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本期目录
2019年, 第27卷, 第6期 刊出日期:2019-12-26
“无废城市”建设背景下我国餐厨垃圾管理现状、问题与建议
王小铭, 陈江亮, 谷 萌, 焦秀瑶, 蔡洪英, 张 莹, 周怡然, 魏云梅, Nemanja Stanisavljevic, 刘元元
环境卫生工程. 2019 (6):  1-10. 
摘要 ( 2642 )   PDF(pc)(1444KB) ( 9591 )   PDF(mobile)(1444KB) ( 10 )   收藏
在垃圾分类开展及“无废城市”试点建设的背景下,对餐厨垃圾管理现状、存在问题进行系统梳理和深入分析。采用政府统计数据采集和中英文文献数据提取等方法,估算2017年我国产生餐厨垃圾约1.58×108 t,其中餐饮垃圾约0.63×108 t。结果表明各地区餐厨垃圾产生量、理化特性、处理能力和水平等存在时空差异。我国餐厨垃圾资源化利用能力与水平虽得到明显发展,但仍存在源头减量重视不足、处理能力缺口明显、水平效率有待提升、绩效评估缺乏方法等问题。建议各地区应因地制宜,结合垃圾分类和“无废城市”建设,不断提升餐厨垃圾减量化和资源化水平,弥补分类处理缺口。政府、企事业单位、居民等多方共同参与餐厨垃圾全过程管理。通过规范评估主流处理工艺和监管餐厨垃圾处理项目实际运行效果,建立多维度评价方法学体系,实现餐厨垃圾管理全过程和全周期环境—资源—成本等多维度效益的定量分析研究,为未来政府和行业有效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生活垃圾填埋场覆盖材料研究进展
陆 峰, 周海燕, 武舒娅, 周 涛, 黄仁华, 张美兰, 赵由才
环境卫生工程. 2019 (6):  11-15. 
摘要 ( 2354 )   PDF(pc)(703KB) ( 9018 )   PDF(mobile)(703KB) ( 2 )   收藏
归纳总结了垃圾填埋场覆盖材料的功能与要求,并分别针对以黏土、污泥、矿化垃圾、土工膜等作为垃圾填埋场覆盖材料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分析,比较了常用填埋场覆盖材料的优缺点,并对未来覆盖材料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卫生填埋场垃圾渗滤液典型毒理学效应的研究进展
李 琳, 李广科
环境卫生工程. 2019 (6):  16-19. 
摘要 ( 2196 )   PDF(pc)(536KB) ( 8703 )   PDF(mobile)(536KB) ( 6 )   收藏
为全面分析和评价垃圾渗沥液的健康风险乃至生态风险,从渗沥液的遗传损伤、发育毒性以及肝脏毒性3个方面,阐述了垃圾渗沥液对生态环境造成的潜在威胁。进一步探讨了未来垃圾渗沥液的研究方向,为全面明确垃圾渗沥液的生态风险提供参考。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实地调研的广州市餐厨垃圾处置技术优化研究
王春铭, 何晓蕾, 叶立伟
环境卫生工程. 2019 (6):  20-24. 
摘要 ( 2270 )   PDF(pc)(740KB) ( 8794 )   PDF(mobile)(740KB) ( 1 )   收藏
通过实地调研收集广州市厨余垃圾和餐饮垃圾产生量、分类及处置方式,采用层次分析法优化餐厨垃圾处置技术。结果表明,广州市主要城区已开展餐厨垃圾分类工作,由具有资质的单位进行收运,初步形成较完善的收运体系。6种餐厨垃圾处置方式按得分排序依次为:厌氧发酵技术、生物柴油、好氧堆肥、饲料化、黑水虻、生化机。其中厌氧发酵为最优餐厨垃圾处理方式,其次是生物柴油和好氧堆肥。研究结果为政府优化决策提供参考,同时为企业实现餐厨垃圾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处理提供技术参考。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某大型垃圾填埋场环境调查分析
董晓丹,
环境卫生工程. 2019 (6):  25-29. 
