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本期目录
2023年, 第31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23-04-25
上一期   
城乡生活垃圾填埋与二次污染控制
四川典型红层区生活垃圾填埋场衬层土壤防渗性能研究
刘 磊, 韩智勇, 何 山, 冯诗杰, 胡馨然
环境卫生工程. 2023 (2):  1-7,14.  DOI: 10.19841/j.cnki.hjwsgc.2023.02.001
摘要 ( 2658 )   PDF(pc)(1922KB) ( 3273 )   PDF(mobile)(1922KB) ( 7 )   收藏
填埋场衬层土壤大多取自附近土壤,衬层的防污性能与土壤的渗透特性密切相关。通过对四川省典型红层区填埋场附近不同深度的6种粒径区间的筛分土样开展标准固结试验,研究红层区土壤的基本物理参数、压缩固结过程中饱和密度以及渗透系数的变化趋势和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固结前期(P ≤800 kPa),红层筛分土饱和密度(ρsat)变化范围为0.13~0.25 g/cm3,固结后期(800 kPa<P<3 200 kPa)为0.11~0.18 g/cm3,且均呈对数增加,同时,ρsat与孔隙比e两者之间呈强线性负相关(r>0.99)。筛分红层土的压缩固结主要集中于12.5~800 kPa的竖向压力区间。竖向压力大于800 kPa时,红层筛分粉黏土适合作为填埋场防渗系统中的土壤衬层。同时,基于已有的lgkv-lge渗透模型,提出了2种适用于不同粒径区间红层土的lgkv-lgρsat线性及非线性拟合渗透模型,以期为我国红层区填埋场等工程建设项目的选址、地下水污染的评价和修复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准好氧填埋在旱寒地区工程化试验
蒲红霞, 邵立明, 张根升, 贺实月, 张旭晨, 何品晶
环境卫生工程. 2023 (2):  8-14.  DOI: 10.19841/j.cnki.hjwsgc.2023.02.002
摘要 ( 2685 )   PDF(pc)(2361KB) ( 3211 )   PDF(mobile)(2361KB) ( 1 )   收藏
为探索旱寒地区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和填埋气等二次污染物原位削减的可行技术,在西北某填埋场建设了准好氧填埋工程示范,配合渗滤液回灌、填埋气主动负压收集和生物覆盖层过滤处理的工程措施,同时建设传统的厌氧填埋场作为对照组。示范填埋设计规模为20 t/d,共计运行188 d,总填埋量3 849.84 t。运行过程中18个填埋堆体气体采样器测试结果表明,氧气浓度平均为6.7%;填埋初期和作业期终止时,本工程渗滤液CODCr的浓度与对照组厌氧填埋场渗滤液CODCr浓度的比值分别为1.79和0.41,总氮浓度比值分别为2.61和0.93;作业期各导气井填埋气CH4浓度均值为20.11%,填埋结束后21周为31.96%,主动收集气体的CH4浓度均值为18.25%,生物过滤后可降至3.43%。以上表明,本工程示范的导气井-导排管-导气井填埋堆体通风通道设计,可形成堆体准好氧环境,在旱寒地区生活垃圾填埋场应用,具有原位削减渗滤液和填埋气环境负荷的作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Kriging法低渗透地层地下水污染范围预测方法研究
林 正, 齐晓宝
环境卫生工程. 2023 (2):  15-21.  DOI: 10.19841/j.cnki.hjwsgc.2023.02.003
摘要 ( 2597 )   PDF(pc)(3284KB) ( 3250 )   PDF(mobile)(3284KB) ( 2 )   收藏
由于克里金法(Kriging法)具有不确定性,特别是非均质低渗透地层条件下,难以精准调查和刻画地下水污染情况。为探究提高地下水污染范围刻画准确性的方法,节省施工成本,以上海市某地下水污染场地为研究对象,分析40 m×40 m和20 m×20 m两种网格密度对Kriging法模拟地下水污染范围和修复工程造价的影响,同时通过地层分析结合基坑探槽的方式判断了地下水污染范围,并对污染范围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与40 m×40 m网格密度相比,采样密度为20 m×20 m网格时,地下水污染方量插值结果降低57.0%,可节约的修复工程成本远大于增加的监测调查费用。结合地层分析、地块污染特性,采用探槽开挖的方式判断地下水总污染面积比Kriging法(20 m×20 m网格密度)减少了45.6%、地下水污染方量减少了97.7%。增加采样网格精度以及结合地块水文地质条件探槽开挖的方式有利于地下水修复范围的精细化刻画。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固体废物分选与资源化利用
