产气特性、过程参数、微生物菌落结构及组成情况。结果表明:在相同进料负荷条件下,相比中温试验组,中高温试验组具有较高的容积产气率、甲烷产气率等产气特性,且具有较高的底物VS降解率。中高温发酵系统在VFAs、氨氮、总碱度、pH等过程参数分析中更稳定,具有一定的抵抗负荷冲击能力。高通量微生物群落多样性探究中,中高温发酵表现为细菌中菌种相对丰富度多元化,古细菌中产甲烷菌属优势明显,表明中高温厌氧发酵系统中微生物菌落间相互促进和配合,促进了厌氧发酵过程中各物料参数的稳定有序转化,保证了厌氧系统的稳定高效运行。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不同操作条件下果蔬垃圾厌氧发酵产乙醇的规律
孙彩平, 陈子琦, 曾 琴, 黄健康, 何健和, 徐思源, 张 蕾, 杨鲁昕, 李 欢
环境卫生工程. 2024 (2):  46-52.  DOI: 10.19841/j.cnki.hjwsgc.2024.02.007
摘要 ( 343 )   PDF(pc)(690KB) ( 390 )   PDF(mobile)(690KB) ( 5 )   收藏
果蔬垃圾可作为厌氧发酵产乙醇的底物,发酵效果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本研究针对混合果蔬垃圾,分析了不同条件下厌氧发酵产乙醇的规律,操作条件包括水热预处理灭菌、添加纤维素酶、接种酵母菌等。结果表明:添加纤维素酶和酵母菌均有利于提高系统的水解效果,但添加纤维素酶对于系统发酵产乙醇的促进作用有限,添加酵母菌则可有效提高乙醇产率,仅添加酵母菌组和添加酵母菌与纤维素酶组的每单位果蔬垃圾有机质的乙醇产量分别达(0.164±0.040)g/g和(0.161±0.039)g/g,较对照组分别提高34.23倍和33.45倍;水热预处理前后果蔬垃圾的发酵规律相似,但水热预处理促进了底物的水解,提高了各产物的产率;水热预处理与接种酵母菌联合处理条件下,乙醇产量最高,浓度可达(16 672.09±2 304.85)mg/L,产率可达(0.233±0.032)g/g。因此,添加0.5% 质量的酵母菌可改变体系的发酵类型,使得乙醇成为主要产物,而水热预处理与添加酵母菌联合应用可获得最高的乙醇产率。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热化学处理与烟气污染控制
填埋场陈腐垃圾筛上物热值及掺烧对焚烧炉运行工况影响研究——以云南省某市陈腐垃圾掺烧为例
王湘徽, 朱 悦, 陈润生
环境卫生工程. 2024 (2):  53-62.  DOI: 10.19841/j.cnki.hjwsgc.2024.02.008
摘要 ( 437 )   PDF(pc)(2177KB) ( 539 )   PDF(mobile)(2177KB) ( 11 )   收藏
依托新建成的生活垃圾焚烧厂开展了较长时间的陈腐垃圾筛分和掺烧可行性试验。通过对生活垃圾填埋场中的陈腐垃圾开挖、“滚筒筛+风选”预处理,对获得的筛上物进行组分特性分析,发现筛上物(干基)中塑料等轻物质类占比约53%,且与筛上物含水率呈负线性关系。将筛上物运至焚烧厂按一定设计比例与原生垃圾掺烧,根据各组分入炉垃圾量、吨蒸发量等数据,利用能量守恒定律计算得出筛上物的热值约6 258 kJ/kg。掺烧会导致烟气处理系统中消石灰日均单耗量显著增加,但不影响尿素的日均单耗量,也会显著增加炉渣和飞灰的日均产生量。基于自动化程度较高的烟气处理系统,掺烧不会显著增高烟气污染物小时平均浓度,也未显著增加尾气排放的不稳定性,所有浓度最高值均满足相关排放标准的要求。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固体废物和污染土壤制备陶粒协同处置研究综述
杨 杰, 陈 羲, 孙琼玉, 郑姗姗, 沈远东, 詹明秀
环境卫生工程. 2024 (2):  63-68.  DOI: 10.19841/j.cnki.hjwsgc.2024.02.009
摘要 ( 379 )   PDF(pc)(573KB) ( 750 )   PDF(mobile)(573KB) ( 11 )   收藏
基于国内外固体废物和污染土壤制备陶粒协同处置技术的介绍,对我国的陶粒工艺研究进展及固体废物和污染土壤制备陶粒协同处置技术进行了总结。通过对国内外学者在固体废物、污染土壤制备陶粒方面的比较发现:以污染土壤和固体废物为原料生产陶粒是在原有工艺基础上进行的升级和改进。根据已有研究,污染土壤或固体废物的掺入量最高可达40%,且该方法制备的陶粒在抗压强度、吸水率、堆积密度、表观密度等陶粒品质方面都基本满足国家标准;在污染物处理方面,该方法制备的陶粒对重金属的固化效果较为优异,固化率最高可达99.80%。由于制备陶粒需要高温条件,在处理过程中会出现二次污染问题。所以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需增加尾气处理装置,以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固体废物和污染土壤制备陶粒协同处置技术不仅能有效处理污染物,同时还能够实现资源的再利用并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污泥低温干化机网带对除湿效能影响的实验测试与分析
