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本期目录
2023年, 第31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23-03-01
上一期   
固体废物分选与资源化利用
超大城市再生资源回收的调查分析——以深圳市为例
李水坤, 吴远明, 范家荣, 卢加伟
环境卫生工程. 2023 (1):  1-7.  DOI: 10.19841/j.cnki.hjwsgc.2023.01.001
摘要 ( 2950 )   PDF(pc)(1091KB) ( 4207 )   PDF(mobile)(1091KB) ( 24 )   收藏
再生资源回收量与生活垃圾清运量在统计口径的差异性,给各地评估生活垃圾分类成效带来了困扰。以超大城市深圳市为例,组织人员对全市再生资源回收网点进行分层采样调查。通过对170家有效回收网点实地踏勘、核查台账等,估算出深圳市再生资源的回收量为2.707×106 t/a,回收的再生资源类别呈现出“利大抢收,利小不收”的市场选择现象。深圳市再生资源回收网点主要分布在原特区外,回收网点面积与常住人口是限制再生资源回收量的关键因素。通过与全国及我国一线城市进行对比,证实再生资源回收量未区分来源是造成“两网”统计口径差异的重要原因,提出了人均再生资源回收量、回收网点单位面积回收量等用于健全生活垃圾分类及“两网融合”的评价指标体系的支撑指标。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煤矸石综合利用与矿山生态修复的战略思考
范晓平, 刘 京, 康 哲, 董学光
环境卫生工程. 2023 (1):  8-15.  DOI: 10.19841/j.cnki.hjwsgc.2023.01.002
摘要 ( 2915 )   PDF(pc)(6591KB) ( 6024 )   PDF(mobile)(6591KB) ( 36 )   收藏
我国是煤炭资源开采大国,煤炭生产、加工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煤基固体废物,对矿区土地资源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已成为制约矿山生态修复的重大战略问题。目前,我国煤矸石综合利用存在储量大、综合利用率低、空间分布不均衡等特征,煤矸石综合利用能力难以满足国家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本研究基于煤矸石主要来源及理化性质,分析了其排放及综合利用现状,阐述了其在矿山生态修复领域的技术应用,同时探讨了我国煤矸石综合利用存在的问题。提出将“充填开采、塌陷区回填、土地复垦修复、地面筑基”的生态修复途径和“煤矸石发电、建筑材料、化工产品、有价元素提取”等资源化利用途径相结合的发展方向。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有机固废生物处理与高值化利用
回料对餐厨垃圾二步法堆肥处理效果的影响
屈 阳, 李月中, 朱卫兵, 吴 元, 朱丽可, 王伟平
环境卫生工程. 2023 (1):  16-15.  DOI: 10.19841/j.cnki.hjwsgc.2023.01.003
摘要 ( 2920 )   PDF(pc)(1881KB) ( 3581 )   PDF(mobile)(1881KB) ( 6 )   收藏
为探究堆肥回料替代部分餐厨垃圾好氧堆肥调理剂的可行性,采用中试规模的达诺滚筒(DANO)动态堆肥和静态堆肥结合的二步法堆肥工艺开展试验。将锯末和稻草分别与回料混合使用,分析不同比例(0、10%、20%和30%,分别记为M1、MH1-1、MH1-2、MH1-3、D1、DH2-1、DH2-2和DH2-3)回料替代部分调理剂进行好氧堆肥的效果。结果表明:利用DANO一次堆肥可以使堆体快速升温,且添加回料可以促进升温,7个批次可以维持大于55 ℃堆温超过12 d;回料添加量越大,易降解有机物越低,降解速度也越慢。锯末和稻草批次平均C/N降低率分别为5.42%和40.31%。添加回料能降低堆体生物毒性(8个批次的GI分别为48.35%、66.23%、54.78%、52.43%、71.89%、80.89%、73.12%和66.86%),提高腐熟度,从而提高GI。初始C/N、回料添加量和初始含水率分别控制在19∶1~24∶1、10%~20%和55%~60%情况下,二步法堆肥成品相关核心技术指标均符合NY/T 525—2021有机肥料的要求。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厨余垃圾残渣与芦笋秸秆协同干式厌氧消化产甲烷研究