分类背景下有害垃圾的回收处理现状及问题分析
吴 艺, 庄绪宁, 白建峰, 宋小龙, 赵 静, 葛春玲
环境卫生工程. 2023 (2):  22-30.  DOI: 10.19841/j.cnki.hjwsgc.2023.02.004
摘要 ( 3179 )   PDF(pc)(657KB) ( 4338 )   PDF(mobile)(657KB) ( 27 )   收藏
随着我国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逐步推进,生活垃圾中厨余垃圾与可回收物的分出率正逐步提高,但有害垃圾的妥善处置量与妥善处置率仍较低。围绕有害垃圾的分类与回收处理问题,以文献调研、现场调研与问卷调研相结合的方法,介绍了我国有害垃圾在源头生活垃圾中的占比及其主要组分等特征,并对当前我国有害垃圾的分类回收与处理现状进行综述,解析有害垃圾分类与回收处理推进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以期为进一步推动有害垃圾规范分类、提高有害垃圾妥善处置率提供基础参考与支撑,从而促进我国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深入发展。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重组分分离及制浆一体机在有机垃圾处置中的应用研究
郭彦鹏, 赵丹辉, 杨东方, 嵇 磊, 夏毅涛, 韦 娟
环境卫生工程. 2023 (2):  31-35.  DOI: 10.19841/j.cnki.hjwsgc.2023.02.005
摘要 ( 2469 )   PDF(pc)(5424KB) ( 3215 )   PDF(mobile)(5424KB) ( 1 )   收藏
依托中材环境溧阳天山生活垃圾处置项目,原料采用从原生垃圾中通过机械分选出的有机垃圾,利用设计和研发的有机垃圾重组分分离及制浆一体机进行了中试试验,分析了不同的操作参数对设备运行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该设备能够实现有机垃圾中重组分的分离,制得的有机质浆液满足后续CSTR厌氧产沼的技术要求。通过对比试验发现,最佳的操作参数是:进料TS为8%~10%,转速为150 r/min,反冲洗水流量20 L/s。该操作参数下能实现良好的轻重组分分离,最终分离出的重组分大部分未经打碎破坏,有机质含量低于5%,含水率低于5%,用于路基、填埋或者水泥生产原料均可。制浆时间≤5 min时,制得的有机质浆液中TS为4%~6%,VS/TS≥60%,COD≥100 000 mg/L,满足CSTR厌氧反应器的进料要求,轻渣无机质含量≤10%,通过脱水后热值为8 372~10 465 kJ/kg,可以入焚烧炉处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西南地区某垃圾填埋场矿化型陈腐垃圾性质及资源化利用方法
汪 洋, 胡 竣, 余春江, 徐方利
环境卫生工程. 2023 (2):  36-40,45.  DOI: 10.19841/j.cnki.hjwsgc.2023.02.006
摘要 ( 2773 )   PDF(pc)(1225KB) ( 3759 )   PDF(mobile)(1225KB) ( 12 )   收藏
对西南地区某垃圾填埋场已矿化的陈腐垃圾性质进行了研究,对从填埋深度5~30 m、填埋龄4~26 a的矿化型陈腐垃圾进行了分选试验,得出随填埋龄增加,陈腐垃圾中厨余类有机物已完全分解、陈腐垃圾总体热值降低、而具有丰富微生物群落的腐殖土占比增高的变化规律,且分选后粒径≥40 mm的筛上物热值相对最高。针对该矿化型陈腐垃圾分选后不同组分性质特点,结合填埋场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二级筛选+重力分选+磁选的组合分选工艺,并对分选后不同物料采取的最佳资源化利用组合方法给出建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垃圾分类背景下上海市生活垃圾产生量的影响因素研究及预测