刘道广
环境卫生工程. 2024 (2):  69-74.  DOI: 10.19841/j.cnki.hjwsgc.2024.02.010
摘要 ( 262 )   PDF(pc)(3137KB) ( 298 )   PDF(mobile)(3137KB) ( 2 )   收藏
研究了污泥低温干化机的网带层数与网带铺泥厚度对回风温度、湿度、出水产能及压降的影响,并以此评估出适用于污泥低温干化机网带干化污泥颗粒的最佳工况。结果表明,在4层网带中(4层a工况),污泥颗粒在0.60 m/s的网带送风速度下干燥后的出水产能最小为20.7 kg/h,相比于2层网带中污泥颗粒在0.90 m/s下干燥后最大的出水产能(19.7 kg/h)仍高5.1%,可知4层网带污泥颗粒干燥后的出水产能更多,干燥效果更好。在网带层数的影响下,4层网带中的出水产能相较于2层网带最大可提升60.1%。在网带铺泥厚度的影响下,4层网带中的出水产能最大可提升11.3%,2层网带中最大出水产能相较于最小出水产能提升了44.0%。网带送风速度为0.90 m/s时的出水产能相较于网带送风速度为0.60 m/s时的出水产能最大可提升36.0%。研究发现网带层数对污泥低温干化机的除湿效能影响最为重要。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固体废物处理生命周期评价与碳足迹
生活垃圾焚烧、填埋及污水处理中长时间碳排放水平研究
王天娇, 李 敏, 王 乾, 苗宪宝, 徐 林, 李义华
环境卫生工程. 2024 (2):  75-84.  DOI: 10.19841/j.cnki.hjwsgc.2024.02.011
摘要 ( 484 )   PDF(pc)(1400KB) ( 481 )   PDF(mobile)(1400KB) ( 9 )   收藏
对南北两地的5台生活垃圾焚烧炉尾部烟气、2个生活垃圾填埋场的填埋堆体覆膜区域和2个污水处理厂的开放式工艺池分别进行了长达1 a的温室气体CO2、CH4、N2O监测。焚烧炉尾部烟气中吨垃圾CO2排放强度年均值为0.653~0.797 t,运行工况稳定情况下其核算值与监测值的相对误差最低可达1.86%。填埋堆体覆膜区域的温室气体排放通量随季节波动性很大,南方地域夏天排放最高值CO2可达11.13 g/(m2·h)、CH4可达0.98 g/(m2·h)、N2O可达3.519 mg/(m2·h)。污水处理工艺池CO2和N2O排放以曝气池为主,其中CO2受季节变化影响不大,N2O的全年波动大。北方污水厂CH4的排放通量有明显季节差异,以缺氧池、选择池、厌氧池在夏季的数值最高,最高达到1.60 g/(m2·h)。南方污水处理工艺池中CH4排放能力仍然以3个曝气池为主,全年波动大且无明显季节差异,最高约达到0.40 g/(m2·h)。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成都市城市管理领域温室气体排放特征及减排策略
蒋 宇, 谭瑶瑶, 李 东, 邓 放, 陈 琼, 郑晓倩
环境卫生工程. 2024 (2):  85-92.  DOI: 10.19841/j.cnki.hjwsgc.2024.02.012
摘要 ( 357 )   PDF(pc)(859KB) ( 425 )   PDF(mobile)(859KB) ( 1 )   收藏
城市管理涉及环境卫生管理、垃圾收运处置、城市照明管理等业务活动,是城市温室气体排放源之一。成都市城市管理领域2021年温室气体排放研究表明,垃圾收运处置是该领域最主要的温室气体排放源,贡献比例为95.81%,其次是城市照明管理和环境卫生管理,排放贡献比例分别为1.87%和1.82%。而未来情景分析显示成都市城市管理领域温室气体排放量随生活垃圾焚烧处置率的上升而快速下降,2025年达到最低,之后随着生活垃圾清运量的增长会呈现缓慢增加的趋势,2030年达峰时,垃圾收运处置的排放贡献比例为94.66%,城市照明管理和市政道桥管廊维护的排放贡献比例将上升至2.80%和1.20%,环境卫生管理排放贡献比例将下降至1.07%。最后,提出了双碳背景下城市管理部门开展碳减排工作的对策建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环境卫生管理与评价体系
基于文献计量的校园垃圾分类回收研究现状与态势
张以晖, 陈 展, 卢 琦
环境卫生工程. 2024 (2):  93-103.  DOI: 10.19841/j.cnki.hjwsgc.2024.02.013
摘要 ( 499 )   PDF(pc)(7123KB) ( 283 )   PDF(mobile)(7123KB) ( 9 )   收藏
