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本期目录
2020年, 第28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20-04-27
重大传染病疫情期间生活源废物应急管理方法及技术探讨
邵立明,吕 凡,彭 伟,章 骅,何品晶
环境卫生工程. 2020 (2):  1-5. 
摘要 ( 1779 )   PDF(pc)(1009KB) ( 7224 )   PDF(mobile)(1009KB) ( 7 )   收藏
重大传染病疫情期间,生活源固体废物可能沾染病原体。阻断固体废物所携载病原体在管理全过程的再传播,是有效控制疫情的基本支撑条件。系统分析了重大传染病疫情期间固体废物管理类别的可能变化,提出了疫情期间生活源固体废物管理的分类方法和对应的处理技术路线,讨论了疫情期间按医疗废物管理的生活源固体废物应急处理方法,以期为建立和完善重大传染病疫情期间固体废物应急管理体系提供参考。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市容环境卫生工程建设标准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条文梳理及修编建议
邱婷婷,余 毅,黄 慧,许雯佳,严小青,周新全,罗春光,陈朱琦
环境卫生工程. 2020 (2):  6-11. 
摘要 ( 1609 )   PDF(pc)(756KB) ( 7123 )   PDF(mobile)(756KB) ( 2 )   收藏
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期间,环境卫生设施应急处置是阻断生活垃圾携载病原体再传播、满足人们基本生活、维持经济社会运行、保证城市运转必不可少环节。疫情防控,标准先行。基于市容环境卫生工程建设标准体系,对现行及在编标准涉及应急处置的条文进行梳理并提出修编建议,以期为我国修编和新编市容环境卫生工程建设标准体系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内容提供参考。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疫情防控期村镇垃圾应急管理探讨
孙佛芹,李文祥,谭 昊,陈 晨,沈东升,龙於洋
环境卫生工程. 2020 (2):  12-16. 
摘要 ( 1579 )   PDF(pc)(1228KB) ( 7081 )   PDF(mobile)(1228KB) ( 1 )   收藏
2019年末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是我国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为此国家建立了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在疫情防控期间,村镇生活垃圾的管理也亟需新模式。分析了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村镇生活垃圾特征,从收运及处置2方面探讨了特殊时期村镇垃圾的应急精准管控收运和应急调整处置策略等管理措施,以期为完善国家应急体系和卫生工程建设提供相关参考。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医疗废物应急处置管理实践——以重庆市为例
蔡洪英,张曼丽,周炼川
环境卫生工程. 2020 (2):  17-22. 
摘要 ( 1621 )   PDF(pc)(808KB) ( 7141 )   PDF(mobile)(808KB) ( 26 )   收藏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COVID-19)具有传播速度快、波及范围广和病死率较高等特点。加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医疗废物管理是生态环境系统守好疫情防控的最后一道防线。以重庆市为例,分析疫情期间医疗废物应急处置管理现状,找准应急处置和管理过程存在的问题,从应急处置管理认识、处置政策、处置技术、处置监管、处置评估、应急价格、应急宣传等7方面提出应对具有高感染性病毒疫情废物管理的建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生活垃圾焚烧设施应急处置医疗废物现状与风险防控
周 奇,徐 亚,王 菲,蔡洪英,杨玉飞,王雪娇,黄启飞
环境卫生工程. 2020 (2):  23-26. 
摘要 ( 1726 )   PDF(pc)(649KB) ( 7043 )   PDF(mobile)(649KB) ( 522 )   收藏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暴发后,产生量剧增的医疗废物给处置设施带来巨大压力。结合医疗废物安全处置要求,通过对比分析医疗废物处置和生活垃圾焚烧的技术要求,论证了利用生活垃圾焚烧设施处置医疗废物的技术可行性,分析了应急处置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点,提出了风险防控措施建议。结果表明,基于我国目前生活垃圾焚烧设施装备条件,在做好源头管控、卫生防疫、技术改造和全流程监管的前提下,利用生活垃圾焚烧设施协同处置医疗废物是可行有效的。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水热技术的粪便污水中病原微生物灭活试验研究
张 喆,王一迪,玉散·吐拉甫,夏 洲,张 超,沈 威,王 伟
环境卫生工程. 2020 (2):  27-29. 
