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本期目录
2024年, 第32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24-08-30
上一期   
危险废物利用、处理与处置
焚烧飞灰深度资源化技术进展及展望(封面文章)
吕烨佳, 张 佳, 岳 阳, 钱光人
环境卫生工程. 2024 (4):  1-8.  DOI: 10.19841/j.cnki.hjwsgc.2024.04.001
摘要 ( 627 )   PDF(pc)(778KB) ( 833 )   PDF(mobile)(778KB) ( 22 )   收藏
基于生活垃圾焚烧飞灰的产生方式及特性,探析了焚烧飞灰中无机氯盐回收处理技术、钙元素分离回收技术、重金属分离提取技术,分析各项技术存在的优缺点,并总结了目前焚烧飞灰的最新资源化利用工业化进展。研究得出,被广泛认可的两套系统包括:低温二[口][恶]英解毒-水洗-含重金属盐水蒸发回收-钙组分用于水泥材料、高温烧结/熔融二[口][恶]英解毒-盐及重金属挥发回收-钙组分形成陶粒或玻璃体。这些系统中二[口][恶]英均能得到有效处理;钙组分可资源化但是附加值不高,且钙资源化过程中需要关注重金属进入环境的总量所带来的长期环境风险;氯盐组分目前缺乏有成本效益的资源化途径。综上,未来需要在研发飞灰中钙及氯盐的有效资源化技术、出台更多细分技术的指导性文件作为理论支撑和设计依据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垃圾焚烧飞灰及其固化/稳定化产物的重金属污染特征及环境风险评估
田 伟, 陈 琮, 彭 莉, 陈玉成
环境卫生工程. 2024 (4):  9-16.  DOI: 10.19841/j.cnki.hjwsgc.2024.04.002
摘要 ( 547 )   PDF(pc)(4369KB) ( 380 )   PDF(mobile)(4369KB) ( 6 )   收藏
垃圾焚烧飞灰的无害化处置是垃圾焚烧污染控制的关键环节。选取典型垃圾焚烧厂的飞灰及其固化/稳定化产物,对比分析飞灰固化/稳定化前后的重金属含量、形态、浸出特性及微观形貌的变化,同时采用潜在环境风险评价法和环境风险指数法来评估固化/稳定化处理前后重金属的污染风险差异。结果表明:重庆市垃圾焚烧飞灰中Zn、Pb和Cu含量较高,尤其是Pb的浸出毒性达到标准限值的80.8倍,且Pb、Cu、Zn、As和Hg显示出较强的迁移性;固化/稳定化处理显著降低了重金属的浸出毒性和迁移性,但Pb的浸出毒性仍超标;环境风险评估表明,固化/稳定化处理后飞灰的环境污染风险显著降低,但Pb和Cd的处理效果仍需改进。研究成果可为飞灰处置技术优化提供重要数据支撑。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固体废物分选与资源化利用
市政污泥与铁尾矿协同磁化焙烧回收铁资源的研究
彭 岱, 邓金环, 宁寻安, 陈嘉宜, 叶文盛, 张鼎元
环境卫生工程. 2024 (4):  17-22.  DOI: 10.19841/j.cnki.hjwsgc.2024.04.003
摘要 ( 428 )   PDF(pc)(2201KB) ( 294 )   PDF(mobile)(2201KB) ( 11 )   收藏
我国铁尾矿堆存量超1.00×1010 t,约50%为难选赤/褐铁矿,常规分选方法效率低、成本高。磁化焙烧是难选铁矿资源化最有效的技术,铁矿物高效磁化及杂质分离是关键难点。本研究利用市政污泥(含水率35%)与铁尾矿协同磁化焙烧技术,从典型含硫和多金属的难选铁尾矿中回收铁资源。最佳焙烧条件(焙烧温度800 ℃、焙烧时间30 min、市政污泥掺烧量15%)下,得到的铁精矿铁品位为63.11%,铁回收率为96.23%,铁精矿中的硫、磷、铝等杂质含量均达到GB/T 36704—2018铁精矿中C60的指标要求。本研究为铁尾矿的高效资源化提供了新思路。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电子束辐照技术应用于餐厨沼液固液分离的研究
满丽萍, 陈 海, 许森飞, 张忠磊, 郭 鑫, 何仕均
