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本期目录
2022年, 第30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22-06-28
上一期   
有机固废生物处理与高值化利用
碳热还原铁基生物炭材料(BC-ZVI)对厨余垃圾厌氧消化的影响研究
赵光琪, 刘建国, 孔 鑫, 陈 超, 刘佃磊
环境卫生工程. 2022 (3):  1-7. 
摘要 ( 2155 )   PDF(pc)(1263KB) ( 5694 )   PDF(mobile)(1263KB) ( 5 )   收藏
提升厨余垃圾厌氧反应器运行稳定性和物料产甲烷潜能是实现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的关键技术手段。本研究选取赤泥、废铁泥、污水厂污泥和废木料为原料,通过碳热还原法制备得到3种碳热还原铁基生物炭复合材料:碳还原赤泥(BC-ZVI1)、碳还原铁泥(BC-ZVI2)和碳还原芬顿污泥(BC-ZVI3),研究其作为添加剂对厨余垃圾厌氧消化产甲烷的促进作用。结果表明:与同类研究中常见的单独添加生物炭(BC)和零价铁(ZVI)相比,其中两种复合材料添加对厨余垃圾厌氧消化产甲烷具有更为显著的促进作用,BC-ZVI1的促进效果最佳。在有机容积负荷(以VS计)为14.07 g/L,接种比I/S为1:2,BC-ZVI1投加量(以VS计)为0.4 g/g的条件下,BC-ZVI1组甲烷产率(以VS计)达到310.66 mL/g,比甲烷活性(以VS计)达到14.17 mL/(g·d),分别比单独添加BC和ZVI组提高36.57%、51.79%和64.77%、78.91%。BC-ZVI1对体系pH的缓冲、氨氮的去除以及丁酸向乙酸转化的促进作用是其促进厨余垃圾厌氧消化产甲烷的主要原因。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农村易腐垃圾静态堆肥初步研究——以福建省明溪县胡坊镇为例
陈海滨, 谢宗汉, 肖可可, 苗 雨, 王习平, 汪俊时, 杨家宽
环境卫生工程. 2022 (3):  8-18. 
摘要 ( 2108 )   PDF(pc)(1925KB) ( 5192 )   PDF(mobile)(1925KB) ( 8 )   收藏
结合农村易腐垃圾的特性以及农村普遍存在秸秆等农作物的有利条件,以福建省明溪县胡坊镇为研究区域,开展农村易腐垃圾静态堆肥试验。从温度层面看,静态堆肥在初级发酵阶段有较好的升温效果,能有效实现无害化(静态堆肥能在55 ℃以上维持至少5 d,但需1~2 d方能达到55 ℃以上)。静态堆肥堆体内存在温度分层现象,堆体含水率越高(> 70%),温度分层现象越明显,且上层堆体往往升温更快(进料24 h内达到55 ℃)、堆体温度更高(70 ℃以上)。就堆肥产品而言,从减量化程度上看,初级发酵完成后可实现30%左右的减量化(减容率与减重率均能达到),次级发酵完成后全过程减容率在40%以上,全过程减重率在50%以上,最高可达61.23%,减量化效果显著。从脱水效果上看,静态堆肥脱水效率保持在22%~49%。次级发酵结束后,堆肥产品基本腐熟,堆肥产品总养分(N+P2O5+K2O)含量较高(>5%),种子发芽指数最高可达160.00%(其余批次基本能保持在90%以上),有较强的资源化利用潜力,可直接回田利用,堆肥工艺基本成熟。静态堆肥初级发酵后能有效实现无害化(4项无害化指标均达标)。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污泥生物干化工艺的工程实践与分析
呼永锋, 梁 梅, 张永祥
环境卫生工程. 2022 (3):  19-25. 
