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卫生工程 ›› 2020, Vol. 28 ›› Issue (3): 55-59.

• 城乡生活垃圾填埋与二次污染控制 • 上一篇    下一篇

填埋龄对填埋垃圾中抗生素残留特征的影响

张治川,许 赛,叶 蓉,冯 优,陈飞宇,陆文静   

  1. 1. 南京理工大学 环境与生物工程学院;2. 清华大学 环境学院;3. 江苏省化工污染控制与资源化高校重点实验室
  • 出版日期:2020-07-03 发布日期:2020-07-03

  • Online:2020-07-03 Published:2020-07-03

摘要: 为探究不同填埋龄的填埋垃圾中抗生素残留特征,采集了北京阿苏卫填埋场中老龄填埋区和新鲜填埋区的填埋垃圾样品,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仪分析了填埋垃圾中5类14种抗生素的浓度。结果显示,四环素类、磺胺类、大环内酯类、β-内酰胺类和喹诺酮类抗生素浓度范围为26.6~288.4、65.1~148.6、17.4~94.2、9.1~102.2、173.6~468.6 μg/kg。喹诺酮类抗生素氧氟沙星浓度最高,平均浓度达到240.0 μg/kg,占全部抗生素浓度的52.0%。老龄填埋区中抗生素浓度显著低于新鲜填埋区中(P<0.01),这可能与填埋垃圾组分以及填埋过程的微生物降解有关。

No related articles found!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1] 王皓仟孙甜甜吴展缪瑛烜郭后庆吕力欣张洁刘畅杨列. 紫花苜蓿对垃圾渗沥液污染土壤pH与酶活性的影响研究[J]. 环境卫生工程, 2018, 26(1): 26 -30 .
[2] 毕崇涛. 北京市生活垃圾焚烧处理现状及污染控制分析[J]. 环境卫生工程, 2018, 26(2): 33 -35 .
[3] 贾宝桐1,蹇瑞欢1,周 文2,李 敏2. 垃圾焚烧电厂的飞灰稳定化研究[J]. 环境卫生工程, 2018, 26(5): 38 -40 .
[4] 任绍娟,孙卫东,王艳秋. 炭基絮凝剂对新鲜渗沥液的预处理研究[J]. 环境卫生工程, 2018, 26(5): 54 -56 .
[5] 张安杰1,陈 巍2,彭 政2,方 恒2. 垃圾站升降机构的设计及受力分析[J]. 环境卫生工程, 2018, 26(5): 73 -75 .
[6] 张 黎. 德国生活垃圾减量和分类管理对我国的启示[J]. 环境卫生工程, 2018, 26(6): 5 -8 .
[7] 王加雷,蹇瑞欢,史朝霞,黄文雄. 哌嗪类DTC稳定垃圾焚烧飞灰重金属的实验研究[J]. 环境卫生工程, 2018, 26(6): 12 -14 .
[8] 王晓燕,冯 伟,孙晨阳,徐利奇. 北京市道路清扫保洁作业质量监管模式分析[J]. 环境卫生工程, 2018, 26(6): 77 -78 .
[9] 黄仁华. 基于生活垃圾填埋作业工艺控臭的研究[J]. 环境卫生工程, 2018, 26(6): 87 -89 .
[10] 郭 智,齐长青,郑中华. 柔性垂直防渗技术在简易垃圾填埋场封场治理中的应用[J]. 环境卫生工程, 2018, 26(6): 90 -92 .
版权所有 © 天津市城市管理研究中心
津ICP备2022007900号-1   津公网安备 12010302000952号   中央网信办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地址:天津市河西区围堤道107号    邮政编码: 300201
电话: 022-28365069 传真: 022-28365080 E-mail: csglwyjs10@tj.gov.cn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