牛欢欢
环境卫生工程. 2023 (2):  41-45.  DOI: 10.19841/j.cnki.hjwsgc.2023.02.007
摘要 ( 3210 )   PDF(pc)(479KB) ( 3317 )   PDF(mobile)(479KB) ( 9 )   收藏
选取人口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居民消费水平、城市建设情况等方面作为影响上海市生活垃圾产生量的因素,利用2011—2020年生活垃圾产生量及各影响因素的数据,通过灰色关联度分析得出外省市来沪旅游人数、人均可支配收入及人均消费支出是上海市生活垃圾产生量的主要影响因素。建立GM(1,1)模型对上海市生活垃圾产生量进行预测,在考虑垃圾分类的影响下预测出2022年和2023年上海市生活垃圾产生量分别为9.723×106 t和1.012×107 t,为上海市生活垃圾减量及总量控制提供科学指导。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有机固废生物处理与高值化利用
生物可降解塑料厌氧消化降解研究进展
聂 榕, 彭 伟, 吕 凡, 章 骅, 何品晶
环境卫生工程. 2023 (2):  46-56.  DOI: 10.19841/j.cnki.hjwsgc.2023.02.008
摘要 ( 2997 )   PDF(pc)(790KB) ( 5750 )   PDF(mobile)(790KB) ( 47 )   收藏
生物可降解塑料作为传统石油基塑料的替代品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生物可降解塑料常被用作食品包装材料,因而易随城市生活垃圾中的有机组分一起进入厌氧消化系统,这对有机废物管理提出新的挑战。在众多种类的生物可降解塑料中,聚羟基脂肪酸酯(PHAs)和淀粉基塑料在厌氧条件下降解较快;而其余种类的生物可降解塑料在典型的厌氧消化厂水力停留时间下(15~30 d)均难以被有效降解。除塑料本身的物理化学性质外,外部因素如温度、pH和微生物等对于塑料的厌氧降解速率也有重要影响。介绍了常见的生物可降解塑料种类及其应用、厌氧降解性及降解影响因素,并总结了以预处理为代表的厌氧降解增强技术。最后,展望了生物可降解塑料厌氧消化降解的研究方向。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运行参数对厨余垃圾生物水解反应影响的中试研究
赵 磊, 吴 元, 单 君, 王亚东, 邵 军, 李 科
环境卫生工程. 2023 (2):  57-62.  DOI: 10.19841/j.cnki.hjwsgc.2023.02.009
摘要 ( 2851 )   PDF(pc)(2782KB) ( 3280 )   PDF(mobile)(2782KB) ( 5 )   收藏
随着垃圾分类在全国的实施,产生了巨量厨余垃圾,需要建立新的终端设施以对其进行资源化利用。机械生物消融(EMBT)技术是一种可将垃圾中有机资源最大化利用的技术,生物水解反应器是EMBT技术的核心单元,可以将不同类型有机质从固相高效转化为液相,通过挤压后得到的有机浆液可应用于高效湿式厌氧反应器。经水解酸化后的浆液,产气率更高,可缩短厌氧反应器停留时间并提高其稳定性。通过开展中试试验,对比不同的停留时间、搅拌速率和温度条件下厨余垃圾减量化率和浆液COD等参数的变化规律,并与直接挤压参数进行对比,发现最佳结果是在2 d停留时间下,厨余垃圾减量化率可达64%,COD转化总量达到247 kg/t以上,生物水解后产生浆液的VS产气率可达877.6 mL/g,该结果优于厨余垃圾直接挤压对应的减量化率以及产生浆液的各项参数。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秸秆对复配体系下联合厌氧消化酸抑制的缓解
曾 凡, 赵馨怡, 廖筱峰, 张 竣, 申兰兰, 邱琪丽, 丁克强
环境卫生工程. 2023 (2):  63-69.  DOI: 10.19841/j.cnki.hjwsgc.2023.02.010
摘要 ( 2876 )   PDF(pc)(1022KB) ( 3154 )   PDF(mobile)(1022KB) ( 4 )   收藏