摘要 ( 2193 )   PDF(pc)(520KB) ( 8749 )   PDF(mobile)(520KB) ( 0 )   收藏
选取某典型生活垃圾填埋场,经过1 a多在不同季节多次取样调查,对其排放污染物进行了分析。该垃圾填埋场渗沥液经处理后可达标排放;地下水和环境空气的检测指标存在超标现象;土壤的检测指标均达标。并提出了规范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建设和加强垃圾填埋场管理的相关建议,以减少其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用垃圾分类综合体创新模式解决城乡垃圾治理难题
俞海峰, 俞伟敏, 许雅楠
环境卫生工程. 2019 (6):  30-34. 
摘要 ( 2253 )   PDF(pc)(1474KB) ( 8817 )   PDF(mobile)(1474KB) ( 0 )   收藏
总结我国40 a来城乡垃圾治理历程,梳理国内外20 a来垃圾处理技术的发展状况,积极探索我国城乡垃圾治理迭代技术,提出了用垃圾分类综合体解决我国城乡垃圾治理难题创新模式,并研发出多个垃圾机械分选+湿垃圾联合批嘂+干垃圾热解气化关联核心技术案例,是国家垃圾分类政策与将环保产业打造成战略新兴支柱产业的具体落实与丰富深化,环保、新能源、有机肥及饮食健康问题可以通过该模式的实施而得到切实有效地解决。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废弃物处置转型构建再生产业链的探讨
黄仁华
环境卫生工程. 2019 (6):  35-39. 
摘要 ( 2154 )   PDF(pc)(701KB) ( 8768 )   PDF(mobile)(701KB) ( 0 )   收藏
上海老港固废基地焚烧生活垃圾9 000 t/d,综合二期卫生填埋处理规模从9 000 t/d减少到3 000 t/d以下,传统卫生填埋处置业务正在向湿垃圾再生、建筑废弃物再生等新兴产业转型。从生活垃圾处置,渗沥液处理,填埋库容,填埋气,浓缩液、污泥协同处理等5个方向进行了阐述,探讨废弃物处置转型构建再生产业链的技术路径和发展趋势。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餐厨垃圾处理系统中大物质分选试验研究
吴 元, 金慧宁, 朱丽可, 屈 阳, 顾 诚, 王 坤
环境卫生工程. 2019 (6):  40-43. 
摘要 ( 2221 )   PDF(pc)(2484KB) ( 8945 )   PDF(mobile)(2484KB) ( 1 )   收藏
餐厨垃圾预处理阶段物质分选对整个处理工艺影响较大,分选不到位,浆料中杂质就多,导致设备故障率高、管路磨损大等问题。通过降低大物质分选机转速及进料频率对餐厨垃圾预处理系统中的分选单元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转速的降低,可以达到分选出大块玻璃、陶瓷的效果。随着大物质分选机转速的降低,分选料含水率有所增加但不明显,含油率会有所增高,且存在将部分有机质分离出来等问题,但并未出现大量浆料被分选出的现象。随着进料频率增加,分选料含量随之增加。进料速度对分选料成分影响不大,整体数据较稳定。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生活垃圾填埋场上新建飞灰库区稳定分析
吴小雯, 李 洵, 王 丰
环境卫生工程. 2019 (6):  44-48. 
摘要 ( 2390 )   PDF(pc)(3032KB) ( 8948 )   PDF(mobile)(3032KB) ( 5 )   收藏
《“十三五”全国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规划》到2020年,基本实现生活垃圾全焚烧,原生垃圾零填埋,届时,生活垃圾填埋场面临生态治理,焚烧厂产生的飞灰亟需填埋处置,设计将飞灰填埋场建于生活垃圾填埋场可有效解决该问题并节约土地空间。但考虑到生活垃圾的高压缩性,在上部飞灰堆载作用下,下部垃圾堆体极易发生不均匀沉降,引起飞灰堆体及垃圾堆体的失稳滑移,并导致飞灰库区底部防渗膜破坏。因此,评估飞灰填埋库区是否可建于生活垃圾堆体上应事先进行稳定性分析。针对一个拟建于生活垃圾堆体上的飞灰库区项目进行稳定性分析,评估其可行性。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污泥填埋库区竖向堆高增容中试试验研究
张美兰, 毛忠荣, 张 军, 唐文荣, 唐 佶, 赵连全
环境卫生工程. 2019 (6):  49-52. 
