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本期目录
2020年, 第28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20-07-03
上一期   
固体废物处理过程衍生污染控制
典型生活垃圾炉排焚烧锅炉沿程受热面飞灰理化特性分析
马云峰, 白 力, 李晓东, 林晓青, 严建华
环境卫生工程. 2020 (3):  1-7. 
摘要 ( 1609 )   PDF(pc)(2076KB) ( 7531 )   PDF(mobile)(2076KB) ( 39 )   收藏
对我国某典型生活垃圾炉排焚烧锅炉沿程受热面飞灰进行元素组分、灰熔点、晶相结构以及形貌特征等物理化学性质进行了系统研究。受组分、温度和金属沸点等因素影响,飞灰理化特性变化明显,尤其在350 ℃温度区域(低温二级过热器附近)。研究发现,Na、K和Ca的元素百分比及其物相结构变化是影响飞灰熔融特性温度变化的主要因素,飞灰物相以CaSO4、NaCl和KCl为主。随沿程温度降低方向,逐渐出现CaSO4、Ca2Al2SiO7、CaAl2Si2O8、K2SO4、Na2SO4和NaKSO4等新增物相,且不同受热面上飞灰表面形貌出现球状、柱状、纤维状等特征变化,飞灰的团聚性出现明显差异。Ca类物相结构(CaSO4、Ca2Al2SiO7和CaAl2Si2O8)增多或强度提高会促进飞灰颗粒团聚,提高飞灰的流动温度(FT),而Na和K类物相结构(K2SO4、Na2SO4和NaKSO4)增多或强度提高则会严重削弱飞灰团聚性,降低飞灰的流动温度,从而影响飞灰的熔融特性。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酸洗预处理对飞灰中氯和重金属脱除的影响规律
田 琳, 李 媛, 杨玉飞, 汪群慧, 黄启飞
环境卫生工程. 2020 (3):  8-15. 
摘要 ( 1683 )   PDF(pc)(1105KB) ( 7447 )   PDF(mobile)(1105KB) ( 6 )   收藏
高含量的氯和重金属是生活垃圾焚烧飞灰资源化利用和处置的制约因素,在工程利用处置中,通常需要对飞灰进行脱氯或去除重金属等预处理,以满足工艺生产和环境安全的要求。研究了不同酸浸洗液(乳酸、硝酸、磷酸)对飞灰中氯和重金属洗脱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飞灰样品中氯的脱除率随着浸洗液pH降低逐渐上升;不同酸浸洗液对飞灰的脱氯率有较大差异。当pH相同时,乳酸由于其良好的缓冲体系能提供更多的酸度使其脱氯效果最好。当浸洗液浓度相同时,硝酸的脱氯效果最好,磷酸其次,乳酸最差,最佳脱氯率分别为93.86%、92.22%和90.83%。飞灰中重金属在酸溶液中更容易被脱除,但脱除率与酸浸洗液的种类及重金属种类有关,对重金属去除效果为:硝酸>乳酸>磷酸。3种酸对重金属(Zn、Pb、Cu、Cd、Cr)的去除率分别为12.27%、10.07%和1.68%,其中去除效果最好的硝酸对这5种重金属的去除率分别为3.27%、62.76%、23.73%、0.013%、3.15%。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多级物料膜处理垃圾渗滤液NF浓缩液的工程应用研究
丁歆瑶, 韩 颖, 徐兴铃, 杨 晔, 杨虎君
环境卫生工程. 2020 (3):  16-20. 
摘要 ( 1645 )   PDF(pc)(1393KB) ( 7392 )   PDF(mobile)(1393KB) ( 7 )   收藏
选取了1个具有代表性采用多级物料膜系统对垃圾渗滤液NF浓缩液进行再减量的工程案例进行研究,结合三维荧光光谱分析和其他分析手段,综合评估该系统的处理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工程稳定运行后,渗滤液NF浓缩液可平均减量88.17%,最高减量百分比达91.44%。系统对芳香性组分,尤其是类腐植酸和发射波长450 nm以上的富里酸具有良好的去除效果,减量化后的清液COD去除率在72%以上,但需进一步处理后方能达标排放。 多级物料膜系统能极大地减小NF浓缩液体积,减轻后续处理压力,配合适当的一级浓液和二级浓液处理工艺,如资源化利用等,将能彻底解决垃圾渗滤液行业中NF浓缩液的处理难题。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固体废物源特征与收运系统
深圳市生活垃圾源头排放规律与资源化路径分析
王 涵, 李 欢, 殷 铭, 杜昕睿, 胡 涛, 周颖君, 李天骄, 刘建国
环境卫生工程. 2020 (3):  21-27. 