环境卫生工程. 2024 (4):  23-28.  DOI: 10.19841/j.cnki.hjwsgc.2024.04.004
摘要 ( 401 )   PDF(pc)(927KB) ( 476 )   PDF(mobile)(927KB) ( 3 )   收藏
以餐厨沼液为研究对象,采用电子束辐照技术考察不同辐照剂量下餐厨沼液的沉降效果、黏度及胞外聚合物(EPS)含量变化,并耦合混凝-低速离心工艺降低餐厨沼液中悬浮物(SS)含量。结果表明:当电子束辐照吸收剂量达到10 kGy以上时,处理后沼液10 min的静置沉降率可达60%以上,黏度可由52.18 mPa·s降低至6.57 mPa·s,EPS由410.00 mg/L降低至215.63 mg/L。结合混凝-低速离心工艺,混凝剂(聚合氯化铝铁PAFC)和絮凝剂(丙烯酰胺PAM)投加量分别为4‰和4‰时(体积比),餐厨沼液的SS含量由15 100 mg/L降低为2 650 mg/L,SS去除率可达82.45%。从技术和经济性方面考虑,电子束辐照耦合混凝-低速离心工艺的运行成本为7.71元/m3。以上研究表明电子束辐照技术在高黏度餐厨沼液固液分离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有机固废生物处理与高值化利用
两种城市源有机固体废物生物质炭理化特性研究
马 想, 陈 平, 梁 晶
环境卫生工程. 2024 (4):  29-35.  DOI: 10.19841/j.cnki.hjwsgc.2024.04.005
摘要 ( 500 )   PDF(pc)(7903KB) ( 211 )   PDF(mobile)(7903KB) ( 5 )   收藏
我国厨余垃圾厌氧发酵沼渣和园林废弃物等有机固体废物资源量巨大,热解炭化是对有机固体废物进行资源化处置的有效途径,不同生物质原料热解生物质炭得率、理化性质和结构表征还需系统研究。以厨余垃圾厌氧发酵沼渣和园林废弃物为原料,分析两种固体废物热解生物质炭的养分含量、微观结构、官能团种类等理化性质及结构特点。沼渣生物质炭和园林废弃物生物质炭得率分别为62.7%、70.1%,pH分别为9.61、10.01,电导率分别为1.25、0.55 mS/cm,总养分含量分别为6.26%、4.63%,固定碳含量分别为54.80%、67.90%。沼渣生物质炭比表面积与园林废弃物生物质炭基本一致(分别为7.73 、8.03 m2/g),孔容分别为0.025、0.011 cm3/g,孔径分别为10.14、4.70 nm。两种生物质炭官能团种类具有较大差异,沼渣生物质炭官能团较园林废弃物生物质炭更为丰富,但两者晶体结构基本一致。沼渣和园林废弃物均可用于生产生物炭基肥料,但沼渣生物质炭养分含量和孔隙结构优于园林废弃物生物质炭,可用于土壤综合肥力提升,园林废弃物生物质炭有机碳含量更高,有利于增加土壤碳汇。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低剂量纸巾添加对餐厨垃圾和厨余垃圾共消化的影响
周永泉, 李小伟, 邰 俊
环境卫生工程. 2024 (4):  36-43.  DOI: 10.19841/j.cnki.hjwsgc.2024.04.006
摘要 ( 485 )   PDF(pc)(2131KB) ( 433 )   PDF(mobile)(2131KB) ( 4 )   收藏
随着垃圾分类的开展,湿垃圾的分出量不断增大,其主要包括家庭厨余垃圾和餐厨垃圾,常采用厌氧消化工艺进行处理。垃圾分选过程中可能会有部分纸巾混入湿垃圾,并一同进入厌氧消化系统。本研究探究纸巾混入(5%,以TS计)对厨余垃圾和餐厨垃圾后续单独和共同厌氧消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纸巾的添加使厨余垃圾组和共消化组累积沼气产量分别提高了5.8%和4.5%,同时促进了NH4+-N浓度的升高和pH的恢复,并引起纤维素降解菌属的相对丰度增加,从而有利于纸巾中纤维素的降解。因此部分纸巾的混入可促进湿垃圾厌氧产沼性能,因而在垃圾分类时并不需要完全剔除纸巾。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农村生活有机垃圾堆肥对土壤-红皮萝卜系统的影响及生态安全风险评价
胡翔宇, 张 胜, 刘 丽, 赵海瑞, 闫洋洋