以餐饮垃圾和玉米秸秆为消化原料,以中老龄渗滤液为消化介质组成复配体系,研究原料配比对餐饮垃圾和玉米秸秆联合厌氧消化的影响,探讨玉米秸秆的添加对联合厌氧消化体系中酸抑制的缓冲效应。实验结果表明,复配体系联合厌氧消化实验组中,餐饮垃圾与玉米秸秆总固体质量比1∶3实验组产气效果较好,产气率达到0.35 L/g,玉米秸秆的添加使产气量和产气率分别提高98%和68%。通过对消化液中pH和VFA浓度的监测结果表明,玉米秸秆的添加能够缓解联合厌氧消化期间的酸抑制作用, 提高复配体系厌氧消化系统的缓冲性和稳定性。同时,对复配体系的消化液BOD5和COD检测结果表明,联合厌氧消化能够提高消化沼液的可生化性。因此,在餐饮垃圾和渗滤液复配体系中加入秸秆,可有效提高餐饮垃圾厌氧消化的产气率和生物降解效率。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错流流速对厨余垃圾厌氧膜生物反应器通量的影响研究
吴 健, 华银锋, 陈卫华
环境卫生工程. 2023 (2):  70-76.  DOI: 10.19841/j.cnki.hjwsgc.2023.02.011
摘要 ( 2724 )   PDF(pc)(1613KB) ( 3240 )   PDF(mobile)(1613KB) ( 0 )   收藏
对上海市某厨余垃圾处理厂的中试规模厨余垃圾浆料厌氧膜生物反应器(AnMBR)进行了研究,重点探索了AnMBR处理过程中错流流速对厌氧膜通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错流流速与AnMBR的膜通量密切相关。在试验错流流速下,沼液的AnMBR亚临界通量为18.48 L/(m2·h),相应的膜过滤阻力R为2.53×1012 m-1,此膜过滤阻力为清水的1.12倍。修正后的惯性升力模型表明,运用该修正模型对不同错流流速下AnMBR沼液膜通量拟合获得的沼液悬浮污染物颗粒平均半径a为(4.375±0.032) μm,膜通量修正值b为(3.172±0.198)L/(m2·h)。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热化学处理与烟气污染控制
垃圾热值对焚烧炉烟气再循环运用的影响研究
龙吉生, 袁旗斌, 杜海亮
环境卫生工程. 2023 (2):  77-81,87.  DOI: 10.19841/j.cnki.hjwsgc.2023.02.012
摘要 ( 2486 )   PDF(pc)(1548KB) ( 3695 )   PDF(mobile)(1548KB) ( 6 )   收藏
垃圾分类和协同处置工业有机固废的推进,使得垃圾热值(LHV)逐步升高,进而影响烟气再循环(EGR)技术在垃圾焚烧炉中的运用效果。本研究通过理论计算、数值模拟和工程试验方法,分析了垃圾LHV对垃圾焚烧炉运用EGR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垃圾LHV高于7 953 kJ/kg时再循环烟气比例控制在15%~20%效果最佳,可降低炉膛平均温度约50 ℃,减少炉膛结焦,提高运行稳定性;EGR耦合低空气比燃烧技术能提高锅炉效率,且垃圾LHV越高其提高锅炉效率越明显;同时EGR能有效降低焚烧炉NOx源强,可将锅炉出口NOx控制在100 mg/m3(11% O2,干基)以下,实现焚烧炉低NOx源强的高效清洁燃烧。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复合脱酸剂用于垃圾焚烧烟气脱酸的可行性分析
穆小占, 郭 涛, 李 萍, 王建伟
环境卫生工程. 2023 (2):  82-87.  DOI: 10.19841/j.cnki.hjwsgc.2023.02.013
摘要 ( 2861 )   PDF(pc)(597KB) ( 3467 )   PDF(mobile)(597KB) ( 2 )   收藏
生活垃圾焚烧烟气脱酸时,采用钙基脱酸剂很难通过调控其喷入量达到调节后续飞灰pH的作用。由此,阐述了复合脱酸剂代替常规钙基脱酸剂用于垃圾焚烧烟气脱酸的可行性。分别从复合脱酸剂的脱酸效果、对模拟飞灰浸出液pH的影响、对飞灰重金属浸出浓度的影响、对脱酸工艺的影响以及成本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烟气脱酸过程中,当消石灰和缓冲剂按照质量比1∶1、2∶1、3∶1、4∶1配比时,通过调控复合脱酸剂的添加量,既能达到良好的脱酸效果又能从源头调控飞灰的组分,使飞灰浸出液的pH维持在弱碱性范围,降低了飞灰重金属浸出浓度,减少后续飞灰稳定化处置费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污泥基生物炭活化过一硫酸盐强化剩余污泥溶胞效能
宋立杰, 邰 俊, 夏 旻, 张 艾
环境卫生工程. 2023 (2):  88-94.  DOI: 10.19841/j.cnki.hjwsgc.2023.02.014