摘要 ( 2072 )   PDF(pc)(2663KB) ( 5099 )   PDF(mobile)(2663KB) ( 21 )   收藏
污泥生物干化工艺具有投资低、设备运行稳定、能耗和运行成本低、产品用途灵活等优点,干化过程水分去除受混合物特性、自然环境以及通风策略的影响。某污泥处置工程采用好氧发酵生物干化工艺,主要由预处理系统、筛分系统、除臭系统等组成,设计规模100 t/d,设计发酵周期20 d。对混合物生物干化过程监测发现,混合物含水率在发酵第1~4天时缓慢下降,第5天升高后再降低;混合物温度变化可分为3个阶段,即升温期、高温期、降温期,升温期温度升高速率基本保持不变,高温期温度升高速率变缓,达到最高温度后经倒槽、翻抛温度开始降低,升温期与高温期内混合物温度变化梯度不同可能与不同微生物作用相关。混合物升温期曝气时长为冬季白天(8:00—17:00)10 min/30 min、夜间(17:00—24:00—8:00)5 min/30 min;生产过程中返混料∶辅料∶湿污泥比例为0.50∶0.15∶1.00时可满足干化需求,提高辅料和返混料比例可提高混合物含水率与温度降低速率。运行成本中辅料费占比最高,电费次之,控制辅料投加量能够节约可变成本、提高生产负荷率及固定费用效率。最后针对通风系统现状提出不同工况下的优化建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危险废物利用、处理与处置
环境事件废包装容器属性鉴别和风险管理研究
沈伟航, 李 楠, 杨梦颖, 曹 俊, 叶 脉, 朱能武
环境卫生工程. 2022 (3):  26-31. 
摘要 ( 2058 )   PDF(pc)(665KB) ( 4726 )   PDF(mobile)(665KB) ( 7 )   收藏
固体废物属性鉴别是处理非法转移、倾倒、贮存、利用、处置固体废物等环境事件的重要环节。环境事件废包装容器属性鉴别作为固体废物属性鉴别的一种特殊情形,存在废物产生来源不明确、种类繁杂、定性难等问题,导致属性鉴别周期长、定性困难且环境风险大。基于危险废物鉴别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和技术规范,结合实际案例剖析了环境事件废包装容器属性鉴别和风险管理的方法要点和技术思路,并从《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出发辨析了危险特性层面和环境风险层面的固体废物属性鉴别和风险管理。为高效开展废包装容器属性鉴别工作、缩短属性鉴别周期、管控环境事件废包装容器的环境风险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焚烧烟气二噁英连续采样的捕集方法与应用
赵 亮, 王振兴, 刘学靖, 王龙星, 里 东, 许 亮, 倪余文, 陈吉平
环境卫生工程. 2022 (3):  32-36. 
摘要 ( 2082 )   PDF(pc)(778KB) ( 4800 )   PDF(mobile)(778KB) ( 6 )   收藏
焚烧烟气二噁英监测是环境监管的重要任务。针对焚烧烟气二噁英捕集方法,开展了双柱串联捕集技术研究,并与传统的冷凝吸附方法进行比较评估。研究发现:采用冷凝吸附法进行焚烧烟气二噁英采样,如果冷凝水和烟气同时通过单一XAD2树脂,其捕集效率不能满足二噁英采样的要求;烟气二噁英采样过程中,将采样内标添加于XAD2上无法准确反映XAD2的捕集情况;双柱串联可以解决单柱采样二噁英随冷凝水穿透损失的问题。同时研究了活性炭喷射量对二噁英排放的影响,发现活性炭的喷射量能够显著影响二噁英的排放浓度,活性炭对不同二噁英同族体的排放影响不同。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添加辅料后垃圾焚烧飞灰的重金属高温挥发性研究
王娟娟, 许 亮, 王建伟, 陈春霞, 黄建立, 纪 涛
环境卫生工程. 2022 (3):  37-40,45. 