摘要 ( 2192 )   PDF(pc)(1797KB) ( 8920 )   PDF(mobile)(1797KB) ( 0 )   收藏
针对上海市60%含水率污泥的填埋容量不足的问题,探索老港综合填埋场污泥填埋库区竖向堆高增容的关键技术问题。实施了中试试验,通过原位加固、土工格栅“蜂窝状”加固,提升已填埋污泥的强度和承载力;通过高强土工布分层加筋,提升竖向堆高污泥堆体的强度和稳定性,成功实现了竖向堆高10 m作业。基于中试试验结果给出了稳定评估验算时各类污泥土体强度的建议取值,并提出了竖向堆高增容的设计思路。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不同接种物对厨余垃圾厌氧发酵的影响
黄伟钊, 林艺平, 陈家钦
环境卫生工程. 2019 (6):  53-56. 
摘要 ( 2332 )   PDF(pc)(533KB) ( 8626 )   PDF(mobile)(533KB) ( 0 )   收藏
以分类收集到的厨余垃圾为发酵底物,以湿式厌氧污泥及养牛场牛粪为接种物,在中温(38±1)℃,接种比为接种物∶厨余垃圾=2∶1的试验条件下,对比研究了不同接种物对厨余垃圾厌氧发酵的影响。结果表明:餐厨垃圾湿式厌氧污泥相对于养牛场牛粪有更好的接种效果;湿式厌氧污泥中的消化污泥接种效果最好,发酵启动第3天即可达到日产气量峰值,累积产气量最高,为1 619 mL,VS降解率为21.7%。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日本生活垃圾焚烧处理现状及启示
程 伟, 鞠阿莲,
环境卫生工程. 2019 (6):  57-60. 
摘要 ( 2669 )   PDF(pc)(518KB) ( 8828 )   PDF(mobile)(518KB) ( 1 )   收藏
通过对日本生活垃圾产生情况及处理方式、生活垃圾焚烧设施的环保对策以及生活垃圾焚烧灰渣的处理等方面的分析,得出日本生活垃圾主要处理方式为焚烧。2017年,日本共有各类垃圾焚烧设施1 103座,是世界上垃圾焚烧厂最多的国家,其中34%的垃圾焚烧厂都配备垃圾发电设施,年发电量9.2×109 kWh。日本垃圾焚烧厂的污染控制标准非常严格,各类数据都对外公布。此外其对焚烧灰渣的资源化利用量也逐渐提高。日本生活垃圾焚烧处理的经验对我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我国应提高生活垃圾焚烧处理水平,继续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加大投入研发自主产权的垃圾焚烧技术。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广州市生活垃圾转运系统优化研究
陈美珠, 蒋 敏, 韦彩嫩
环境卫生工程. 2019 (6):  61-63. 
摘要 ( 2246 )   PDF(pc)(403KB) ( 8775 )   PDF(mobile)(403KB) ( 0 )   收藏
分析了广州市生活垃圾转运现状和存在问题,并与我国其他城市生活垃圾转运方式进行对比,结合广州市生活垃圾转运实际情况和未来需求,对生活垃圾转运系统进行优化研究,提出广州市垃圾转运站近期优化主要以提高转运效率、提升环保措施、升级改造转运站为主;中远期主要提升转运效率,转变广州市垃圾转运模式,建议以 “大型生活垃圾压缩转运”为核心的转运形式,采用“大型转运站一次转运为主+直收直运配套补充”的组合收运模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及资源化利用现状和问题浅析
胡 洋, 仲 璐, 王 璐
环境卫生工程. 2019 (6):  64-67. 