摘要 ( 1697 )   PDF(pc)(916KB) ( 7352 )   PDF(mobile)(916KB) ( 41 )   收藏
通过对生活垃圾源头产生和分类处理情况的深入调查,获得了深圳市2018年生活垃圾产生和回收利用的真实状况,评估了生活垃圾资源化潜力,提出了改善回收利用的可行途径。研究结果表明,深圳市生活垃圾总产生量为26 037 t/d,人均1.189 kg/d,其中居住区、工作场所、餐饮企业的垃圾产生量最多,分别占全部垃圾量的54.67%、16.02%和10.94%。生活垃圾总的回收利用率为29.3%,目前89%的回收量通过再生资源系统实现。厨余垃圾占生活垃圾的44%,其中,家庭厨余垃圾最多,当时尚未开展回收,餐饮垃圾回收利用率为28%,而果蔬垃圾为89%。玻璃、金属、橡塑、纸类等占生活垃圾的52%,总回收利用率44%,其中金属回收利用率最高,其次是纸类,而低价值的玻璃、塑料的回收利用率偏低。末端设施进场的塑料、纸类中可回收物比例较低,可供挖掘的潜力有限;而生活垃圾中玻璃容器基本未回收。结合深圳市正在构建的全量焚烧末端处理模式,提高餐饮垃圾回收利用率至80%、家庭厨余垃圾回收率至20%、玻璃回收利用率至80%,并规范再生资源的回收,可以使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43%。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某竖式垃圾分类转运站结构设计探讨
吴 琼
环境卫生工程. 2020 (3):  28-31. 
摘要 ( 1497 )   PDF(pc)(1190KB) ( 7358 )   PDF(mobile)(1190KB) ( 3 )   收藏
竖式垃圾转运站由于工艺的特殊性及大空间的需求,具有结构层高较高、柱跨较大、单体荷载较大的特点。总结了常见竖式垃圾转运站大跨度框架结构设计要点,并对某转运站的坡道结构设计、设备基础设计及大跨度结构种植屋面等方面设计进行了探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热化学处理与烟气污染控制
大型垃圾焚烧炉排炉协同焚烧污泥的数值模拟研究
冯淋淋, 施子福, 周永刚, 彭小龙, 毛梦梅, 张 盛, 王 飞
环境卫生工程. 2020 (3):  32-37. 
摘要 ( 1631 )   PDF(pc)(2074KB) ( 7543 )   PDF(mobile)(2074KB) ( 22 )   收藏
针对某825 t/d大型垃圾焚烧炉排炉,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污泥掺烧时炉膛焚烧过程及尾部烟道进行热态模拟,对焚烧过程中速度场、温度场和主要气体污染物浓度场分布这3个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数值模拟结果显示,添加质量分数10%的污泥在垃圾焚烧炉排炉中掺烧后,由于污泥低热值、高灰分和低挥发分的特性,炉膛前后拱截面平均温度从1 032 K下降至999 K,第三烟道出口温度从930 K降至901 K,但是温度下降幅度较小,对垃圾焚烧炉燃烧热稳定影响较小;另外,采用回流烟气工艺提升了气流扰动混合程度和湍流强度,有助于改善炉膛喉部处结焦和温度分布不均问题。最后,掺烧污泥工况下炉排炉出口第三烟道烟气各组分浓度(CO、O2和H2O)与纯垃圾工况和设计值差异很小,说明污泥掺烧对燃烧热稳定性影响有限,并且炉膛结构和二次风配比能满足其掺烧燃尽要求。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污泥干化焚烧烟气脱硫工艺论证及优化研究
俞伟伟
环境卫生工程. 2020 (3):  38-43. 
摘要 ( 1580 )   PDF(pc)(815KB) ( 7383 )   PDF(mobile)(815KB) ( 5 )   收藏
以某污泥干化焚烧项目的烟气脱硫系统为研究对象,在比较不同脱硫工艺基础上,论证了三级脱硫工艺组合的合理性。对烟气三级脱硫的综合成本构成因素进行了分析,对比计算了5种不同干/湿法脱硫效率组合工况下的综合脱硫成本。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干法脱硫效率从70%提高至94%(相应湿法效率从96%降低至80%),项目综合脱硫成本从70.02元/t污泥降低至56.66元/t,提示项目运行时应采用以干法为主、湿法为辅的脱硫优化运行策略以降低运行成本。同时分析了污水排放条件、布袋飞灰处置要求边界条件变化对这5种工况综合脱硫成本变化趋势的影响,结果表明边界条件变化会导致优化运行策略的变化,并会对项目脱硫工艺系统的设计原则产生重要影响。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建筑垃圾利用、处理与处置
自控技术在老港建筑垃圾资源再利用中的应用
陈 航
环境卫生工程. 2020 (3):  44-48. 