摘要 ( 2036 )   PDF(pc)(563KB) ( 4758 )   PDF(mobile)(563KB) ( 3 )   收藏
分析了飞灰的化学组成、重金属含量、烧失性等基本特性。同时,为改善飞灰的烧结特性,降低烧结温度,分别向飞灰中添加膨润土和高岭土,并研究两种辅料添加后飞灰高温烧结过程中重金属的挥发性,以保证飞灰高温处置过程中重金属治理的可控性。结果表明:飞灰的化学组成以SiO2、CaO、Al2O3为主,约占飞灰总量的65%;重金属以Zn为主且含量明显高于Pb、Cu、Cr、Cd。添加高岭土的飞灰样品在烧结温度1 150 ℃时,Zn、Pb挥发率均达99%以上,属于易挥发性重金属。添加膨润土和高岭土的飞灰样品Cu的挥发率均随温度升高而升高,且添加高岭土的飞灰样品中Cu的挥发率均高于添加膨润土的飞灰样品。两种飞灰样品Cr的挥发率随温度升高变化趋势不同,但均不超过30%。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生活垃圾焚烧飞灰水洗过程中理化特性及二噁英分布规律研究
龙吉生, 姚 挺
环境卫生工程. 2022 (3):  41-45. 
摘要 ( 2246 )   PDF(pc)(1239KB) ( 5136 )   PDF(mobile)(1239KB) ( 16 )   收藏
采用三级水洗,分析水洗前后生活垃圾焚烧飞灰和洗灰废水的物理化学性质及二噁英形态、含量,探明了水洗预处理过程中飞灰二噁英的迁移、分布规律。结果表明:Cl、Na、K等可溶性成分,水洗去除效率达90%以上,主要沉积在飞灰中小颗粒表面,导致水洗后飞灰粒径中位值减小。Ca、Mg则主要以低溶解性化合物残留在水洗飞灰中。水洗后二噁英毒性当量出现了富集,二噁英毒性当量(TEQ)从水洗前的166 ng/kg增加至水洗后的232 ng/kg。飞灰中17种二噁英同系物的毒性当量分布规律并未发生明显变化。洗灰废水中毒性当量最高的为2,3,7,8-TCDD,占洗灰废水总毒性当量的33.93%,从原灰向洗灰废水的迁移率仅为0.26%。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固体废物处理过程衍生污染控制
磁性生物炭材料降解土壤中残留农药的实验研究
路 忻, 李祥华, 马双龙, 李 仪
环境卫生工程. 2022 (3):  46-53. 
摘要 ( 2135 )   PDF(pc)(4302KB) ( 6092 )   PDF(mobile)(4302KB) ( 7 )   收藏
以玉米秸秆为原料、Fe(NO3)3为改性材料,制备了磁性多孔生物炭。以磁性生物炭为催化剂、过硫酸钾为氧化剂,分析催化剂或氧化剂的添加及其施用量对降解土壤中常见农药氧化乐果的作用效果。实验结果如下:加入KHCO3促进普通生物炭C400产生丰富的孔隙,显著增大比表面积;负载铁盐后,多孔生物炭C800的比表面积和孔体积明显增大,生物炭由无定形碳结构转化为石墨化碳结构,具有了更好的磁化强度和吸附性能;铁纳米颗粒负载量越高,生物炭石墨化程度越强。添加磁性生物炭材料能够显著提高土壤中氧化乐果去除效率;磁性生物炭材料中铁含量的增加和石墨化程度的增大提高了土壤中氧化乐果的去除效率。此外,增加催化剂和氧化剂的施用量均能进一步提高土壤中氧化乐果的去除效率;相比于增加氧化剂的施用量,催化剂施用量的增加对提高土壤中氧化乐果的去除效率更加明显。铁改性生物炭对土壤中残留农药具有良好的去除能力,可为农药污染土壤的修复治理提供新的思路。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几种土工垫对污染底泥原位阻隔性能的对比试验
何顺辉, 吴东彪, 张 健, 谢世平
环境卫生工程. 2022 (3):  54-58,64. 
摘要 ( 2041 )   PDF(pc)(7550KB) ( 5040 )   PDF(mobile)(7550KB) ( 4 )   收藏
使用土工材料覆盖污染底泥是一种新型底泥原位治理技术,为探索不同类型土工垫对底泥污染物的原位阻隔性能,采用钠基膨润土防水毯(GCL)、配重型GCL以及分别以硅藻土、沸石、活性炭、砂子为功能材料加工制备的土工垫作为土工覆盖材料,通过长期监测土工垫上层的水质变化,对比6种土工垫对污染底泥的阻隔效果,以选择最佳底泥原位覆盖用土工垫。通过连续3个月的监测可知,6种覆盖土工垫均能够有效阻挡底泥中的污染物向水中扩散,其中配重型GCL对污染物的阻隔性能更为全面,其上层水质中CODCr为8 mg/L,NH3-N为0.053 mg/L,TP为0.07 mg/L,TN为5.84 mg/L,污染物扩散程度在6种土工垫中处于较低水平,且配重型GCL原料价格便宜,制作工艺简单,因此在污染底泥原位覆盖治理中,优先推荐使用配重型GCL。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热解污泥生物炭去除水和饱和带土壤中苯胺污染的效能及机理研究
刘 惠, 丁子贞, 李 响
环境卫生工程. 2022 (3):  59-64. 