摘要 ( 1627 )   PDF(pc)(548KB) ( 7041 )   PDF(mobile)(548KB) ( 56 )   收藏
针对新冠肺炎疫情持续阶段氯消毒工艺的劣势及应急状态的需求,开展水热强化灭菌技术处理粪便污水的研究。以大肠菌群和细菌作为指示微生物,探索不同温度下水热对样品中微生物的杀灭特性。结果表明,120~180 ℃温度下均可实现水样中微生物的完全灭活,且24 h放置后样品中微生物无法复活和增殖,可作为一种含病毒污水消毒工艺在应急状态下使用。连续式水热强化灭菌设备适合作为应急水处理设施对医疗废水、污泥和粪便进行消毒灭菌。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深圳市全海岸线垃圾成分及其特性研究
王  倩,向静雅,陈钦冬,徐期勇
环境卫生工程. 2020 (2):  30-36. 
摘要 ( 1585 )   PDF(pc)(1712KB) ( 7310 )   PDF(mobile)(1712KB) ( 18 )   收藏
本研究在对深圳260.5 km海岸线实际调研的基础上,将其分为砂质、淤泥、生物、岩基和人工海岸线5类,通过设置采样点和实地采样的方法,对深圳海岸线垃圾的数量、组成、来源、空间分布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海岸线塑料垃圾的热值和氯离子含量。结果表明,5类海岸线的垃圾数量密度和质量密度均不相同,平均数量密度为1.21×106~6.16×106个/km2,平均质量密度为2.04×104~9.54×104 kg/km2;深圳海岸线垃圾主要来源于人类海岸活动(82.67%),其中塑料和泡沫塑料是主要组成成分,占比分别为47.05%、28.57%。砂质和淤泥海岸线塑料垃圾氯离子含量在近部最大,分别为3.65、12.46 mg/g,远部最小,分别为1.42、1.56 mg/g;深圳海岸线塑料垃圾的热值普遍较高(31.90~43.78 MJ/kg),具有可资源化利用的潜力。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西安市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的多元回归及ARIMA模型预测
杨小妮,张凯轩,杨宏刚,于 媛
环境卫生工程. 2020 (2):  37-41. 
摘要 ( 1805 )   PDF(pc)(539KB) ( 7217 )   PDF(mobile)(539KB) ( 19 )   收藏
基于西安市历年来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及其影响因素的基础数据,通过对其相关系数的计算,确定西安市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的主要影响因素为人口数量、地区生产总值、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及建成区面积。建立生活垃圾产生量的多元回归预测模型,对模型的合理性和精度进行分析,预测精度可接受,证明多元回归模型可用于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的预测。引入ARIMA模型,对所需因子进行预测,应用多元回归模型,对西安市2019—2020年的生活垃圾产生量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2019—2020年西安市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将分别达到4.922×106 t、5.219×106 t,且这2 a的垃圾产生量增长率将达到 6.0%。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垃圾热能利用锅炉过热器腐蚀CFD模拟分析与锅炉改进
龙吉生,尤 灝,杜海亮
环境卫生工程. 2020 (2):  42-45. 
摘要 ( 1649 )   PDF(pc)(1770KB) ( 7392 )   PDF(mobile)(1770KB) ( 1 )   收藏
垃圾热能利用(WtE)锅炉烟气成分复杂,在高温和高尘环境中,烟气中含Cl和S的酸性气体与飞灰中的氯碱盐极易腐蚀过热器管壁,严重时发生爆管,导致停炉事故。烟气的速度场和温度场分布是影响过热器腐蚀的主要因素,如果速度分布不均,会造成局部积灰或者磨损;如果温度分布不均,将会加剧局部高温腐蚀。通过分析高温过热器的腐蚀特征和原因,利用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模拟,验证腐蚀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处理措施。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某生活垃圾焚烧炉二噁英的生成与控制技术研究
俞明锋,付建英,蒋 宝,林晓青,李晓东
环境卫生工程. 2020 (2):  46-50. 