吴 健, 胡 念, 华银锋, 乐亮亮, 陈卫华
环境卫生工程. 2023 (1):  22-32.  DOI: 10.19841/j.cnki.hjwsgc.2023.01.004
摘要 ( 2977 )   PDF(pc)(1427KB) ( 6073 )   PDF(mobile)(1427KB) ( 7 )   收藏
 针对上海市湿垃圾处理厂厨余垃圾残渣及当地芦笋秸秆资源化利用率低的问题,对厨余垃圾残渣与芦笋秸秆协同干式厌氧消化产甲烷进行了批式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当设置40 g/L有机负荷(以VS计)且各实验组的C/N分别为10.3、13.4、16.5、19.6、22.7进行厨余垃圾残渣与芦笋秸秆协同干式厌氧实验时,C/N为13.4的实验组获得的最大比产甲烷速率(以VS计)最高,为18.01 mL/(g·d),这时芦笋秸秆占整个进料原料的干基质量比为44.44%。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结果表明:各实验组在属水平上主要细菌为norank_ f_ norank_o_norank_c_norank_ p_Firmicutes、norank_ f_ST-12K33、Fastidiosipila、norank_ f_Dethiobacteraceae等;在属水平上主要古菌为产甲烷菌Methanobacterium和Methanosaeta,且C/N为10.3的纯厨余实验组的氢型产甲烷菌Methanobacterium的丰度明显低于其他协同干式厌氧实验组。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厨余垃圾堆肥质量检测评价研究
李剑颖, 赖金丽, 孙 宇, 任晓灵
环境卫生工程. 2023 (1):  33-36.  DOI: 10.19841/j.cnki.hjwsgc.2023.01.005
摘要 ( 3025 )   PDF(pc)(556KB) ( 3834 )   PDF(mobile)(556KB) ( 10 )   收藏
对北京市堆肥处理设施分出厨余垃圾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厨余垃圾水分含量为79.19%~83.36%,有机质含量为89.62%~96.22%,全氮含量为1.16%~1.42%,全磷含量为2.36%~2.94% ,全钾含量为1.03%~1.30%,总养分含量为4.97%~5.65%,pH为4.20~5.30,重金属含量低,厨余垃圾宜作为好氧堆肥原料;对堆肥得到的产品质量进行抽样检测得到,堆肥产品水分含量平均值为19.35%,有机质含量平均值为73.34%,全氮含量平均值为2.66%,全磷含量平均值为0.67%,全钾含量平均值为0.85%,总养分含量平均值为4.17%, pH平均值为6.44,重金属污染物单因子含量排序为Cr>Pb>As>Cd>Hg,植物种子发芽指数平均值为0.74,所有指标均符合NY/T 525—2021有机肥料标准限值要求,堆肥产品质量合格,可以用于改善土壤肥力。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厨余垃圾厌氧沼渣快速陈腐通风和加热策略探析
康建邨, 李 波, 方 祥, 陈子璇, 范世锁, 郑 苇
环境卫生工程. 2023 (1):  37-42.  DOI: 10.19841/j.cnki.hjwsgc.2023.01.006
摘要 ( 2867 )   PDF(pc)(1059KB) ( 3528 )   PDF(mobile)(1059KB) ( 6 )   收藏