摘要 ( 2076 )   PDF(pc)(789KB) ( 4956 )   PDF(mobile)(789KB) ( 5 )   收藏
针对化工行业污染地块中存在的土壤和地下水苯胺污染问题,对比了热解污泥生物炭(Sludge-based Pyrolysis Biochar, SPB)与传统氧化剂(Fenton试剂、KMnO4)对水及饱和带土壤中苯胺的氧化降解效能,揭示了SPB降解苯胺的机理。结果表明:SPB(投加量为5.00和2.50 g/L)在水溶液中对苯胺(初始浓度为1.5 mg/L)的降解率达到99.9%,高于传统氧化剂(投加量为1.00和0.50 mmol/L)对水中苯胺的降解效能。饱和带土壤中苯胺浓度为150 mg/kg,SPB投加量为100 g/kg时,水相苯胺的去除效率(99.19%)优于传统氧化剂,对土相苯胺的去除效率达84.07%。SPB去除苯胺过程中,生成了1O2、OH·及O[-2]·等活性氧自由基,对苯胺氧化降解具有显著作用,其中,1O2对苯胺降解的贡献最大,约为51.3%。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干垃圾筛分过程空气监测因子分布及其相关性分析
陆 鲁, 张美兰
环境卫生工程. 2022 (3):  65-69. 
摘要 ( 2027 )   PDF(pc)(2916KB) ( 4946 )   PDF(mobile)(2916KB) ( 4 )   收藏
针对干垃圾筛分工程现场,进行空气监测因子在线监测,全面了解干垃圾筛分过程中污染因子(PM2.5、甲醛和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s)和环境因子(温度和湿度)的情况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2020年10月12日至2021年2月7日,PM2.5主要为0~60 μg/m3,但有3 d超过GB 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要求,存在颗粒污染问题。CO2、TVOCs、温度、湿度和甲醛分别为400~650 mg/m3、0.15~0.75 mg/m3、6~25 ℃、44%~ 89%和9~61 mg/m3,满足GBZ 2.1—2019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对工作场所内空气质量的要求。TVOCs和其他影响因子相关性为CO2>甲醛>温度>湿度>PM2.5。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城乡生活垃圾填埋与二次污染控制
填埋场好氧修复过程中细菌群落结构和功能的变化趋势研究
蔡伽怡, 席 爽, 王思淇, 姜 旺, 汪 佳, 陈朱琦
环境卫生工程. 2022 (3):  70-76. 
摘要 ( 2161 )   PDF(pc)(1901KB) ( 5250 )   PDF(mobile)(1901KB) ( 16 )   收藏
好氧修复是对老旧垃圾填埋场生态修复、二次污染控制的主流技术之一。利用第二代高通量测序技术Illumina MiSeq对填埋场好氧修复过程中细菌群落结构和功能进行研究。分析了好氧修复前后垃圾和渗滤液样品中细菌门分类上物种组成和相对丰度、Alpha多样性、细菌群落功能及环境因子与细菌群落结构的相关性。在此基础上探究了填埋深度和与注气井间距对群落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从细菌群落结构和功能的角度解释了填埋场稳定化进程。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山谷型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封场后堆体稳定性研究
王凤侠, 兰 天, 戴世金, 杜玉凤, 宋迎春, 张焕伟
环境卫生工程. 2022 (3):  77-83,89. 