摘要 ( 1625 )   PDF(pc)(654KB) ( 7126 )   PDF(mobile)(654KB) ( 5 )   收藏
针对某生活垃圾焚烧炉在不同焚烧温度及有无活性炭喷射的工况下,多点位采样并分析了二噁英的排放浓度。结果表明:由于低温异相催化合成反应,半干法脱硫塔前的二噁英浓度较高温过热器出口毒性当量浓度有所上升;提高焚烧温度明显降低二噁英的生成,但仍不能保证达标排放;尾部烟气采用活性炭喷射+布袋除尘器技术可保证二噁英的排放达标;混烧煤也对二噁英的生成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医疗废物高温蒸煮及其与生活垃圾焚烧协同处理
彭小龙
环境卫生工程. 2020 (2):  51-54. 
摘要 ( 1791 )   PDF(pc)(573KB) ( 7186 )   PDF(mobile)(573KB) ( 33 )   收藏
总结了医疗废物的高温蒸煮灭菌工艺,探讨了蒸煮与破碎的顺序关系、装载量对灭菌效果的影响、设备外形的选择以及废渣、废水、废气处理等问题。结果表明:先蒸煮后破碎的工艺顺序更符合市场环境,医疗废物的装载量应严格控制在70%以下,圆舱型蒸煮设备在制造成本上更有优势。医疗废物的高温蒸煮工艺和生活垃圾焚烧具有协同基础,其协同处理是医疗废物处理的发展趋势。此外,如何提高医疗废物在生活垃圾中分散的均匀性,是保证两者协同焚烧稳定运行的关键因素。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沿海工业园区危险废物刚性填埋场设计研究
董学光,苏红玉,范晓平
环境卫生工程. 2020 (2):  55-58. 
摘要 ( 1590 )   PDF(pc)(1574KB) ( 7215 )   PDF(mobile)(1574KB) ( 5 )   收藏
2019年9月30日GB 18598—2019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颁布,并将于2020年6月1日起实施,GB 18598—2019提高了柔性填埋场选址要求及入场标准。沿海工业园区精细化工、生物制药和医药化工等产业产生的废盐即使预处理也难以满足柔性填埋场入场标准,另外园区场地大部分为冲积形成,为软土区域且地下水位高,不满足柔性填埋场选址要求。为满足园区发展需要,考虑建设满足GB 18598—2019要求的刚性填埋场处理园区危废,GB 18598—2019刚性填埋场要求分单元建设,能在目视条件下观察到每个填埋单元的渗漏情况。而且基于刚性填埋场的环境风险控制水平和日后回取再利用的需求,GB 18598—2019放宽了刚性填埋场的入场标准。从选址及入场标准放宽2个方面的因素考虑,GB 18598—2019刚性填埋场必将在我国沿海工业园广泛应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厨余垃圾厌氧产酸与产甲烷反应器运行特征差异分析
Zafiry Defemur,李明凯,孔 鑫,岳秀萍
环境卫生工程. 2020 (2):  59-65. 