摘要 ( 2435 )   PDF(pc)(4913KB) ( 3827 )   PDF(mobile)(4913KB) ( 5 )   收藏
以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为原料热解制备生物炭,采用此污泥基生物炭(SBC)活化过一硫酸盐(PMS)处理剩余污泥以强化溶胞。通过扫描电镜、比表面积及孔径分析仪和电子能谱仪对SBC表面理化性质进行了表征。探究了SBC与PMS投加比例和投加量对污泥溶胞的影响,并阐明强化溶胞机理。结果表明:SBC表面具有多个羰基催化PMS的活化位点,且SBC中含有可催化PMS分解产生[SO-4]·的Fe元素,具备活化PMS的潜能;SBC和PMS联用对促进污泥溶胞具有协同作用,协同因子为1.4;相比未处理、单独SBC处理和单独PMS处理,SBC和PMS联用处理在最优条件下(0.23 g SBC +0.49 g PMS)可使污泥溶解性化学需氧量(SCOD)分别提高296%、280%和121%;SBC和PMS联用后,[SO-4]·、·OH和1O2等活性粒子产生量显著提高,从而促进了污泥溶胞。研究结果可为提升剩余污泥溶胞效率、实现污泥减量并提高污泥后续处理处置效率提供参考。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静脉产业园餐厨垃圾协同处理项目及运行优势分析
杨德坤, 龙吉生, 刘殊嘉
环境卫生工程. 2023 (2):  95-100.  DOI: 10.19841/j.cnki.hjwsgc.2023.02.015
摘要 ( 2973 )   PDF(pc)(1846KB) ( 3522 )   PDF(mobile)(1846KB) ( 11 )   收藏
针对餐厨垃圾处理项目存在投资运行成本高、占地面积大、盈利难等问题,提出静脉产业园餐厨垃圾协同处理模式,即餐厨垃圾处理项目依托生活垃圾焚烧厂建设,采用“预处理+协同处理”工艺实现与生活垃圾焚烧厂的协同处理。以山东省某静脉产业园内餐厨垃圾协同处理项目为例,介绍了以“物料接收+分拣+制浆+除砂除杂+三相提油”为主体的餐厨垃圾预处理工艺,分析了运行数据,比较了协同处理与单独厌氧两种工艺的运行经济性及碳减排情况。结果表明:该项目预处理工艺运行稳定,运行期间设备产能可达到11 t/h,油脂、残渣和浆液平均产率分别为2.87%、36.56%和74.40%;水、电、蒸汽吨垃圾耗量基本满足设计要求,平均耗量分别为0.09 t、18.93 kWh、0.06 t;100 t/d餐厨垃圾协同处理较单独厌氧处理优势明显,运行费用可节省36.30%;与单独厌氧处理相比,协同处理节省电力约237.17 MWh/a,折合碳减排量可达168.84 tCO2e/a。静脉产业园餐厨垃圾协同处理模式可作为后续餐厨垃圾处理项目推荐采用的优选方案。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固体废物处理过程衍生污染控制
厨余垃圾分类设备表面细菌和致病菌检测及杀菌效果研究
徐保超, 陈 颖, 师晓爽, 杨春红, 冯 权, 郭荣波
环境卫生工程. 2023 (2):  101-107.  DOI: 10.19841/j.cnki.hjwsgc.2023.02.016
摘要 ( 3059 )   PDF(pc)(918KB) ( 3197 )   PDF(mobile)(918KB) ( 2 )   收藏
对厨余垃圾分类设备表面细菌、致病菌随气温变化规律及杀菌效果进行研究,用平板计数法和筛选平板分别对设备表面喷洒杀菌剂前后的菌落总数、致病菌和杀菌效果进行6个月的取样检测。结果表明:厨余垃圾分类设备表面菌落总数、致病菌种类和检出率主要受温度影响,温度最高的9月和最低的11月,厨余垃圾分类设备表面平均菌落总数分别是2.4×106、3.6×104 cfu/cm2;5种厨余垃圾分类设备表面检测到4种常见的致病菌,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致泻大肠埃希氏菌的平均检出率较高,分别是60%和37%;厨余垃圾分类设备表面喷洒杀菌剂后,作用10 min可达到99.77%的杀菌效果。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生活垃圾渗滤液膜浓缩液全量化处理工艺应用分析
秦 浩, 马长永
环境卫生工程. 2023 (2):  108-112.  DOI: 10.19841/j.cnki.hjwsgc.2023.02.017
摘要 ( 3684 )   PDF(pc)(509KB) ( 3987 )   PDF(mobile)(509KB) ( 9 )   收藏