摘要 ( 2385 )   PDF(pc)(580KB) ( 9083 )   PDF(mobile)(580KB) ( 3 )   收藏
介绍了我国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及垃圾分类的基本情况,总结上海、浙江等典型地区农村垃圾分类及资源化利用的先进经验,分析农村生活垃圾分类仍存在制度不全、意识薄弱、职责不清、资金不足、技术缺乏等问题,提出农村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工作开展需因地制宜、易于操作、技术经济可行、保障资金投入等建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厌氧生物滤池处理焚烧厂垃圾渗沥液试验研究
江亚斌, 魏新庆, 张根升, 蒲红霞
环境卫生工程. 2019 (6):  68-71. 
摘要 ( 2210 )   PDF(pc)(822KB) ( 8719 )   PDF(mobile)(822KB) ( 0 )   收藏
采用厌氧生物滤池对焚烧厂垃圾渗沥液进行处理,接种污泥为CSTR消化污泥,在(37±2)℃条件下完成挂膜后,反应器连续稳定运行近6个月。期间通过对COD、NH3-N、TN、pH、VFA、TIC、VAF/TIC、日产气量及CH4含量等指标的监测,研究反应器对渗沥液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厌氧生物滤池对渗沥液中有机污染物的去除率很高,当进水COD浓度为49 000~82 000 mg/L,出水COD浓度为3 000~8 000 mg/L,COD去除率基本维持在90%以上;系统运行期间TIC可达10 000 mg/L左右,VFA/TIC基本维持在0.2~0.5,属于厌氧反应器的适宜范围;氨化作用显著,进水NH3-N/TN(40%~70%)明显低于出水NH3-N/TN(85%~99%);产气效率较高,日产气量可达300~400 L,CH4含量约70%。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拉萨市垃圾填埋场渗沥液水质分析与评价
穷达卓玛, 周文武, 周 鹏, 汪 晶, 次 多, 旦 增,
环境卫生工程. 2019 (6):  72-75. 
摘要 ( 2209 )   PDF(pc)(518KB) ( 8645 )   PDF(mobile)(518KB) ( 0 )   收藏
以西藏拉萨市垃圾填埋场渗沥液为研究对象,分别在不同季节对该场垃圾渗沥液原液和经过渗沥液处理站处理后的渗沥液水样的pH、CODCr、BOD5、NH3-N、色度、悬浮物、As、Cr6+、TN、TP、粪大肠杆菌群数等指标进行了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拉萨市垃圾填埋场渗沥液中CODCr、BOD5、NH3-N、Cr6+、As、TP和TN的平均浓度分别达到2.01×104、4.24×103、726.09、0.28、0.11、16.92、730.33 mg/L,而且季节的变化对拉萨市垃圾填埋场渗沥液水质中CODCr、BOD5、NH3-N、TN的浓度变化影响较大;CODCr、BOD5浓度低于我国初期垃圾填埋场渗沥液水质的平均浓度,高于我国老龄垃圾填埋场渗沥液水质的平均浓度;经过渗沥液处理站处理后排放口水质各污染物浓度能达到GB 16889—2008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中规定的生活垃圾填埋场水污染排放浓度限值,总体出水水质能够满足城市绿化用水水质标准。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餐厨垃圾废水的预处理及UASB厌氧消化小试研究
刘 军, 张 迪, 孙少龙, 高兴旺
环境卫生工程. 2019 (6):  76-79. 