为探究校园垃圾分类回收的研究现状、研究热点和前沿动态,以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中1990—2023年收录的文献与其引文数据为基础,进行了包括发文情况、研究力量分布、关键词共现与时区分布、文献共被引与聚类分析,以及关键词突现分析在内的文献计量和知识图谱分析。结果显示:该领域发文量逐年增加,2010—2017年增加明显,主要集中于环境科学和教育领域;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整体发文量相当,但发达国家的研究水平相对较高;多数研究机构的发文量较少,合作关系较弱;研究热点由早期的固体废物管理、环境教育、态度、行为和循环经济逐渐丰富至多个主题,包括电子废物、塑料废物、餐厨垃圾、零废物、计划行为理论及其拓展、分类意愿、可持续性、环境知识和环境绩效等。环境知识、环境可持续性和减量化、循环经济可作为未来的研究前沿,并应重点关注校园垃圾的特征成分研究,垃圾分类行为、意愿和影响因素研究以及绿色校园和可持续校园建设等方面。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企业危险废物规范化环境管理评估与对策建议——以某省为例
甘树福, 黄 芊, 梁 辉
环境卫生工程. 2024 (2):  104-109.  DOI: 10.19841/j.cnki.hjwsgc.2024.02.014
摘要 ( 355 )   PDF(pc)(509KB) ( 377 )   PDF(mobile)(509KB) ( 6 )   收藏
为有效防控危险废物环境风险,应对企业实施危险废物规范化环境管理并评估,而如何评估分析和采取措施是提升危险废物管理水平的关键所在。基于危险废物规范化环境管理评估指标,评估某省企业危险废物规范化环境管理的现状,抽查结果表明企业规范化环境管理合格率高达95.1%。通过统计存在问题的企业数量及其占比,发现较多企业存在危险废物管理计划内容不全、台账记录和申报登记错报漏报、贮存设施环境管理不到位、危险废物识别标志不规范、污染防治责任制度不健全、经营管理台账记录和经营情况报告内容缺失、排污许可制度执行不到位等问题。同时,有针对性地提出提高危险废物申报材料质量、强化危险废物环境管理和鼓励第三方技术服务等对策及建议,以期解决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问题。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多场所下的城市环境卫生质量评价模型研究
杜石峰, 韩振华, 罗 毅, 尹俊钦, 徐明琛, 汤建化
环境卫生工程. 2024 (2):  110-115.  DOI: 10.19841/j.cnki.hjwsgc.2024.02.015
摘要 ( 323 )   PDF(pc)(562KB) ( 344 )   PDF(mobile)(562KB) ( 7 )   收藏
城市环境卫生是城市形象和整体素质的综合反映。随着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以及文明程度的提升,环境卫生质量管理已成为城市管理的关键一环。基于对城市环境卫生质量评价方法的研究,紧扣城市组成元素多样化的特点,建立了一种城市适配度高、评价效果好的城市环境卫生评价模型。阐述了基于多场所组合情况下环境卫生质量综合评价模型的构建原则、基本构成及各构成部分的获取、计算方式,并以武汉市为例开展评价。该评价结果接近实际情况,构建的评价模型具备合理性和可行性,对环境卫生质量评价工作有一定的参考借鉴作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实用技术与实践优秀案例
江阴市渗滤液&粪渣水协同处置项目
杨虎君, 颜丙通, 邓贞坤, 王灵芝, 辛举贤, 杨连文
环境卫生工程. 2024 (2):  116-118. 
摘要 ( 233 )   PDF(pc)(3188KB) ( 428 )   PDF(mobile)(3188KB) ( 5 )   收藏
江阴市渗滤液&粪渣水协同处置项目(图1)位于江阴市云亭街道峭花路西侧、花山南麓的花山渗滤液处理厂内,占地面积4 009 m2,总投资2 941.14万元,并于2022年建成投产。该项目采用预处理除渣+环流曝气双段式脱氮+纳滤(NF)+反渗透(RO)工艺组合处理法对江阴市渗滤液处理厂所产生的垃圾渗滤液和附近街道村镇的粪渣水进行处理,出水水质满足GB 16889—2008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中表3的限值要求。其中环流曝气双段式集成处理技术属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绿色宜居村镇技术创新”重点专项(项目编号:2018YFD1100600)的科技成果。该项目的实施实现了江阴市渗滤液和附近街道村镇粪渣水的无害化处理,助力江阴市“无废城市”建设,2022年8月入选“江阴市生态环境基础治理能力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内重点工程”。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北京市房山区新世代无管网循环水冲厕所项目
李丹阳, 沈玉君, 丁京涛, 王惠惠, 贾懿曼, 周亚文
环境卫生工程. 2024 (2):  119-121. 