摘要 ( 2327 )   PDF(pc)(2907KB) ( 5728 )   PDF(mobile)(2907KB) ( 16 )   收藏
以南方某封场的垃圾填埋场为研究对象,通过监测封场膜上覆盖土水分饱和情况、表面位移情况、垃圾坝深层水平位移情况,结合覆土和堆体稳定性分析,综合评价卫生填埋场封场后的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填埋场封场后,一单元和二单元填埋场表面含水量的变化范围分别是0.15~0.35 g/cm3和0.10~0.45 g/cm3,覆土的体积含水量受降水影响较大,总体上呈下降趋势。填埋场封场后的3 a间,垃圾坝深层侧向水平位移速率在1.0~2.0 mm/d的安全范围内。封场初期,局部表面水平位移较大,出现了超限区域,封场后2~3 a监测期间日均位移无超限现象,封场覆土自身稳定安全系数在2.09以上。但当表面覆土处于完全饱和状态时,安全系数均小于1.5,存在安全隐患。封场填埋场应继续加强安全监测,控制和减少降雨入渗,同时采取局部应急降水等措施,避免膜上覆盖土进入饱和状态。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生活垃圾填埋场不同粒径矿化垃圾中N、P、K的分布
侯 棻, 李 甜
环境卫生工程. 2022 (3):  84-89. 
摘要 ( 2376 )   PDF(pc)(565KB) ( 4859 )   PDF(mobile)(565KB) ( 3 )   收藏
为探索矿化垃圾作为植物栽培土的可行性,对矿化垃圾中的营养元素N、P、K含量进行了分析。鉴于不同粒径矿化垃圾营养元素含量的差异性,分析测定了不同粒径 (0~90、90~105、105~150、150~300、300~900 μm) 中N、P、K 3种植物营养元素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填埋20 a后,矿化垃圾中N、P和K含量仍能满足植物生长所需,但是随着粒径分布的变化呈现不同的趋势;与10 a前研究结果相比,N、K含量明显降低,P含量略有所增加。由此得出,矿化垃圾中N、P和K的含量受填埋时间和粒径分布的影响较大。在作为植物栽培土使用时,不同粒径可以选择分开应用,并且对矿化垃圾的开采和应用应选择在填埋的适当时间阶段。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环境卫生系统自动化、智能化、智慧化管理
危险废物自动化立体仓库设计方案
张淑玲, 马换梅, 宋媛媛
环境卫生工程. 2022 (3):  90-94. 
摘要 ( 2347 )   PDF(pc)(4621KB) ( 5861 )   PDF(mobile)(4621KB) ( 13 )   收藏
危险废物的暂存与管理是危险废物处理处置过程中的关键环节。针对现有危险废物处置项目中暂存库的缺点,提出了一种自动化仓储方案,介绍了危险废物自动化仓储设施配置及工艺。通过采用自动化仓储设施及工艺,可以提高仓储量,大幅节约仓储面积,节省人力成本。更重要的是,自动化仓库降低了操作人员在危险废物环境的暴露风险。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环卫一体化项目运作要点分析
刘 峰, 张 军, 刘天璐
环境卫生工程. 2022 (3):  95-99. 
摘要 ( 2357 )   PDF(pc)(532KB) ( 5812 )   PDF(mobile)(532KB) ( 14 )   收藏
在我国环卫市场化全面铺开和城市精细化管理的背景下,各地普遍通过环卫一体化方式开展辖区内环卫服务项目。通过对环卫一体化项目的程序开展、服务费用确定、按效付费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总结,提出环卫一体化项目运作应重视项目前期工作,合理测算项目费用,合规开展工作,并加强绩效评价和执行按效付费原则。为保障环卫作业质量,落实按效付费原则,政府应积极开展第三方监管。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实用技术与实践优秀案例
兴丰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降水除险及库容挖潜工程案例
张俊文, 苏兴国, 李湛江, 周卫东, 宋树祥, 赵晓飞
环境卫生工程. 2022 (3):  100-102. 
