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卫生工程 ›› 0, Vol. ›› Issue (): 0-.
• • 下一篇
厨余垃圾分类设备表面细菌和致病菌检测及杀菌效果研究
1.山东省沼气生产与利用工业工程实验室,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2.山东能源研究院;3.青岛新能源山东实验室
Study on detection and germicidal effect of bacteria and pathogenic bacteria on the surface of kitchen waste sorting equipment
1. Shandong Industrial Engineering Laboratory of Biogas Production Qingdao Institute of Bioenergy and Bioprocess Techn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2. Shandong Energy Institute;3. Qingdao New Energy Shandong Laboratory
摘要:
为研究厨余垃圾分类设备表面细菌、致病菌随气温变化规律及杀菌效果,用平板计数法和筛选平板分别对设备表面喷洒杀菌剂前后的菌落总数、致病菌和杀菌效果进行6个月的取样检测。结果表明:厨余垃圾分类设备表面菌落总数、致病菌种类和检出率主要受温度影响,温度最高的9月份和最低的11月份,厨余垃圾分类设备表面平均菌落总数分别是2.4×106 cfu/cm2和3.6×104 cfu/cm2;五种厨余垃圾分类设备表面检测到四种常见的致病菌,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致泻大肠埃希氏菌的平均检出率较高,分别是60%和37%;厨余垃圾分类设备表面喷洒杀菌剂后,作用10min可达到99.77%的杀菌效果。
[1] | 尚怡君, 李许南, 刘 岩, 陈永杰, 袁 伟, 陆建红. 厨余垃圾好氧堆肥中抗生素抗性基因消长研究进展[J]. 环境卫生工程, 2024, 32(6): 80-89. |
[2] | 王 峰, 孙金浩, 刘纹君, 陈卫华, 田弘毅, 炊春萌, 谢 冰. 不同原料配比对沼渣和厨余垃圾共堆肥的理化性质和腐熟度的影响[J]. 环境卫生工程, 2024, 32(5): 41-47. |
[3] | 马 想, 陈 平, 梁 晶. 两种城市源有机固体废物生物质炭理化特性研究[J]. 环境卫生工程, 2024, 32(4): 29-35. |
[4] | 周永泉, 李小伟, 邰 俊. 低剂量纸巾添加对餐厨垃圾和厨余垃圾共消化的影响[J]. 环境卫生工程, 2024, 32(4): 36-43. |
[5] | 肖 绎, 贾维健. 北京市生活垃圾甲烷控制状况与综合利用[J]. 环境卫生工程, 2024, 32(3): 9-15. |
[6] | 林晓凤. 厨余垃圾干式厌氧发酵过程中的挥发性脂肪酸测定方法研究[J]. 环境卫生工程, 2024, 32(3): 42-46,53. |
[7] | 张 玉. 西安市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现状与对策研究[J]. 环境卫生工程, 2024, 32(3): 105-109,116. |
[8] | 田启欢, 高彦达, 宫亚斌, 杜 睿, 王立伦, 姚建刚. 厨余垃圾中高温高效厌氧产沼中试研究[J]. 环境卫生工程, 2024, 32(2): 39-45. |
[9] | 张 栋. 厨余垃圾三相有机固渣不同利用方式碳排放分析[J]. 环境卫生工程, 2024, 32(1): 104-109. |
[10] | 朱远超, 赵子旼, 张劲松. 厨余垃圾和农林废弃物好氧堆肥协同处理碳排放核算——以某镇处理设施为例[J]. 环境卫生工程, 2024, 32(1): 111-115. |
[11] | 祁光霞, 刘政洋, 夏 怡, 陈思涵, 胡进会, 任连海. 物理组成对厨余垃圾堆肥恶臭组成及排放特征影响[J]. 环境卫生工程, 2023, 31(6): 54-62. |
[12] | 赵 磊, 李 科, 王亚东, 吴 元, 邵 军, 王立伦. 不同运行工艺下大型生物水解反应器处理厨余垃圾试验研究[J]. 环境卫生工程, 2023, 31(6): 63-68. |
[13] | 李阳青, 张云霞, 于 淼, 常宝军, 张 凯. 厨余垃圾中温干式厌氧发酵系统调试阶段工况分析[J]. 环境卫生工程, 2023, 31(6): 69-73. |
[14] | 杨 娜, 王 巧, 吕 凡, 余波平, 徐期勇, 何品晶. 我国家庭厨余垃圾与餐厨垃圾理化性质对比分析——源头分类的影响[J]. 环境卫生工程, 2023, 31(4): 7-16. |
[15] | 杨 莹, 任晓灵, 王晓燕, 孙 宇, 赖金丽. 北京市家庭厨余垃圾粉碎机应用可行性调研分析[J]. 环境卫生工程, 2023, 31(4): 22-2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