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卫生工程 ›› 2024, Vol. 32 ›› Issue (3): 1-8.doi: 10.19841/j.cnki.hjwsgc.2024.03.001
• 固体废物处理生命周期评价与碳足迹 • 下一篇
碳减排约束下不同能源类型垃圾转运车适用性竞争力分析——以深圳市为例
彭晓为,唐玉婷,钟日钢,余昭胜,林 延,吴 浩
- 1. 东莞职业技术学院 智能汽车产教融合创新中心;2. 华南理工大学 电力学院;3. 惠州深能源丰达电力有限公司;4.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5. 深圳能源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Competitive Analysis of Suitability for Garbage Transfer Trucks with Different Energy Types Under Carbon Emission Reduction Constraints:A Case Study of Shenzhen City
PENG Xiaowei, TANG Yuting, ZHONG Rigang, YU Zhaosheng, LIN Yan, WU Hao
- 1. Intelligent Automobile Industry-Education Integration Innovation Center, Dongguan Polytechnic; 2. School of Electric Power,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3. Huizhou Shenzhen Energy Fengda Power Co. Ltd.; 4. Guangzhou Institute of Energy Conversion,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5. Shenzhen Energy Environment Engineering Co. Ltd.
摘要: 以柴油、LNG、纯电动和氢能垃圾转运车为研究对象,从车辆的续航能力、全生命周期使用成本、碳排放水平、长期竞争力等不同维度对车辆的适用性进行综合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纯电动转运车受限于续航里程短、充电时间长,在8 h连续工作时间内,其工作临界运距为23.7 km;基于全生命周期使用成本和未来碳价上涨趋势,相比于LNG转运车,短运距(≤23.7 km)情景下氢能和纯电动转运车的竞争力时间点分别为2030年和2050年;长运距(>23.7 km)情景下,氢能转运车竞争力时间点为2035年,但纯电动转运车长期不具备竞争优势;现阶段垃圾转运车清洁化替代方案宜采用“以气为主、电氢为辅”的策略,并以场景为导向构建差异化的综合能源补给设施。
[1] | 陈 璐, 杨德坤, 龙吉生. 一体化烟气净化工艺对生活垃圾焚烧厂多污染物协同脱除特性的研究[J]. 环境卫生工程, 2024, 32(4): 51-57. |
[2] | 黄 华, 黄正鹏, 沈元鹏, 李 浓. 生活垃圾焚烧厂渗滤液全量化处理技术研究[J]. 环境卫生工程, 2024, 32(4): 78-82. |
[3] | 黄淑娟, 李 航.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费计取方法及实施条件研究[J]. 环境卫生工程, 2024, 32(4): 105-111. |
[4] | 肖 绎, 贾维健. 北京市生活垃圾甲烷控制状况与综合利用[J]. 环境卫生工程, 2024, 32(3): 9-15. |
[5] | 张 玉. 西安市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现状与对策研究[J]. 环境卫生工程, 2024, 32(3): 105-109,116. |
[6] | 柳 青, 马云峰, 陈潇玲, 李文翰, 许 辉, 靳翔蛟, 易 鹏. 浅析省域生活垃圾焚烧企业精细化管理影响因素——以浙江省为例[J]. 环境卫生工程, 2024, 32(3): 110-116. |
[7] | 芦会杰, 赵瑞东, 张 茜, 张 贺, 宋华旸, 王中航. 垃圾可燃组分单一物质干基高位热值测定及元素分析[J]. 环境卫生工程, 2024, 32(2): 28-33,38. |
[8] | 阚宝鹏, 齐文静, 张文霞, 尹新龙, 冯新荣, 姜 震, 郑伟萍. 垃圾分类背景下青岛市生活垃圾组分与特性变化研究[J]. 环境卫生工程, 2024, 32(2): 34-38. |
[9] | 蒋 宇, 谭瑶瑶, 李 东, 邓 放, 陈 琼, 郑晓倩. 成都市城市管理领域温室气体排放特征及减排策略[J]. 环境卫生工程, 2024, 32(2): 85-92. |
[10] | 陆广博, 罗院生, 艾 扬, 李 松. 北京市某生活垃圾焚烧厂应急处置涉疫生活垃圾案例分析[J]. 环境卫生工程, 2024, 32(1): 45-49. |
[11] | 刘天璐, 张艳春, 刘 强, 秦 谋, 李 浩, 张 君. 生活垃圾焚烧飞灰冷顶电熔融技术应用探究[J]. 环境卫生工程, 2024, 32(1): 50-56. |
[12] | 何 怡, 钟爱军, 李香萍. 城市社区生活垃圾分类治理高绩效路径研究——基于北京市100个社区的组态分析[J]. 环境卫生工程, 2024, 32(1): 87-93. |
[13] | 唐圣钧, 侯 斌. 疫情后深圳市生活垃圾产生量的预测及变化分析[J]. 环境卫生工程, 2024, 32(1): 94-98. |
[14] | 张 栋. 厨余垃圾三相有机固渣不同利用方式碳排放分析[J]. 环境卫生工程, 2024, 32(1): 104-109. |
[15] | 朱远超, 赵子旼, 张劲松. 厨余垃圾和农林废弃物好氧堆肥协同处理碳排放核算——以某镇处理设施为例[J]. 环境卫生工程, 2024, 32(1): 111-11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