我国厨余垃圾干法厌氧发酵工程,末端产生大量脱水沼渣,须陈腐化腐熟后才能施用于土壤进行资源化利用,但目前缺乏具有针对性的快速陈腐化通风和加热策略研究,且缺乏工程全厂用热核算。为此,利用厨余垃圾干法厌氧工程产生的离心脱水沼渣,对快速陈腐化的通风策略和加热策略进行研究,分析快速陈腐化工程应用热量平衡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添加25%稻秸辅料,按0.05 m3/(min·m3)通风量,采用每30 min通风5 min的通风策略,并全程55 ℃加热,保持含水率不低于40%的补水策略,16 d即可完全腐熟,且工段用热可全部源于沼气发电产生的余热。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某高速公路服务区餐厨垃圾就地资源化技术研究与示范
徐峥勇, 刘 艳, 李 慧, 冯 伟, 王 恺
环境卫生工程. 2023 (1):  43-48.  DOI: 10.19841/j.cnki.hjwsgc.2023.01.007
摘要 ( 2895 )   PDF(pc)(660KB) ( 3964 )   PDF(mobile)(660KB) ( 3 )   收藏
针对高速公路服务区地域分散、餐厨垃圾产生量小的特点,采用就地资源化技术开发出一套高效环保、绿色节能、产出优质的餐厨垃圾智能一体化处理设备并进行示范。该技术采用绿色循环理念,融合微生物一体化设备及云平台管理,产出有机肥基质及毛油,减量率达85%以上,运行成本约为130 元/t,成规模后单位产品经济附加值约为40 元/t。该技术的成功示范每年可有效处理该高速服务区餐厨垃圾182.5 t,实现了餐厨垃圾就地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可在我国具有分散性、不便集中处理的餐厨垃圾处理市场进行复制推广。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热化学处理与烟气污染控制
垃圾焚烧厂ACC系统对锅炉运行主要参数的影响研究
龙吉生, 杨文妍, 张会妍
环境卫生工程. 2023 (1):  49-54.  DOI: 10.19841/j.cnki.hjwsgc.2023.01.008
摘要 ( 3066 )   PDF(pc)(2827KB) ( 4013 )   PDF(mobile)(2827KB) ( 22 )   收藏
自动燃烧控制(ACC)系统作为垃圾焚烧厂自动燃烧的核心控制技术,在焚烧炉的稳定运行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以某大型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为例,重点介绍我国引进日立造船(VON-ROLL)炉排炉ACC系统在工程上实际投运后对焚烧炉运行效果的影响。该工程单条焚烧炉处理能力750 t/d,分析结果表明:该技术投运后,主蒸汽蒸发量实际偏差率在0.90%~1.80%,远低于目标偏差率8%;主蒸汽蒸发量波动率在4.76%~6.41%,低于该技术未运行时的9.05%,焚烧系统稳定性得以提升;且高温过热器烟温均值最大值低于该技术未运行时约20 ℃,对余热锅炉防腐创造了有利的运行条件,为整条生产线实现稳定运行提供了支撑。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协同处置油泥对煤粉炉内热工制度影响的数值模拟
杨智琪, 马 腾, 王 萌, 洪 鎏, 陈德珍, 尹丽洁
环境卫生工程. 2023 (1):  55-62.  DOI: 10.19841/j.cnki.hjwsgc.2023.01.009
摘要 ( 2243 )   PDF(pc)(6231KB) ( 3724 )   PDF(mobile)(6231KB) ( 1 )   收藏
基于欧拉-拉格朗日模型构建了煤粉炉协同处置油泥的数值模拟模型,对油泥的挥发分析出进行了动力学分析。以某燃煤电厂300 MW锅炉为对象,研究协同处置油泥对煤粉炉内热工制度的影响,计算了不同协同处置量时煤粉炉内温度分布、烟气成分分布以及挥发分析出的变化。结果表明:协同处置油泥可以促进煤粉挥发分的析出和焦炭的燃烧,协同量增加时主燃区最高温上升,CO浓度降低。在计算工况下,协同量为5%时,炉膛燃烧区及燃尽区平均温度变化最小,各组分浓度变化趋势与纯煤粉燃烧相似,因此推荐协同量为5%。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固体废物处理过程衍生污染控制