环境卫生工程. 2024 (4):  44-50.  DOI: 10.19841/j.cnki.hjwsgc.2024.04.007
摘要 ( 394 )   PDF(pc)(1977KB) ( 165 )   PDF(mobile)(1977KB) ( 2 )   收藏
以土壤-红皮萝卜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盆栽试验短期施用不同比例(0、5%、10%、15%、20%)的农村生活有机垃圾堆肥,研究其对土壤理化性质、土壤和植株重金属含量及植株生物量的影响,并对土壤的生态安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施用农村生活有机垃圾堆肥显著(P<0.05)增加了土壤有效氮、有效磷、有机质含量和红皮萝卜生物量,提高了土壤pH,其中施用比例5%、10%时,土壤pH提高显著(P<0.05);施用农村生活有机垃圾堆肥后,除Cu无显著变化外,土壤Cd、Pb、Zn、Cr全量提高,土壤的潜在生态风险增加,其中,土壤Pb全量较对照显著(P<0.05)增加20.49%~92.04%,施肥比例为15%和20%时土壤Cd、Zn全量较对照显著(P<0.05)增加19.72%~34.75%、8.55%~21.79%,施肥比例高于5%时土壤Cr全量较对照显著(P<0.05)增加19.51%~63.04%;施加农村生活有机垃圾堆肥后,一定程度降低了红皮萝卜各部分Cd和根部Pb含量,增加其根部Zn、Cr、Cu含量,且均符合我国GB 2762—201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的指标要求。总体看来,5种重金属中,Cd是影响土壤生态风险的最主要元素,其贡献率高达76%。冗余分析结果表明,pH是引起土壤重金属含量变化的主要因素,其中Cd、Pb的含量受土壤理化指标的影响尤为显著(P<0.05)。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热化学处理与烟气污染控制
一体化烟气净化工艺对生活垃圾焚烧厂多污染物协同脱除特性的研究
陈 璐, 杨德坤, 龙吉生
环境卫生工程. 2024 (4):  51-57.  DOI: 10.19841/j.cnki.hjwsgc.2024.04.008
摘要 ( 483 )   PDF(pc)(2176KB) ( 358 )   PDF(mobile)(2176KB) ( 9 )   收藏
一体化烟气净化工艺是以触媒陶瓷滤管为核心的一种新型烟气处理方式,可实现粉尘、酸性气体、NOx及二[口][恶]英等多种污染物高效协同脱除。在浙江某生活垃圾焚烧厂进行了中试试验,以验证该工艺脱硝、除尘及二[口][恶]英脱除效果和摸索关键技术参数,并着重分析了生活垃圾焚烧烟气中二[口][恶]英的指纹特性及再生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当反应温度为210~220 ℃、陶瓷滤管过滤风速为0.60 m/min时,除尘、脱硝、脱二[口][恶]英效率最高分别为99.87%、94.28%、95.68%,可满足欧盟2010排放指标。经济测算表明,烟气达超净排放标准时,与常规烟气净化六步法工艺相比,750 t/d垃圾焚烧线采用一体化工艺投资运行成本每年至少可节省240.51万元。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设计参数与焚烧负荷变化的统计分析
王延涛, 龙吉生, 秦 峰
环境卫生工程. 2024 (4):  58-62,71.  DOI: 10.19841/j.cnki.hjwsgc.2024.04.009
摘要 ( 476 )   PDF(pc)(816KB) ( 323 )   PDF(mobile)(816KB) ( 13 )   收藏