摘要 ( 217 )   PDF(pc)(8543KB) ( 266 )   PDF(mobile)(8543KB) ( 1 )   收藏
北京市房山区新世代无管网循环水冲厕所项目位于北京市房山区周口店镇黄山店村,是农业农村部规划设计研究院和比尔与梅琳达·盖茨基金会合作开展的 “新世代无管网循环水冲厕所”项目(项目编号:INV023018)在我国的首次示范应用(图1)。该项目总投资35万元,于2022年6月开始建设,2022年7月完成验收并交付使用,目前已顺利运行19个月。该项目主要采用生物技术和电化学高级氧化技术对粪污进行处理,厕所使用人数按200人次/d设计,适用于多种场景,如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村卫生系统、医疗卫生系统、老旧城区改造、交通场站和旅游景区等;其优势在于无需连接上下水管网,污水处理系统可将厕所粪污净化成达标的冲厕水后循环利用,最大处理能力为1 000 L/d。噪声、气体及微生物各项指标可满足ISO 30500—2018无下水管道厕所卫生处理系统-预制集成式污水处理装置-有关设计和测试的通用安全和性能要求,出水水质可同时满足GB/T 18920—2020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城市杂用水水质及ISO 30500—2018的要求。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杭州城市与乡村公厕示范案例
柳 青, 周晓闻, 庄 琦, 戚焱坤
环境卫生工程. 2024 (2):  122-124. 
摘要 ( 236 )   PDF(pc)(5886KB) ( 363 )   PDF(mobile)(5886KB) ( 4 )   收藏
杭州市近几年开展“厕所革命”行动,累计新建、改建和提升城乡公厕近5 000余座,城乡环境有了极大改善,为保障“亚运”、改善市民游客的如厕体验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在此期间,一大批优秀公厕案例应运而生,其中防疫站公厕(图1)和临目村公厕(图2)是杭州市城市和农村公厕的典型案例。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运城市城区建筑垃圾清运处置及资源化利用项目
彭文龙, 李新喜
环境卫生工程. 2024 (2):  125-127. 
摘要 ( 382 )   PDF(pc)(4670KB) ( 447 )   PDF(mobile)(4670KB) ( 5 )   收藏
运城市城区建筑垃圾清运处置及资源化利用项目(图1)位于运城市盐湖大道与伯乐大道交叉口东南角,占地约11.34 hm2,由运城万瑞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于2020年2月投资建设,总投资约4.39亿元,于2021年6月建成投产运营。该项目年处理建筑垃圾2.00×106 t,包括建筑垃圾清运车辆80辆、建筑垃圾破碎分选固定生产线2条和移动生产线2条、年产1.00×106 t再生水稳拌合料生产线1条、年产5.00×105 m3再生混凝土生产线2条、年产1.00×106 m2透水砖生产线2条。该项目建设有破碎分选车间、骨料堆场、混凝土砌块生产车间、混凝土搅拌站、水稳拌合站,以及完善的生产辅助配套、环保设施,实现了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利用和绿色可持续发展。该项目是山西省首个高标准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项目,是运城市委、市政府确定的 “1311工程”重大工程之一,涵盖建筑垃圾清运、处置和全产业链,其建成投产运营对我国建筑垃圾处理与资源化利用设施建设起到示范作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固废前沿与行业资讯
间歇通电改善微生物电解池辅助的餐厨垃圾和菌糠的嗜热厌氧共消化
章 爽, 关伟杰, 孙海曙, 赵 盼, 王万清, 高 明, 孙晓红, 汪群慧
环境卫生工程. 2024 (2):  128-128. 
摘要 ( 184 )   PDF(pc)(295KB) ( 266 )   PDF(mobile)(295KB) ( 2 )   收藏
论文来源: Bioresource Technology. 2023, 370,128577. Intermittent energization improves microbial electrolysis cell-assisted thermophilic anaerobic co-digestion of food waste and spent mushroom substance. https://doi.org/10.1016/j.biortech.2023.128577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版权所有 © 天津市城市管理研究中心
津ICP备2022007900号-1   津公网安备 12010302000952号   中央网信办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地址:天津市河西区围堤道107号    邮政编码: 300201
电话: 022-28365069 传真: 022-28365080 E-mail: csglwyjs10@tj.gov.cn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