复合污染作用下膨润土的防渗性能研究
陈宏信, 潘鸿诚, 尹泽豪, 闵欣愉, 石福江, 高 亮
环境卫生工程. 2023 (1):  63-68.  DOI: 10.19841/j.cnki.hjwsgc.2023.01.010
摘要 ( 2072 )   PDF(pc)(7512KB) ( 3592 )   PDF(mobile)(7512KB) ( 7 )   收藏
复合污染是实际工程中常见的污染类型,膨润土基防污屏障是阻滞污染物运移最有效的方式之一。为探究复合污染对膨润土防渗性能的影响,开展了自由膨胀试验及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试验,研究不同组合、不同浓度的Cu2+、Pb2+和醇类复合污染作用下膨润土防渗性能的变化规律以及微观影响机制。试验结果表明:在同一价态重金属复合污染作用下,膨润土防渗性能主要与溶液中重金属总浓度相关,受重金属种类的影响较小;在重金属-乙醇复合污染作用下,随重金属总浓度的增大,乙醇对防渗性能具有促进作用的浓度区间减小,促进作用效果减弱,最终表现为抑制作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腐植酸钠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修复多菌灵农药类污染地块研究
雒 宇
环境卫生工程. 2023 (1):  69-73.  DOI: 10.19841/j.cnki.hjwsgc.2023.01.011
摘要 ( 2124 )   PDF(pc)(986KB) ( 3620 )   PDF(mobile)(986KB) ( 1 )   收藏
杂环类农药是农药化工场地中一种有机污染物,其性质稳定,可长期吸附于土壤颗粒表面,导致受其污染的场地难以修复。为寻找杂环类农药污染地块的有效修复方法,以某多菌灵农药生产企业污染土壤为对象,研究了腐植酸钠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两种表面活性剂对土壤中多菌灵、有机质以及淋滤液中CODCr、氨氮的增溶洗脱效应。结果表明: 5 mg/L的腐植酸钠对土壤中多菌灵和有机质的增溶效果最显著,去除率分别可达81%和82%;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在780 mg/L时对土壤中多菌灵的增溶效果最为显著,去除率可达85%,在195 mg/L时对有机质的增溶效果最为显著,去除率可达72%。淋滤液中,15 mg/L的腐植酸钠在初始阶段和总淋滤过程中对CODCr的淋洗效果最佳;5 mg/L的腐植酸钠对氨氮的总淋滤效果最好。综合评估,15 mg/L的腐植酸钠淋滤效果优于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城乡生活垃圾填埋与二次污染控制
微氧曝气工艺处理垃圾渗滤液小试研究
马 壮, 陈增丰, 胡 健, 潘奥栋, 李馨予, 吴伟祥
环境卫生工程. 2023 (1):  74-80.  DOI: 10.19841/j.cnki.hjwsgc.2023.01.012
摘要 ( 3017 )   PDF(pc)(2600KB) ( 3872 )   PDF(mobile)(2600KB) ( 3 )   收藏
基于短程硝化反硝化技术,采用AO4微氧曝气生物反应器处理垃圾填埋场的渗滤液,考察了反应器的脱氮性能,并通过qPCR和高通量测序手段深入探究了反应器的脱氮原理。结果表明:微氧曝气单元DO浓度控制在0~0.60 mg/L,亚硝化率可达到90%以上,系统CODCr、[NH+4]-N和T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5%、99%和87%。微生物学机理探究表明:AO4微氧曝气系统中各单元功能基因丰度差异较大而群落结构差异较小。nirS功能基因丰度在各单元占绝对优势且远高于其他功能基因。在硝化过程中以氨氧化菌AOB功能基因为主,NOB功能基因主导的亚硝酸盐氧化过程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Bacteroidetes(拟杆菌门)的相对丰度与类似报道中常规好氧段拟杆菌门的相对丰度比较低,说明微氧曝气系统虽然脱氮效率高但是对有机物的代谢能力较差。研究中检测到10种反硝化菌属,但是受垃圾渗滤液中高盐分的影响,主要依靠Thauera菌属实现系统内的反硝化脱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某高龄期大型垃圾填埋场矿化垃圾理化特性与资源化利用研究