以我国2016—2022年部分运营的超300座焚烧厂为研究对象,对单炉处理规模、主蒸汽设计参数、焚烧负荷率等设计和运营参数的变化规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单炉处理规模600 t/d以下的炉排炉数量占比最高,为63.54%,750 t/d及以上处理规模的大型炉排炉数量近些年明显增加;余热锅炉蒸汽参数中温中压(4.0 MPa、400 ℃)占比为59.37%,13.5 MPa、450 ℃及13.7 MPa、485 ℃等更高参数焚烧厂数量有增加趋势。2016—2022年,我国垃圾焚烧处理总规模由2.558×105 t/d提高至8.047×105 t/d,同时焚烧负荷率由86.60%下降至72.78%。生活垃圾焚烧发电设施协同处置工业有机固废有助于提升焚烧厂焚烧负荷率,提升技术经济效益。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椰壳活性炭负载改性锰基催化剂催化燃烧降解甲苯研究
刘双易, 关 杰, 吴鸿铖, 刘 昶, 郭耀广, 张晓娇
环境卫生工程. 2024 (4):  63-71.  DOI: 10.19841/j.cnki.hjwsgc.2024.04.010
摘要 ( 348 )   PDF(pc)(11764KB) ( 86 )   PDF(mobile)(11764KB) ( 16 )   收藏
椰壳活性炭凭其较大的比表面积和较好的活化性能,已逐渐成为降解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的主要催化剂载体。研究采用浸渍法制备了以多孔椰壳活性炭颗粒作为载体的金属氧化物催化剂,负载了Mn、Co、Fe不同金属元素的单一氧化物和复合金属氧化物,通过XRD、SEM、EDS等研究手段对不同组分的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分析。结果表明:通过改变掺杂金属比和焙烧温度可以制得活性不同的催化剂;当金属负载比为Mn∶Co∶Fe=3∶2∶1、焙烧温度为550 ℃时,催化剂表现出最佳的催化性能。本研究不仅有助于实现固体废物椰壳的资源化利用,达到经济环保的目的,也能为实际环保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和理论依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固体废物处理过程衍生污染控制
北方某市垃圾渗滤液浓缩液全量化处置设计与应用
张国栋, 王福浩, 李 强, 占美丽, 王亚楠, 孙贤鹏
环境卫生工程. 2024 (4):  72-77.  DOI: 10.19841/j.cnki.hjwsgc.2024.04.011
摘要 ( 389 )   PDF(pc)(835KB) ( 409 )   PDF(mobile)(835KB) ( 8 )   收藏
垃圾渗滤液处理过程中产生的膜滤浓缩液处置是渗滤液处理行业的难题,实现浓缩液的全量化处理是最理想的解决方式。但是浓缩液中有机物、硬度、无机盐等会造成设备腐蚀结垢等,因此应设置相应的处理工艺。北方某市垃圾渗滤液浓缩液处理项目采用“预处理+蒸汽机械再压缩技术(MVR)蒸发+干化减量+焚烧协同”的处理工艺,出水水质能够达到设计标准,运行成本为295.32元/m3。项目的稳定运行实现了园区浓缩液的全量化处置,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生活垃圾焚烧厂渗滤液全量化处理技术研究
黄 华, 黄正鹏, 沈元鹏, 李 浓
环境卫生工程. 2024 (4):  78-82.  DOI: 10.19841/j.cnki.hjwsgc.2024.04.012
摘要 ( 499 )   PDF(pc)(501KB) ( 284 )   PDF(mobile)(501KB) ( 9 )   收藏
根据南方城市某生活垃圾焚烧厂2019—2023年渗滤液水质指标、渗滤液处理及其衍生物深度处理系统实际运行情况,对渗滤液和浓缩液处理系统稳定运行的关键参数和控制要求进行分析总结。渗滤液处理采用“厌氧(UASB)+反硝化+硝化+超滤(UF)+一级管网式反渗透(STRO)+二级卷式反渗透(RO)”工艺,浓缩液处理采用“两级氧化+两级絮凝沉淀+三级蒸发+母液回喷”工艺。实践表明:UASB工艺容积负荷(以COD计)为 5~10 kg/(m3·d),污泥浓度约为8 000 mg/L,COD∶N∶P=(350~500)∶5∶1,水力停留时间为 7~15 d;一级A/O的硝化与反硝化的水力停留时间比控制在3∶2,硝化液回流比约为300%~1 000%,污泥浓度为20 g/L,污泥龄约为30 d;再经UF、STRO、RO进一步深度处理,出水达标后可回收利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农村环境卫生治理与厕所革命