摘要 ( 1523 )   PDF(pc)(3259KB) ( 7354 )   PDF(mobile)(3259KB) ( 4 )   收藏
自控技术在建筑垃圾处理生产线中的应用和发展对于减少人员伤害、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生产和维保效率、提高行业自动化水平和实施精细化管理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通过自控技术在上海老港再生建材利用中心(一期)中运用的介绍,为建筑垃圾处理技术提供新思路,对后续类似项目具有借鉴作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上海市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现状及发展前景
李治宏
环境卫生工程. 2020 (3):  49-54. 
摘要 ( 1664 )   PDF(pc)(1441KB) ( 7521 )   PDF(mobile)(1441KB) ( 26 )   收藏
总结了上海市建筑垃圾资源化的现状,梳理了建筑垃圾减量化的思路,分析了上海在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总结预测了建筑垃圾资源化的发展前景,提出通过提升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水平,促进循环经济发展,为绿色城市建设提供保证。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城乡生活垃圾填埋与二次污染控制
填埋龄对填埋垃圾中抗生素残留特征的影响
张治川, 许 赛, 叶 蓉, 冯 优, 陈飞宇, 陆文静
环境卫生工程. 2020 (3):  55-59. 
摘要 ( 1452 )   PDF(pc)(1987KB) ( 7403 )   PDF(mobile)(1987KB) ( 3 )   收藏
为探究不同填埋龄的填埋垃圾中抗生素残留特征,采集了北京阿苏卫填埋场中老龄填埋区和新鲜填埋区的填埋垃圾样品,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仪分析了填埋垃圾中5类14种抗生素的浓度。结果显示,四环素类、磺胺类、大环内酯类、β-内酰胺类和喹诺酮类抗生素浓度范围为26.6~288.4、65.1~148.6、17.4~94.2、9.1~102.2、173.6~468.6 μg/kg。喹诺酮类抗生素氧氟沙星浓度最高,平均浓度达到240.0 μg/kg,占全部抗生素浓度的52.0%。老龄填埋区中抗生素浓度显著低于新鲜填埋区中(P<0.01),这可能与填埋垃圾组分以及填埋过程的微生物降解有关。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高密度电阻率法在非正规垃圾填埋场调查中的应用研究
周玉强
环境卫生工程. 2020 (3):  60-65. 
摘要 ( 1477 )   PDF(pc)(3145KB) ( 7523 )   PDF(mobile)(3145KB) ( 12 )   收藏
采用高密度电阻率法对湖南某地的非正规垃圾填埋场进行了调查,建立分析垃圾掩埋深度与垃圾渗出水汇集处的评估依据。场区及周边共布设18条测线,其中垃圾场共规划测量13条测线,周围农田背景调查共规划测量5条测线。根据探测结果,按照电性特征地层大致可分为4层,电阻率由上而下呈现中高电阻率(第1层)、低电阻率(第2层)、中高电阻率(第3层)及高电阻率(第4层)的电性变化趋势。建立填埋场3D模型,根据全区的3D高密度电阻率成果分析得出该填埋场平均掩埋深度11.5~13.5 m,垃圾体积量体分析在3.2×105~3.5×105 m3。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新型GCL复合垂直防渗技术及其在填埋场的应用
何顺辉, 尹国盛, 安建杰, 谢世平, 张 健
环境卫生工程. 2020 (3):  66-70. 
摘要 ( 1655 )   PDF(pc)(1041KB) ( 7484 )   PDF(mobile)(1041KB) ( 37 )   收藏
现有垂直防渗技术因其局限性,很难满足环保防渗等级要求。钠基膨润土防水毯(GCL)复合垂直防渗屏障技术是将GCL引入垂直防渗领域,与低渗透墙体组合成为复合防渗结构。低渗透墙体可以是常规防渗墙,也可根据特定污染物设计成防污反应墙。低渗透墙体初步阻挡污染物迁移,而GCL则大幅提升整体防渗性能。GCL复合垂直防渗屏障技术为复合防渗结构,能够应对复杂的污染环境,解决了常规防渗墙存在的接头易渗、墙体防渗性能差等问题,已在多个存量垃圾治理项目中得到应用。工程实践表明:该技术施工简单,防渗性能满足环保要求,适用于污染场地等垂直防渗要求较高的工程。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某渗滤液收集池底部防渗层鼓包的分析与治理
龙华运, 罗赐敏, 周 鑫
环境卫生工程. 2020 (3):  71-74. 