摘要 ( 2632 )   PDF(pc)(6471KB) ( 5528 )   PDF(mobile)(6471KB) ( 7 )   收藏
兴丰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作为广州市中心城区“兜底”的垃圾处理设施,填埋规模约7 000~11 000 t/d,承担着中心城区80%以上的生活垃圾处理任务。由于长期大体量的填埋作业,导致堆体多次出现局部滑移,存在失稳滑移的安全隐患。此外,在不采取工程措施的前提下,兴丰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的安全填埋库容仅能使用至2017年底,广州市的新旧生活垃圾处理设施衔接存在空档期,空档期内广州中心城区生活垃圾处理的缺口约为3.18×106 t,“垃圾围城”问题形势严峻。2016年12月至2018年3月,广州市城市管理技术研究中心、广州环保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天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联合实施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市政公用科技示范工程——广州市兴丰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降水除险及库容挖潜工程(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7年科技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17-S3-025)。通过采用打井降水、布设水平导排盲沟、边坡加筋修坡、污泥原位固化等工程措施,消除了兴丰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的堆体滑移安全隐患,挖潜了3.60×106 m3的安全填埋库容,顺利衔接了广州市生活垃圾处理工作,该填埋场效果图见图1。该工程项目荣获“2021年度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钢铁烟尘及有色冶炼渣资源化清洁利用项目
林 琳, 周 昊, 马黎阳
环境卫生工程. 2022 (3):  103-104. 
摘要 ( 2476 )   PDF(pc)(6481KB) ( 5502 )   PDF(mobile)(6481KB) ( 3 )   收藏
鑫联科技云南省红河州个旧市泗水庄“钢铁烟尘及有色冶炼渣资源化清洁利用项目”,采用其自主研发的核心技术“火法富集—湿法脱杂—分级提取多段耦合集成处理技术”,以钢铁、有色冶炼、镀锌等领域产生的电炉灰、锌浮渣、铜镉渣、电镀污泥、酸洗污泥、热镀锌灰等含重金属固体危险废物为原料提取有价元素。该技术攻克了以成熟、稳定的工业化技术对含重金属固体危险废物进行脱氯除杂的难题,从中提取出锌、铟、铅、镉、铋、锡等多种有价元素,以及铁精粉、还原铁粉等工业产品;并从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碱洗废水中回收碘及钠钾工业混盐;工业废水经处理后全部回用于生产,减少新水消耗,生产流程的余热用于配套发电;无害尾渣用于生产环保建材,极大程度实现了环保生产与循环生产。该项目自2013年建成投产运营,并于2016年进入大规模生产应用至今,生产运行良好,产品质量稳定,经济环境效益良好。该项目先后入选“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先进适用技术(第一批)、绿色技术推广目录(2020年)、国家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先进适用工艺技术设备目录(2021年版)。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淮北东湖存量垃圾治理工程案例
赵文阀, 孙 力, 厉江锋, 刘青松, 葛 芳, 陈 瑞
环境卫生工程. 2022 (3):  105-107. 
摘要 ( 2422 )   PDF(pc)(2905KB) ( 5088 )   PDF(mobile)(2905KB) ( 11 )   收藏
淮北市东湖垃圾填埋区原是低洼的采煤沉陷区,后由于人工取土烧砖形成大片坑塘。2004—2009年作为淮北市城市生活垃圾的主要堆放场,占地面积约1.2×105 m2,垃圾堆置深度为1.7~7.2 m,平均堆置深度3.4 m,垃圾堆放量约4.4×105 t,已严重污染周边环境,是2017年中央环保督察项目。根据《淮北市城市总体规划》,东湖水域将与中湖及南湖(为远期城市取水水源点)通过岱河连通。本项目垃圾填埋区位于远期规划的东湖湿地公园东南角位置,如果垃圾堆场不加以整治,还会严重影响周边环境生活用水水质,对淮北市人民生活饮用水安全造成隐患,同时成为严重制约东湖景区规划的影响因素。项目于2019年开始建设运行,2020年11月顺利通过验收。项目采用“垂直防渗工程+存量垃圾开挖筛分资源化利用”的主体工艺,实现污染有效阻隔、资源再利用、彻底消除污染源及其邻避效应等多重效益,恢复周边环境安全及土地利用价值。淮北市东湖存量垃圾填埋区现状示意见图1。作为全国首个敏感源周边存量垃圾治理项目先后获得了中国城市环境卫生协会“2020年环卫行业入选案例”“2021年环卫行业示范案例”和E20环境平台“2021年土壤修复推荐案例”。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环洁宁波北仑环卫一体化服务项目
黄 政, 周 晓
环境卫生工程. 2022 (3):  108-110. 