城市公厕运行成本测算方法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北京城市公厕成本跟踪数据的经验分析
高著平, 季 扬, 张 姗, 王 欣, 代 鑫
环境卫生工程. 2024 (4):  83-90.  DOI: 10.19841/j.cnki.hjwsgc.2024.04.013
摘要 ( 437 )   PDF(pc)(587KB) ( 596 )   PDF(mobile)(587KB) ( 11 )   收藏
基于北京城市公厕管理与分布现状,依据《北京市环境卫生作业预算定额》,明确各类参数选取标准,系统搭建城市公厕运行成本测算模型,并与近年实际成本跟踪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一类、二类、三类公厕运行测算成本分别为43.68、40.81、21.54 万元/(座·a),人工成本在运行成本中的占比范围为55.1%~60.5%,经比较,3类公厕运行的实际成本低于测算成本,分别为32.09、29.31、14.46万元/(座·a),修正后的模型测算成本分别为34.22、31.36、15.86万元/(座·a)。借助SPSSAU对实际成本跟踪数据进行逐步回归分析,建立运行成本模型(运行成本=19.649-4.130×公厕类别 + 6.238×作业配人数),得出影响运行成本的主要因素为作业配人数和公厕类别。同时,提出推行规范预算和费用支出管理、保障环卫工人合法权益、加强人员管理以及进一步强化定额应用的工作建议,以期为环卫市场化改革和运营提供费用参考,在提升公厕分类管理中,促进人、财、物等资源的合理分配,提升环卫精细化管理水平。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德国公厕管理及对中国的启示
严陈玲
环境卫生工程. 2024 (4):  91-96.  DOI: 10.19841/j.cnki.hjwsgc.2024.04.014
摘要 ( 387 )   PDF(pc)(3782KB) ( 342 )   PDF(mobile)(3782KB) ( 6 )   收藏
公厕管理是城市市容环境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借鉴“他山之石”对改进公厕管理、营造美好的如厕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通过介绍德国公厕相关的标准和法律法规,分析了德国大力推行的“全民公厕”、智能化公厕和男女通用性公厕,采用市场化运营模式、积极利用社会资源、重视友好型评价,以及对公厕污水进行无害化处理等成功经验和做法,同时,结合我国公厕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4点建议,即提高无障碍式公厕服务质量、加大智慧公厕建设投入、引入市场主体参与公厕改造及推进厕所文明教育宣传。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环境卫生管理与评价体系
中国垃圾焚烧标准回顾与分析(封底文章))
邹 昕
环境卫生工程. 2024 (4):  97-104,111.  DOI: 10.19841/j.cnki.hjwsgc.2024.04.015
摘要 ( 469 )   PDF(pc)(624KB) ( 330 )   PDF(mobile)(624KB) ( 12 )   收藏