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渗滤液膜浓缩液的全量化处理对垃圾焚烧发电厂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重要意义。以某垃圾焚烧发电厂为例,对渗滤液膜浓缩液的全量化处理工艺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采用浓缩液膜减量法、回喷炉膛、浸没燃烧蒸发技术等方法的精细化组合,可实现浓缩液的低能耗、零排放,同时也实现了液、固、气三相零排放的目标。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实用技术与实践优秀案例
资源节约与回收利用的新型排污技术体系及规模化应用
侯艳锋, 许向阁, 张 健
环境卫生工程. 2023 (2):  113-115. 
摘要 ( 1939 )   PDF(pc)(12026KB) ( 3017 )   PDF(mobile)(12026KB) ( 16 )   收藏
万若(北京)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研发的以资源节约与回收利用为方向的新型排污技术,2020年7月在天津市宁河区造甲城镇建立了“负压管网化收集及回收利用技术体系”的产业化应用示范项目。该技术体系通过在村民家中安装负压便器和负压收集器,从源头上分离黑水(粪便污水)和灰水(生活杂排水),实现污水分质处理、粪污资源回用。示范项目负压收集灰水和黑水的管网总长约146 km,实现区域污水100%收集和处理回用,日均最大处理污水约750 t,产出有机肥超过4 000 t,惠及周边近万亩(1亩约为666.7 m2)耕地,极大地提升了湿地、河道水质。示范项目不仅实现了农户旱厕改水冲厕的要求,还从根本上解决了人粪尿收运过程的“邻避效应”和“二次污染”问题。经过两年运行,设备稳定,实现无人值守、远程云控制。该示范工程作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示范推广项目(项目编号:2021YFC3201302)荣获2022年度中国城市环境卫生协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一带一路”生态环境治理技术及产品推荐目录入选案例。示范工程中负压管网收集中心及资源回收利用中心如图1所示。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小岗村垃圾分类及厨余垃圾就地资源化好氧堆肥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
关文义, 陈海滨, 李锦柱, 刘世杰, 乔策策, 汪俊时
环境卫生工程. 2023 (2):  116-118. 
摘要 ( 2045 )   PDF(pc)(8293KB) ( 3057 )   PDF(mobile)(8293KB) ( 6 )   收藏
小岗村垃圾分类及厨余垃圾就地资源化好氧堆肥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位于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是安徽国祯环卫科技有限公司打造的适合于广大农村地区的垃圾分类及厨余垃圾就地资源化利用的全链条样板工程。该项目于2019年10月投入运行,服务人口约4 000人,厨余垃圾处理量约1.0 t/d。项目采用“2+n”生活垃圾分类模式,完成了小岗村区域内所有经营群体的生活垃圾分类设施的建设和运营,分类准确率达80%。建立了以有机垃圾堆肥装置为核心单元的厨余垃圾好氧堆肥末端处置中心,采用厨余垃圾就地资源化好氧堆肥技术,通过堆肥预处理、微动力好氧发酵稳定化处理与二次堆肥工艺,得到符合NY/T 525—2021有机肥料要求的有机肥,并在小岗村就近就农还田使用,推动了小岗村生活垃圾规模化、集约化、协同化处置,形成了“源头分类+协同堆肥+绿色种植”循环产业模式。厨余垃圾好氧堆肥末端处置中心见图1,垃圾分类亭及有机垃圾堆肥装置见图2。该项目荣获2022年中国环境卫生协会科技应用奖二等奖。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湖州市危险固体废物综合利用中心项目
李相儒, 罗小勇, 史孔铭, 李云全, 罗 欣, 吴立俊, 裘晓鹏, 陈 亮
环境卫生工程. 2023 (2):  119-121. 