张俊文, 苏兴国, 李湛江, 黄亚玲, 李 瑾
环境卫生工程. 2023 (1):  81-86.  DOI: 10.19841/j.cnki.hjwsgc.2023.01.013
摘要 ( 2913 )   PDF(pc)(2769KB) ( 3826 )   PDF(mobile)(2769KB) ( 9 )   收藏
为探索高龄期大型垃圾填埋场矿化垃圾资源化利用情况,以某80年代末垃圾填埋场矿化垃圾为例,多点勘探采集矿化垃圾和渗滤液样品进行理化特性分析,并对垃圾堆体开展沉降监测。结果表明:填埋场堆体沉降趋于稳定,渗滤液无法满足排放要求,须处理达标后排放;矿化垃圾中可燃组分含量约为23%~31%,腐殖土含量约为65%~75%,其湿基低位热值符合垃圾焚烧处理最低热值要求,但灰分含量较高(约为62%),不宜直接焚烧处理;建议矿化垃圾按可燃组分、腐殖土、金属类和砖瓦石块筛分分类进行资源化利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某南方填埋场筛分资源化车间氨气浓度分布的喷淋除臭工艺优化方向
葛亚军, 杨 旭, 曹占强, 戴小东
环境卫生工程. 2023 (1):  87-90.  DOI: 10.19841/j.cnki.hjwsgc.2023.01.014
摘要 ( 2694 )   PDF(pc)(8811KB) ( 3659 )   PDF(mobile)(8811KB) ( 5 )   收藏
以某运行中的生活垃圾填埋场筛分资源化项目为研究对象,通过检测车间中不同区域的氨气浓度,取得以氨气为代表的车间臭气分布结果。结果表明:筛分车间上料区、滚筒筛设备区和腐殖土落料区为重点除臭区域。设计除臭系统时,应在这些区域增加除臭液喷淋量和喷淋频率。除臭效果持续时间的检测结果表明,停止喷洒除臭剂后,臭气浓度缓慢回升,但7 min后,回升速度加快。因此,卸料间隔小于8 min时,才能获得较为持续的除臭效果。相关结果可为同类项目除臭系统设计局部细化提供参考。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环境卫生管理与评价体系
华北都市近郊农户垃圾分类行为及其影响因素浅析——以石家庄市为例
杨 晨, 王 媛, 李鹏飞
环境卫生工程. 2023 (1):  91-96.  DOI: 10.19841/j.cnki.hjwsgc.2023.01.015
摘要 ( 2791 )   PDF(pc)(951KB) ( 3539 )   PDF(mobile)(951KB) ( 1 )   收藏
农户是农村生活垃圾的责任主体,其分类行为对垃圾治理有决定性作用。选择以石家庄为代表的华北都市近郊农村作为区域典型代表,基于276位农户的调研数据,利用二元Logistic模型和斯皮尔曼相关系数双重统计分析手段,探究不同因素对农户分类行为的影响,以及不同影响因素之间的作用关系。结果表明,农户的垃圾分类了解程度对其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而垃圾分类宣传不仅对农户分类行为有明显促进作用,还对其他影响因素存在正向调节效应。此外,分类设施与奖惩制度的进一步完善也将使农户投放习惯产生良性改变。综上,优化垃圾分类的宣传手段,提升分类设施的便利性,加强奖惩制度的规范化,能够更有针对性地提高农户对垃圾分类的了解程度,切实增强农户实施垃圾分类行为的主动性。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全流程成本测算分析——以L市为例
李 航
环境卫生工程. 2023 (1):  97-103.  DOI: 10.19841/j.cnki.hjwsgc.2023.01.016
摘要 ( 2762 )   PDF(pc)(561KB) ( 4648 )   PDF(mobile)(561KB) ( 34 )   收藏