以我国垃圾焚烧工程技术发展阶段为基准,我国垃圾焚烧标准体系建设可分为“2000年前,初期起步阶段”“2001—2010年,重要发展阶段”“2011年至今,细化优化阶段”。对3个阶段的垃圾焚烧标准进行系统的回顾和分析:2000年前垃圾焚烧领域仅有几项国家及行业标准,2001—2010年发布10余项重要垃圾焚烧相关的国家及行业标准,2011年后除对原标准的优化修订外,更多重点集中于标准的细化。同时,结合行业发展进程对比了重要标准修订前后的不同点及地方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限值。综合分析现行标准存在的问题后,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即加强标准制定过程中起草过程的规范性,加快垃圾焚烧领域推荐性国家及行业标准制修订速度并提高标准之间的协调性,制定符合经济和技术指标的垃圾焚烧地方环保标准,提高团体标准的准入门槛并完善实施机制建设。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费计取方法及实施条件研究
黄淑娟, 李 航
环境卫生工程. 2024 (4):  105-111.  DOI: 10.19841/j.cnki.hjwsgc.2024.04.016
摘要 ( 558 )   PDF(pc)(813KB) ( 276 )   PDF(mobile)(813KB) ( 19 )   收藏
随着生活垃圾分类制度的普遍推行及分类体系的不断完善,探索建立与生活垃圾分类制度相衔接的计量收费、分类计价的生活垃圾处理收费制度至关重要。在对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城市的税收、直接收费和间接收费等3种生活垃圾处理费收费制度类型,相应的处理费计取方法和应用案例,以及不同计取方法的利弊等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研究各类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费计取方法的具体实施条件,并提出对策建议,进而为生活垃圾处理费收费制度的建立、健全及执行提供借鉴。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生活垃圾焚烧项目可靠性评价分析
段盼巧, 刘晶昊, 白良成
环境卫生工程. 2024 (4):  112-116.  DOI: 10.19841/j.cnki.hjwsgc.2024.04.017
摘要 ( 502 )   PDF(pc)(512KB) ( 253 )   PDF(mobile)(512KB) ( 5 )   收藏
对焚烧厂进行等级评价过程中涉及可靠性评价分析,对垃圾焚烧项目进行可靠性评价可进一步提升项目的运行管理水平。从垃圾焚烧项目可靠性评价范围、可靠性评价指标、系统设备判别等方面进行了分析,阐述了垃圾焚烧项目可靠性评价方法。分析发现,大多数焚烧项目仍有进一步提升精细化运行管理水平的空间,并提出持续关注垃圾量与垃圾焚烧热值关系、加强生活垃圾取样分析、加强节能管理等建议,以期为生活垃圾焚烧项目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提供参考借鉴。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实用技术与实践优秀案例
芜湖市垃圾填埋场飞灰处置及封场工程
董军旗, 陈学峰, 曹 丽, 厉江锋, 张才军, 罗娅琼, 周江波
环境卫生工程. 2024 (4):  117-119. 
摘要 ( 326 )   PDF(pc)(6333KB) ( 304 )   PDF(mobile)(6333KB) ( 15 )   收藏
芜湖市生活垃圾填埋场于2001年建成启用,设计占地面积约28.27 hm2,填埋库容2.15×106 m3,设计使用年限12~14 a。自2015 年起接收约200~300 t/d生活垃圾焚烧厂飞灰固化物进场临时堆放。截至2019年5月底,累计填埋生活垃圾2.029×106 m3,累计临时堆存飞灰2.868×105 m3。自2017年5月起,中央第四环境保护督察组、环境保护部华东督察局、安徽省第三环境保护督察组陆续对该垃圾填埋场进行了检查督办,要求彻底解决芜湖市垃圾填埋场飞灰临时堆存、量大且不规范的问题。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福州市餐厨废弃物处理及资源化利用工程项目
刘茹飞, 张晓明, 姚 远, 岳凤明, 陈细妹
环境卫生工程. 2024 (4):  120-122. 