摘要 ( 2582 )   PDF(pc)(1964KB) ( 5351 )   PDF(mobile)(1964KB) ( 5 )   收藏
 北仑区位于宁波东部,以港口为依托经济飞速发展。近年来北仑区城市化进程加快,但环卫作业存在“作业场景多、作业主体多、投资主体分散”的特殊性,在清扫保洁、垃圾收运、公厕运维、应急保障和环卫信息化管理等方面亟需进行有效提升。在此背景下中环洁充分发挥品牌、资金、技术优势,结合环卫行业特点以及10 a运营管理经验,依托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空间地理信息及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于2021年9月自主研发北仑环卫一体化服务项目系统,形成的环卫作业全要素管控的数字化监管体系,为建设“全域城乡一体、山海生态宜居”的现代北仑提供有力保障和支撑。【技术/案例原理及技术路线】整体采用B/S结构,环卫分析决策中心采用C/S架构。并采用中间件进行服务,各服务之间松耦合,服务组件可重用、拼装,可定制扩展,满足业务的可插拔。框架体系采用分层模式,以满足从整体需求出发,根据系统建设的设计原则和技术路线,采用面向业务、面向逻辑、面向接口的技术架构,建立应用层、平台层、数据层、传输层和感知层的分层思想。总体框架以大平台架构和大数据架构为核心,以业务架构、逻辑架构、接口架构为支撑,形成智慧环卫体系总体技术框架的完整模型,其技术路线见图1。(1)应用层:针对环卫管理各要素特点,建立基础资源管理、清扫保洁、垃圾收运等系统,满足政府方、监管方、环卫企业的共同需求。(2)平台层:物联网管理平台为环卫作业过程提供数据支撑,业务支撑平台提供逻辑分析支撑,达到精细化管理。(3)数据层:作为平台核心,数据层涵盖基础数据库、GIS库、视频库等,通过数据交换共享等方式获取环卫管理的基础数据和业务运行数据,供应用支撑。(4)传输层:传输层提供了平台的运行环境,保证各个业务系统正常运转。(5)感知层:智能设备作为智慧环卫业务提供智能化数据感知的核心工具,通过物联网通信技术,将环卫作业管理过程中的所有关键指标收集、存储到数据库中。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固废前沿与行业资讯
外加电压下的废活性污泥二次产酸发酵:对污泥结构和酶活性的影响
李 磊, 蔡 辰, 陈永栋, 刘昊宇, 刘 芮, 杨东海, 董 滨, 戴晓虎
环境卫生工程. 2022 (3):  111. 
摘要 ( 2336 )   PDF(pc)(352KB) ( 4864 )   PDF(mobile)(352KB) ( 6 )   收藏
论文来源: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2021,797,149161. Secondary acidogenic fermentation of waste activated sludge via voltage supplementation: Insights from sludge structure and enzymes activity. https://doi.org/10.1016/j.scitotenv.2021.149161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北京市胡同公共厕所的运行状况实证研究
闫 瑞, 程世昆, 陈近港, 李祥凯, Sumit Sharma, Sayed Mohammad Nazim Uddin, Heinz-Peter Mang, 陈 聪, 李子富, 李天昕, 王雪梅
环境卫生工程. 2022 (3):  112. 
摘要 ( 2308 )   PDF(pc)(343KB) ( 4707 )   PDF(mobile)(343KB) ( 4 )   收藏
论文来源: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2021,287. Operating status of public toilets in the Hutong neighborhoods of Beijing: An empirical study. https://doi.org/10.1016/j.jenvman.2021.112252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版权所有 © 天津市城市管理研究中心
津ICP备2022007900号-1   津公网安备 12010302000952号   中央网信办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地址:天津市河西区围堤道107号    邮政编码: 300201
电话: 022-28365069 传真: 022-28365080 E-mail: csglwyjs10@tj.gov.cn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