摘要 ( 1607 )   PDF(pc)(954KB) ( 7123 )   PDF(mobile)(954KB) ( 13 )   收藏
过模拟长期稳定运行的厨余垃圾厌氧消化产甲烷反应器和产酸反应器,研究高含固条件(10% TS)下2种反应器中VFAs的产生和转化途径及其对沼气产生的影响。在启动阶段,由于发酵类型不同,2种反应器中VFAs的组成存在较大差异。产酸反应器中,较高的氢分压和丁酸的积累表明该产酸类型以丁酸型发酵为主,基于此,VFAs产量迅速上升,pH迅速降低至5.3左右,CH4产率降低;当产酸反应器结束运行时,TVFA/SCOD稳定在85%以上。相反,在正常的产甲烷反应器中,前期产酸阶段有机物水解产酸的主要途径为丙酸型发酵,氢分压很低。在此条件下,丙酸和丁酸会被转化为乙酸,随之被嗜乙酸产甲烷菌利用,同时,VFAs浓度降低,pH迅速恢复至约6.5;长时间稳定运行中,共产生沼气约34 L,CH4体积分数保持在71%~75%。结果表明,丁酸型发酵是厌氧反应器中VFAs积累、pH降低的主要原因,同时,丁酸的形成会对产甲烷菌的代谢造成抑制。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污泥水热碳化处理技术及其工程化应用——以济宁中山污泥处理工程项目为例
仲 璐,Marc Buttmann,王君琦
环境卫生工程. 2020 (2):  66-68. 
摘要 ( 1819 )   PDF(pc)(457KB) ( 7317 )   PDF(mobile)(457KB) ( 17 )   收藏
水热碳化(HTC)是一种在特定温度和压力下分解污泥中微生物细胞,从而实现污泥处理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的技术。目前济宁中山污泥水热碳化项目已进入稳定运行的第3年,实际进污含水率平均80.26%,产物生物炭含水率平均为30.45%,污泥体积减量率达到75%,处理每吨污泥耗电量约为18 kWh,消耗天然气13 m3。从应用层面证明污泥水热碳化处理技术效果稳定可靠,不仅处理周期短、能源回收率高、占地面积小,且产物可作为辅助燃料、肥料和土壤改良剂。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封场生活垃圾填埋场好氧治理通风系统计算与应用
王颋军,李 玲,高建华,薛晓磊
环境卫生工程. 2020 (2):  69-72. 
摘要 ( 1629 )   PDF(pc)(687KB) ( 7119 )   PDF(mobile)(687KB) ( 6 )   收藏
从质量守恒定律出发,以Buswell提出的垃圾好氧降解反应方程式为基础,建立了计算通风量的化学计量模型;以达西定律为基础,建立了计算通风压力的数学模型;并将其应用于某封场垃圾填埋场原位好氧治理工程的计算,验证了2个模型的合理性和准确性,可为生活垃圾填埋场好氧生物反应器工艺设计和设备选型提供理论数据参考。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简化毕肖普法对生活垃圾土堆体边坡稳定性影响因素的影响度分析研究
孙春光,冯银均,骆振中,牟 杰
环境卫生工程. 2020 (2):  73-78. 
摘要 ( 1570 )   PDF(pc)(752KB) ( 7144 )   PDF(mobile)(752KB) ( 6 )   收藏
垃圾的成分复杂且垃圾土强度参数严重不均一,致使垃圾堆体边坡物理力学性质差别巨大。利用对垃圾土堆体的几何和内摩擦角、内聚力、容重等参数分析处理后获得的数据建立垃圾土堆体边坡稳定性分析模型,基于简化毕肖普法分析影响因素对边坡稳定性影响度大小,获得影响因素对边坡稳定性影响度比较结果(边坡比>内摩擦角>内聚力>边坡高度>容重),为预防边坡失稳塌滑技术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物联网技术下的垃圾堆体安全监测预警研究
温 丁,郭婧婷,佘祺锐,刘志刚,孟凡勇,朱文轩
环境卫生工程. 2020 (2):  79-82. 