摘要 ( 435 )   PDF(pc)(6306KB) ( 334 )   PDF(mobile)(6306KB) ( 10 )   收藏
福州市餐厨废弃物处理及资源化利用工程项目(图1)位于福州市北峰红庙岭垃圾场,项目总投资约1.8亿元,规划总用地面积68 338 m2。项目设计处理规模为餐厨垃圾250 t/d、地沟油25 t/d,包括了收运监管系统、餐厨垃圾预处理系统、废弃油脂预处理系统、厌氧发酵系统、沼气净化及利用系统、沼渣脱水系统、污水预处理系统、除臭系统及其他配套设施。项目于2019年开始建设,2022年5月24日经政府审批正式转入商业运行。项目处于福州市红庙岭循环经济生态产业园内,该园区获评第八批国家生态环境科普基地,是福州市五城区唯一的生活垃圾消纳处置场所,实现全市垃圾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分类处置。该项目充分利用产业园的集群优势,处理后产生的残渣和脱水后的沼渣就近运至焚烧厂、填埋场进行处置,废水经预处理后通过园区污水管网输送至渗滤液处理站进行协同处理,厌氧消化系统产生的沼气送至园区填埋气发电厂统一发电上网,减少了运行成本,降低了长距离运输的二次污染风险,充分发挥环卫处理设施的集约化效应。该项目获得2023年“北京市优秀工程勘察设计成果评价”一等成果。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上海天马固体废物处置项目
刘庄泉
环境卫生工程. 2024 (4):  123-125. 
摘要 ( 333 )   PDF(pc)(3981KB) ( 224 )   PDF(mobile)(3981KB) ( 8 )   收藏
上海天马固体废物处置项目(图1)是松江区唯一的危废焚烧处置设施,位于上海天马无废低碳环保产业园内,占地 3.37 hm2。项目总设计处理规模40 000 t/a,一次规划,分二期建设。上海环境集团环保有限公司负责项目的投资、建设和运行,上海环境卫生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承担项目的设计施工总承包(EPC),项目一期设计规模为20 000 t/a,采用“回转窑+二燃室+ SNCR+急冷塔+干法脱酸+活性炭吸附+布袋除尘器+降温洗涤塔+脱酸洗涤塔+ GGH+活性炭固定床+引风机+烟囱”工艺路线,车间屋面配置了光伏发电系统,于2023年2月开工建设、 2024年4月建成投运。该项目被列入上海市第八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和松江区重大工程,项目的实施补齐了松江区工业危废处置缺口,提升了松江区工业固废处置能力和水平。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杭州天子岭填埋场生态治理工程(一期)
曹 丽, 董军旗, 厉江锋, 项林凤
环境卫生工程. 2024 (4):  126-128. 
摘要 ( 509 )   PDF(pc)(6027KB) ( 285 )   PDF(mobile)(6027KB) ( 13 )   收藏
天子岭填埋场是我国首座符合国家建设部卫生填埋标准的大型山谷型垃圾填埋场,于 1991 年投入运行,2020 年 12 月 17 日实现原生垃圾“零填埋”。填埋堆体存量垃圾 2.926×105 t,堆体最大厚度 78.5 m,堆体内主水位高度达 11.5~50.7 m,存量渗滤液 1.38×105 m3、填埋气收集量最高达 4.6×104 m3/h、填埋场汇水面积 5.6×105 m2。“零填埋”后的天子岭填埋场仍是一座体量巨大的生化反应器,存在填埋库区工程地质水文条件较为复杂等7项环境安全隐患。杭州天子岭填埋场生态治理工程(一期)项目(图1)于2023年1月开始建设运行, 2024年5月顺利通过验收。项目确立了“原位封场治理+生态修复”技术路线,采用“多种组合式垂直阻隔技术+地下水导排”的主体工艺,有效消除天子岭填埋场环境安全隐患,提升污染防控能力,推动天子岭与半山森林公园、大城北等周边生态环境融合,实现区域和谐发展。作为我国最具有代表性的填埋场封场治理及生态修复工程之一,其设计标准高、建设标准严、行业影响力深远,为今后填埋场治理修复工程提供了坚实的依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版权所有 © 天津市城市管理研究中心
津ICP备2022007900号-1   津公网安备 12010302000952号   中央网信办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地址:天津市河西区围堤道107号    邮政编码: 300201
电话: 022-28365069 传真: 022-28365080 E-mail: csglwyjs10@tj.gov.cn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