根据南方某大城市L市生活垃圾清运量、分类收运和处理情况,依据国家、L市及其所在省发布的生活垃圾分类配套政策文件、环境卫生劳动定额标准,结合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过程实际发生的费用,参照我国其他城市生活垃圾分类资金支配情况,采用全费用单价计价法,分别对低值可回收物、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大件垃圾的收运和处理费用,包括人员成本、机械成本、耗材成本、管理费、利润、税金等进行分类归集、核算,测算出每类生活垃圾的收运、处理成本,为后续生活垃圾收费制度制定提供决策依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固体废物处理生命周期评价与碳足迹
苏州市垃圾分类对焚烧过程碳排放的影响
孙雨清, 钱寅飞, 储思琴
环境卫生工程. 2023 (1):  104-111.  DOI: 10.19841/j.cnki.hjwsgc.2023.01.017
摘要 ( 3038 )   PDF(pc)(868KB) ( 4052 )   PDF(mobile)(868KB) ( 11 )   收藏
基于2017—2021年苏州市某生活垃圾焚烧厂的进厂垃圾调查采样资料,对垃圾物理组成、含水率等指标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理化特性变化对焚烧过程碳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进厂垃圾以厨余类、橡塑类、纸类为主。垃圾分类政策实施后,厨余类含量均值(39.2%)相较分类前(54.8%)显著下降,橡塑类含量(37.4%)相对提高11.6个百分点。垃圾含水率随组分变化逐年下降,而低位发热量则相反。采用清洁发展机制方法学结合改进的上游-操作-下游表格法进行碳排放核算分析,发现由于橡塑类含量提高及含水率下降等因素,垃圾焚烧过程产生的直接排放量逐年提高,而碳减排潜力有所下降。建议苏州市今后在做好垃圾分类管理的基础上,对垃圾中较高利用价值的橡塑类进行有效分选和利用,同时采取一定的技术手段控制垃圾焚烧过程中产生的碳排放,以进一步提升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碳减排潜力。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村镇生活垃圾不同处置模式下温室气体排放潜力对比研究——以湖北埠河镇为例
淦方茂, 吴莉鑫, 虞文波, 胡 广, 惠二青, 郭 帅
环境卫生工程. 2023 (1):  112-118.  DOI: 10.19841/j.cnki.hjwsgc.2023.01.018
摘要 ( 2935 )   PDF(pc)(2103KB) ( 3926 )   PDF(mobile)(2103KB) ( 3 )   收藏
采用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清单指南联合生命周期评价(LCA)方法,对我国村镇生活垃圾厌氧填埋、微好氧填埋、堆肥和焚烧4种处置工艺下的主要温室气体排放潜力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每吨村镇生活垃圾处置工艺的温室气体排放潜力从大到小依次为:厌氧填埋(1 324.72 kgCO2eq)>微好氧填埋(34.97 kgCO2eq)>焚烧(1.85 kgCO2eq)>堆肥(-106.03 kgCO2eq)。厌氧填埋的温室气体主要来自厌氧降解产生的CH4;微好氧填埋的温室气体主要来自厌氧-好氧降解产生的N2O;堆肥产生的温室气体主要来自生物降解过程产生的CH4和N2O,而堆肥产品的再利用能够有效抵消部分温室气体排放;焚烧的温室气体主要来自焚烧过程化石碳转化生成的CO2和焚烧厂运行过程的间接排放,上网发电能有效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实用技术与实践优秀案例
易腐垃圾生物强化快腐熟技术及工程案例
胡 健, 陈增丰, 马 壮, 李馨予, 吴伟祥
环境卫生工程. 2023 (1):  119-121. 