摘要 ( 1599 )   PDF(pc)(1117KB) ( 7100 )   PDF(mobile)(1117KB) ( 0 )   收藏
通过查阅大量文献及结合监测数据和实地调查数据,建立了垃圾堆体安全预警模型,并利用物联网技术构建了堆体安全预警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垃圾堆体的水平位移、深部位移及沉降速率的正常变化范围分别在±6 mm/30 min、±0.7 mm/h及±15 mm/30 min波动,其日变化速率的正常变化范围分别在±3、±0.6、±8 mm/d波动,堆体水位变化速率的正常变化范围在±0.1 m/4 h波动,当速率超过正常范围的1.3倍、2倍及3倍时,预警系统将分别发出黄、橙、红预警并通知相关管理者,有助于管理者及时了解堆体安全状况并采取应急措施,有效避免堆体失稳事故的发生。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浙江省某垃圾填埋场填埋气产量预测及发电工艺方案设计
韩正平
环境卫生工程. 2020 (2):  83-88. 
摘要 ( 1685 )   PDF(pc)(849KB) ( 7084 )   PDF(mobile)(849KB) ( 9 )   收藏
通过分析浙江省某垃圾填埋场垃圾填埋量及填埋垃圾的成分,建立垃圾填埋气产量预测模型,通过垃圾填埋气收集及成分分析,研究该填埋场垃圾填埋气产生主要影响因素,对垃圾填埋气产量及收集量进行预测,2024年垃圾填埋气预测产量最大值达到9.314 64×107 m3/a,2028年垃圾填埋气预测产量下降至5 160.94 m3/a。结合该填埋场概况,提出一套垃圾填埋气发电工艺方案,包括垃圾填埋气预处理工艺设计、发电系统设计及燃烧火炬系统设计。考虑垃圾产沼能力衰减性及垃圾处置方式逐渐转变为焚烧发电,填埋场二期预测实际发电机组装机容量为6台,功率达6 600 kW,燃烧火炬系统工作规模为1 500~3 000 m3/h。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宁波市奉化区张家岙填埋场渗滤液处理站提标改造工程实践
郝永霞
环境卫生工程. 2020 (2):  89-93. 
摘要 ( 1561 )   PDF(pc)(977KB) ( 7108 )   PDF(mobile)(977KB) ( 2 )   收藏
针对宁波市奉化区张家岙填埋场渗滤液处理站原系统进行提标改造,新增1条罐体形式的生化系统生产线,更换一期、二期生产线设备,提高处理能力。采用“MBR(两级硝化反硝化+外置式超滤)+纳滤+反渗透”处理工艺,使最终出水水质稳定达到GB 16889—2008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表2排放要求。在偏老龄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处理中,碳源费和电费是此类型渗滤液处置过程中主要运行成本。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两种污泥高级厌氧消化工艺的比较:高温热处理和低温热碱处理
肖本益,唐心漪,易 皓,董立新,韩云平,刘俊新
环境卫生工程. 2020 (2):  94-94. 
摘要 ( 1503 )   PDF(pc)(124KB) ( 6720 )   PDF(mobile)(124KB) ( 5 )   收藏
论文来源:Bioresource Technology. 2020,304,122979. Comparison of two advanced anaerobic digestions of sewage sludge with high-temperature thermal pretreatment and low-temperature thermal-alkaline pretreatment. DOI: https://doi.org/10.1016/j.biortech.2020.122979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生活垃圾填埋场:微塑料产生源?——在填埋场渗滤液中发现了微塑料
何品晶,陈莉尧,邵立明,章 骅,吕 凡
环境卫生工程. 2020 (2):  95-95. 
摘要 ( 1735 )   PDF(pc)(268KB) ( 6954 )   PDF(mobile)(268KB) ( 10 )   收藏
Water Research. 2019, 159(1), 38-45. Municipal solid waste(MSW) landfill:A source of microplastics? -Evidence of microplastics in landfill leachate. DOI: https://doi.org/10.1016/j.watres.2019.04.060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第七届危险废物和工业废物管理国际会议
环境卫生工程. 2020 (2):  96-96. 
摘要 ( 1466 )   收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版权所有 © 天津市城市管理研究中心
津ICP备2022007900号-1   津公网安备 12010302000952号   中央网信办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地址:天津市河西区围堤道107号    邮政编码: 300201
电话: 022-28365069 传真: 022-28365080 E-mail: csglwyjs10@tj.gov.cn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