摘要 ( 2243 )   PDF(pc)(1253KB) ( 8814 )   PDF(mobile)(1253KB) ( 0 )   收藏
通过对比试验,研究了餐厨垃圾废水混凝剂的种类及加药量;利用UASB反应器进行了连续中温厌氧消化试验,对比了预处理后的餐厨废水和原水的厌氧消化反应效果。结果表明:3种混凝剂对原水污染物的去除效果为PSAF>PAC>PFS,PSAF的最佳投加量为1.5 g/L。经预处理的餐厨废水进入UASB系统,系统在负荷为10.8 kg/(m3·d)时,产气率能达到0.548 m3/kg,处理效果最佳。餐厨废水原水直接进入系统,悬浮物及油脂会影响污泥活性,同时会造成管路堵塞。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UBF-两级A/O-UF-NF-RO工艺在垃圾填埋场渗沥液处理中的应用
段菁溦, 徐忠新, 侯 富, 张庆喜, 李振兴, 吴 川
环境卫生工程. 2019 (6):  80-83. 
摘要 ( 2201 )   PDF(pc)(597KB) ( 8712 )   PDF(mobile)(597KB) ( 1 )   收藏
某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沥液处理站设计规模为850 m3/d,垃圾填埋场渗沥液处理采用UBF-两级A/O-外置超滤-纳滤-反渗透处理工艺,浓缩液处理采用高压反渗透-蒸发工艺,介绍了渗沥液处理及浓缩液蒸发系统工艺流程、主要处理构筑物和设备设计参数。该项目通过3个月的实际运行数据分析,出水水质达到DB 11/307—2013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排入地表水体B排放标准,经济性较好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CFD仿真模拟的恶臭气体智能化控制
周海燕, 苏冬云, 周德生, 林姝灿
环境卫生工程. 2019 (6):  84-88. 
摘要 ( 2233 )   PDF(pc)(2200KB) ( 8952 )   PDF(mobile)(2200KB) ( 0 )   收藏
城市化发展与恶臭污染的矛盾日益严峻,当前控制技术受限于填埋场恶臭组分复杂、季节变化因素多、变化规律难界定和露天作业封闭难等问题,防治效果不佳。基于CFD仿真模拟技术,采用二氧化氯喷雾氧化除臭技术,通过CFD仿真模拟风场,确认恶臭污染物的空间分布特征;根据模拟结果选取重点二氧化氯喷雾范围,布置风炮封锁臭气,并提出相应防治措施。各设备确保实时监控,以达到智能化控制恶臭的目的。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山谷型垃圾填埋场臭气逸散规律
张海华, 郑学娟, 左欣茹, 沈明华, 杨雪丽, 崔 静, 张海燕
环境卫生工程. 2019 (6):  89-92. 
摘要 ( 2227 )   PDF(pc)(3346KB) ( 8884 )   PDF(mobile)(3346KB) ( 3 )   收藏
通过在天子岭填埋场进行为期1 a的填埋库区二氧化碳、硫化氢、氨气及气象因素在线连续监测,研究了恶臭气体的逸散规律。结果表明:臭气在晚间18:00至凌晨6:00浓度较高,这与晚间风速低、逆温层存在等不利于扩散有关;1—5月及10—12月臭气浓度较高。结合气象数据分析,臭气浓度较高的原因可能与风速、风向、温度和气压相关,与湿度关联不大。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二恶英控制研究与实践
周芳磊
环境卫生工程. 2019 (6):  93-96. 
摘要 ( 2296 )   PDF(pc)(689KB) ( 8907 )   PDF(mobile)(689KB) ( 0 )   收藏
分析了现代垃圾焚烧厂二恶英的产生原理,从全厂角度提出控制烟气中二恶英含量的方法,即通过采取入炉前预处理、3T+E分解(燃烧温度不低于850 ℃、气体的停留时间不小于2 s、湍流强化燃烧、控制氧量)、炉外低温合成控制(控制二恶英的再生区间、防止受热面积灰)和末端排放控制(活性炭吸附、SCR)等方式,减少二恶英的产生,实现焚烧的二恶英控制。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版权所有 © 天津市城市管理研究中心
津ICP备2022007900号-1   津公网安备 12010302000952号   中央网信办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地址:天津市河西区围堤道107号    邮政编码: 300201
电话: 022-28365069 传真: 022-28365080 E-mail: csglwyjs10@tj.gov.cn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