摘要 ( 1538 )   PDF(pc)(527KB) ( 7201 )   PDF(mobile)(527KB) ( 0 )   收藏
分析了某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收集池底部防渗膜鼓包产生的原因,并结合现场地形、地质情况提出了一系列治理措施及具体施工方案。经治理后,该渗滤液收集池底部的防渗膜不再出现鼓包现象,有效地防止了防渗膜破损等不利事故的发生。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GMS的某非正规垃圾填埋场地下水污染的模拟研究
张汝壮
环境卫生工程. 2020 (3):  75-79. 
摘要 ( 1568 )   PDF(pc)(1769KB) ( 7391 )   PDF(mobile)(1769KB) ( 11 )   收藏
针对上海市某非正规垃圾填埋场的地下水污染,通过GMS软件建立地下水流模型与溶质扩散模型,研究污染物在不同深度、不同地层、不同时间条件下的扩散规律,模拟结果表明该填埋场地下水污染扩散方向为自北向南,污染扩散已经对周边河流环境造成了近35 a的影响。为了防止污染进一步扩散,研究还围绕地下水的抽出进行了不同工况下的模拟研究,结果表明抽出操作能够限制污染扩散甚至能够彻底解决地下水污染问题,此模拟结果可为今后该垃圾填埋场整治提供数据支撑。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环境卫生管理与评价体系
上海市生活垃圾全程分类体系建设现状分析及对策建议
奚 慧
环境卫生工程. 2020 (3):  80-85. 
摘要 ( 1709 )   PDF(pc)(936KB) ( 7606 )   PDF(mobile)(936KB) ( 23 )   收藏
针对2019年通过并实施的《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中明确的最新4类生活垃圾,即干垃圾、湿垃圾、有害垃圾、可回收物,从分类投放模式、分类收集运输、分类处理等方面对生活垃圾全程分类体系进行现状分析。总结了上海市在垃圾分类工作中的经验和不足。提出进一步宣传垃圾分类思想、优化源头垃圾分类投放管理模式、开展智能化手段取证、重视单位垃圾分类、完善分类垃圾末端处理体系等建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邻利化”策略研究
梁明瑗, 高 菲, 杜明阳
环境卫生工程. 2020 (3):  86-92. 
摘要 ( 1520 )   PDF(pc)(2266KB) ( 7380 )   PDF(mobile)(2266KB) ( 27 )   收藏
“邻利化”是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在生态文明时期发展的新趋势。从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本身的属性出发,分析其可邻利的要点。在此基础上,结合案例分析从功能互动和景观提升两个方面提出邻利策略,并针对已建、在建和规划的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提出不同阶段的邻利对策,用于指导其规划建设和运营。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固废前沿与行业资讯
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减量资源化模式及其影响因素与管理对策——以杭州市为例
李相儒, 毕 峰, 韩泽东, 秦 勇, 王昊书, 吴伟祥
环境卫生工程. 2020 (3):  93-93. 
摘要 ( 1504 )   PDF(pc)(148KB) ( 6997 )   PDF(mobile)(148KB) ( 2 )   收藏
论文来源:Waste Management. 2019,89,313-321. Garbage source classification performance,impact factor,and management strategy in rural areas of China:A case study in Hangzhou. DOI: http://10.1016/j.wasman.2019.04.020.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垃圾渗滤液溶解性有机物的分子指纹特征
仇俊杰, 吕 凡, 章 骅, 刘婉莹, 陈俊岚, 邓樱桃, 邵立明, 何品晶
环境卫生工程. 2020 (3):  94-94. 
摘要 ( 1510 )   PDF(pc)(153KB) ( 6974 )   PDF(mobile)(153KB) ( 8 )   收藏
论文来源: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 2020,380,121205. UPLC Orbitrap MS/MS-based fingerprints of dissolved organic matter in waste leachate driven by waste age. DOI: 10.1016/j.jhazmat.2019.121205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生物炭在油脂厌氧消化中的应用及其微生物作用机制
吕 凡, 刘 洋, 邵立明, 何品晶
环境卫生工程. 2020 (3):  95-95. 
摘要 ( 1474 )   PDF(pc)(719KB) ( 7199 )   PDF(mobile)(719KB) ( 3 )   收藏
论文来源:Applied Energy. 2019,247,605-614. Powdered biochar doubled microbial growth in anaerobic digestion of oil. DOI: 10.1016/j.apenergy.2019.04.052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第八届生物质和废弃物能源化国际研讨会
环境卫生工程. 2020 (3):  96-96. 
摘要 ( 1445 )   收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版权所有 © 天津市城市管理研究中心
津ICP备2022007900号-1   津公网安备 12010302000952号   中央网信办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地址:天津市河西区围堤道107号    邮政编码: 300201
电话: 022-28365069 传真: 022-28365080 E-mail: csglwyjs10@tj.gov.cn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