摘要 ( 2138 )   PDF(pc)(9209KB) ( 3038 )   PDF(mobile)(9209KB) ( 16 )   收藏
湖州市危险固体废物综合利用中心项目由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负责整体规划、设计和全过程咨询,2018年初开工,2020年末建成投运。该项目总占地面积约22.5 hm2,位于湖州市经济开发区康山街道东山村黄沙山南麓,工程包括年焚烧处置危险废物3×104 t、医疗废物1×104 t、病死动物5 000 t,年填埋处置危险废物2×104 t(设计总库容1.40×106 m3),配套设施有危险废物暂存库、医疗废物暂存与设施清洗间、病死动物冷库以及管理用房等辅助设施。该项目的启用将进一步健全湖州市的城市“消化功能”,缓解全市危险固体废物处置压力,完善前端收运至末端处置的全过程处理体系。综合利用中心(图1)集危险废物焚烧、医疗废物焚烧、病死动物焚烧与危险废物填埋于一体,是浙江省大型综合危险废物处置中心之一,并于2023年2月入选了第十二批浙江省生态文明教育基地。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东莞市海心沙资源综合利用中心绿色工业服务项目
缪 巍, 夏 宇, 陈运启, 王松涛, 王彬彬
环境卫生工程. 2023 (2):  122-124. 
摘要 ( 2108 )   PDF(pc)(3329KB) ( 3370 )   PDF(mobile)(3329KB) ( 9 )   收藏
东莞市海心沙资源综合利用中心绿色工业服务项目(图1)位于东莞市西北部麻涌镇大步村海心沙岛,主要承担着东莞市及周边地区危险废物的处置任务。2017年10月至2022年11月,中城院(北京)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共同承担了该项目的咨询、设计工作(编号:GF-2015-0210)。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固废前沿与行业资讯
餐饮废油作为碳源用于微生物油脂生产:促进还是抑制?
高 振, 马英群, 刘 雨, 汪群慧
环境卫生工程. 2023 (2):  125-125. 
摘要 ( 1977 )   PDF(pc)(317KB) ( 2906 )   PDF(mobile)(317KB) ( 6 )   收藏
论文来源: Environmental Research. 2022, 203, 111881. Waste cooking oil used as carbon source for microbial lipid production: Promoter or inhibitor. https://doi.org/10.1016/j.envres.2021.111881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5种典型膜处理流程中渗滤液溶解性有机物物质流分析
李天琪, 吕 凡, 仇俊杰, 章 骅, 何品晶
环境卫生工程. 2023 (2):  126-126. 
摘要 ( 1606 )   PDF(pc)(298KB) ( 2872 )   PDF(mobile)(298KB) ( 2 )   收藏
论文来源: Water Research. 2023, 228, 119348. Substance flow analysis on the leachate DOM molecules along five typical membrane advanced treatment processes. https://doi.org/10.1016/j.watres.2022.119348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餐厨垃圾和菌糠的半连续中温-高温两相厌氧共消化:产甲烷性能、微生物和宏基因组分析
章 爽, 马欣欣, 孙海曙, 谢 栋, 赵 盼, 汪群慧, 吴川福, 高 明
环境卫生工程. 2023 (2):  127-127. 
摘要 ( 1507 )   PDF(pc)(293KB) ( 2854 )   PDF(mobile)(293KB) ( 1 )   收藏
论文来源: Bioresource Technology. 2022, 360, 127518. Semi-continuous mesophilic-thermophilic two-phase anaerobic co-digestion of food waste and spent mushroom substance: Methanogenic performance, microbial, and metagenomic analysis. https://doi.org/10.1016/j.biortech.2022.127518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第三届食物资源、损失和浪费再思考国际会议
环境卫生工程. 2023 (2):  128-128. 
摘要 ( 1442 )   收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版权所有 © 天津市城市管理研究中心
津ICP备2022007900号-1   津公网安备 12010302000952号   中央网信办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地址:天津市河西区围堤道107号    邮政编码: 300201
电话: 022-28365069 传真: 022-28365080 E-mail: csglwyjs10@tj.gov.cn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