摘要 ( 1709 )   PDF(pc)(8169KB) ( 3665 )   PDF(mobile)(8169KB) ( 7 )   收藏
现阶段,针对村镇生活垃圾收运处理过程普遍存在“前端分类后端混收、收运效率低下、易腐垃圾处理能力缺失”等问题,衢州市衢江区杜泽镇引入了浙江传超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与浙江大学共同承担的浙江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城镇生活垃圾分类减量资源化处置技术集成及示范”(项目编号:2019C03006)研发的易腐垃圾生物强化快腐熟技术,创建了集易腐垃圾资源化处理、有机肥生产、立体种植、可回收垃圾分拣、有害垃圾暂存和其他垃圾压缩转运等功能于一体的新型垃圾中转站模式——村镇生活垃圾分类减量综合体(图1)。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宁波市城市生活垃圾处置设施精细化监管项目
朱旻航, 张 路, 刘 峰, 黄峙峰
环境卫生工程. 2023 (1):  122-124. 
摘要 ( 1842 )   PDF(pc)(1785KB) ( 3769 )   PDF(mobile)(1785KB) ( 3 )   收藏
宁波市目前在用生活垃圾处置设施共15座,其中生活垃圾焚烧设施8座,生活垃圾总处置能力达到1.4×104 t/d,另有2座生活垃圾填埋场承担了中心城区垃圾应急填埋功能。自2019年以来,宁波市逐步建立生活垃圾处置设施精细化监管模式,对生活垃圾分类处置设施实施24 h全天候、全时段、全过程驻场监管,有效节约行业管理部门行政资源,进一步规范企业生产运行中各种违规操作行为,生产过程中安全、环境、卫生领域风险隐患逐年降低,大幅降低了由于监管缺失导致的安全生产、环境污染等事故发生概率,有力保障了宁波市生活垃圾处置设施依法、有序、稳定运行。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固废前沿与行业资讯
源头破袋对厨余垃圾厌氧消化残余物中碎、微塑料的赋存影响
杨 占, 吕 凡, 胡 甜, 徐翔宇, 章 骅, 邵立明, 叶建锋, 何品晶
环境卫生工程. 2023 (1):  125-125. 
摘要 ( 1632 )   PDF(pc)(328KB) ( 3393 )   PDF(mobile)(328KB) ( 3 )   收藏
论文来源: Waste Management. 2022, 14, 252-259. Occurrence of macroplastics and microplastics in biogenic waste digestate: Effects of depackaging at source and dewatering process. https://doi.org/10.1016/j.wasman.2022.10.018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投加嗜热微生物菌剂对沼渣生物干化的影响:聚焦脱水贡献及微生物机制
徐明月, 孙海曙, 杨 民, 谢 栋, 孙晓红, 孟 洁, 汪群慧, 吴川福
环境卫生工程. 2023 (1):  126-126. 
摘要 ( 1447 )   PDF(pc)(289KB) ( 3400 )   PDF(mobile)(289KB) ( 1 )   收藏
论文来源: Bioresource Technology. 2022, 355, 127256. Biodrying of biogas residue through a thermophilic bacterial agent inoculation: Insights into dewatering contribution and microbial mechanism. https://doi.org/10.1016/j.biortech.2022.127256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利用激光红外成像系统对化粪池中微塑料进行特征分析
刘娜娜, 程世昆, 王雪梅, 李子富, 郑 蕾, 吕亚萍, 敖秀伟, 伍海闻
环境卫生工程. 2023 (1):  127-127. 
摘要 ( 1388 )   PDF(pc)(299KB) ( 3422 )   PDF(mobile)(299KB) ( 2 )   收藏
论文来源: Water Research. 2022,119293. Characterization of microplastics in the septic tank via laser direct infrared spectroscopy. https://doi.org/10.1016/j.watres.2022.119293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第19届固体废物管理和可持续填埋国际研讨会
环境卫生工程. 2023 (1):  128-128. 
摘要 ( 1332 )   收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版权所有 © 天津市城市管理研究中心
津ICP备2022007900号-1   津公网安备 12010302000952号   中央网信办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地址:天津市河西区围堤道107号    邮政编码: 300201
电话: 022-28365069 传真: 022-28365080 E-mail: csglwyjs10@tj.gov.cn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