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本期目录
2022年, 第30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22-04-29
上一期   
环境卫生系统自动化、智能化、智慧化管理
红外热成像管理系统在垃圾焚烧炉自动燃烧控制中的应用
龙吉生, 刘志伟
环境卫生工程. 2022 (2):  1-8. 
摘要 ( 2187 )   PDF(pc)(5626KB) ( 6242 )   PDF(mobile)(5626KB) ( 19 )   收藏
生活垃圾焚烧炉自动燃烧控制(ACC)系统对各种焚烧炉运行参数的测量要求较高,需要进一步优化和提升各辅助测量装置的适应性和准确性。对红外热成像管理系统和传统摄像机成像监视系统的性能进行了比较,并对其嵌入ACC系统的方式,以及对整个ACC系统的提升和运行效果进行了阐述。红外热成像管理系统以适当方式嵌入ACC系统后,可灵活实现焚烧炉内火焰和烟气温度的分区精准显示,作为辅助手段对ACC系统的稳定运行有明显提升作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生活垃圾处置园区安全与环境智慧平台的构建与实践
戴世金, 李聪明, 王凤侠, 周畅, 兰吉武, 杜玉凤
环境卫生工程. 2022 (2):  9-15. 
摘要 ( 2248 )   PDF(pc)(13907KB) ( 5649 )   PDF(mobile)(13907KB) ( 119 )   收藏
随着城市生活垃圾处置园区的规范化和我国数字化技术的迅速发展,数字化、智慧化监管和在线监测技术已逐渐应用于垃圾填埋和处置行业。以某环境园为例,阐述了智慧化监测平台在垃圾综合处置园区的应用。该智慧平台包括生活垃圾填埋堆体的在线监测、垃圾处置园区大气和水环境监测、园区日常运营监管等。通过在线监测垃圾填埋堆体和环境园区恶臭气体的排放,综合评估垃圾填埋堆体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以及园区的环境空气质量,初步实现园区在线监测和智慧监管。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有机固废生物处理与高值化利用
农村易腐垃圾间歇性动态堆肥初步研究——以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为例
陈海滨, 谢宗汉, 肖可可, 关文义, 刘世杰, 吴标彪, 苗 雨, 杨家宽
环境卫生工程. 2022 (2):  16-23,30. 
摘要 ( 2342 )   PDF(pc)(6881KB) ( 5472 )   PDF(mobile)(6881KB) ( 10 )   收藏
以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为研究区域,开展了农村易腐垃圾间歇性动态堆肥试验。从温度层面看,间歇动态堆肥在初级发酵阶段有较好的升温效果,能有效实现无害化(间歇动态堆肥能在65 ℃以上保持3~4 d)。间歇动态堆肥升温速度快(进料12 h内达到65 ℃),发酵温度高(70 oC以上)。间歇动态堆肥堆体升温效果良好,与含水率和堆高关系不大,由于下层物料的加热作用,上层物料往往能快速升温。间歇动态堆肥堆体内温度分布较为均匀。间歇动态堆肥最大减容率为49.47%。从脱水效果上看,间歇动态堆肥脱水效率基本能保持在40% 以上,最高可达58.81%。本研究结果为农村易腐垃圾间歇性堆肥可行性提供了理论支撑。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干式半连续厌氧消化处理厨余垃圾的中试研究
黄伟钊
环境卫生工程. 2022 (2):  24-30. 
摘要 ( 2216 )   PDF(pc)(4749KB) ( 6894 )   PDF(mobile)(4749KB) ( 15 )   收藏
采用120 L的单轴卧式厌氧消化罐在中温条件下以半连续方式开展厨余垃圾厌氧发酵试验,考察不同进料有机负荷时消化罐的沼气产率、pH、FOS/TAC及VFA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厨余垃圾最佳处理有机负荷(OLR,以VS计)为8.0 g/(L·d),对应水力停留时间(HRT)为25 d,在该负荷下厌氧消化罐能稳定运行52 d,期间容积产气率为(5.5±0.3 )L/(L·d),进料挥发性固体(VS)产气率为(671.7±22.3) mL/g,甲烷含量为60.1%±0.6%,VS去除率(VSR)为64.1%±2.3%,挥发性脂肪酸(VFA)为(13 641±1 391)mg/L,挥发性有机酸(FOS)/总无机碳(TAC)在该负荷期稳定至0.709±0.014。消化罐OLR(以VS计)提高至8.8 g/(L·d)时厌氧系统出现酸化直至崩溃。试验中在高有机负荷期,FOS/TAC相较其他日常监测指标对消化罐有机负荷变化更为敏感,在厌氧系统出现酸化倾向时FOS/TAC以日均0.05幅度快速上升,故可通过FOS/TAC的快速上升趋势预警厌氧系统酸化风险的发生。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餐厨垃圾机器成肥产物的农林业应用潜力及二次污染物的评价
曲 青, 张 宁, 胡 甜, 赵 涛, 崔广宇
环境卫生工程. 2022 (2):  31-36. 
摘要 ( 2293 )   PDF(pc)(766KB) ( 5316 )   PDF(mobile)(766KB) ( 105 )   收藏
为了较全面地评估餐厨垃圾机器成肥产物的应用前景,通过对多台餐厨垃圾机器成肥设备运行状况的实地调研及产物性质的分析,从农、林业角度综合评判机器成肥产物的应用潜力。结果显示:餐厨垃圾机器成肥产物的基本理化性质(含水率、有机质、pH、营养元素及重金属)均符合NY/T 525—2021有机肥料和GB/T 33891—2017绿化用有机基质的要求。氯离子含量亦低于GB/T 15063—2020复合肥料的最高限值。杂草种子活性、粪大肠菌群及蛔虫卵死亡率完全满足NY/T 525—2021的无害化要求。较短的处理时间(≤24 h)可能是导致所有机器成肥产物腐熟度较低(以种子发芽指数与好氧呼吸指数衡量)的主要原因。几乎所有产物的机械杂物丰度均高于NY/T 525—2021和《生物质废物堆肥污染控制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的限值(≤0.5%),意味着还应提升餐厨垃圾的分类质量和杂物分选水平。机器成肥二次污染物以废水和臭气为主,其污染控制技术与管理的水平尚需提高。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热化学处理与烟气污染控制
分类和资源回收对垃圾热解半焦熔融的影响
潘 伟, 陈德珍, 王国雲, 俞海淼
环境卫生工程. 2022 (2):  37-44. 
摘要 ( 2341 )   PDF(pc)(3105KB) ( 5886 )   PDF(mobile)(3105KB) ( 6 )   收藏
垃圾热解半焦是垃圾在无氧环境中升温热解后的固体产物,其熔融处置有助于实现废弃物彻底无害化和减量化。为探究分类和资源回收对垃圾热解半焦熔融的影响,对混合垃圾进行分类和分选,获得9组不同组成的垃圾,再分别制备其热解半焦和半焦灰分,研究它们的熔融特性。结果发现,分类前后的垃圾及垃圾回收某种可燃物后热解半焦的热值为14.83~23.87 MJ/kg,回收塑料等可燃物组分会影响半焦灰分含量从而使半焦热值发生变化。垃圾分类后半焦灰分的熔融温度有所升高,不同半焦灰分的4个特征熔融温度在1 180~1 300 ℃之间波动。纸类物质的回收会使半焦灰分熔融温度降低,纺织类物质回收的影响不明显。垃圾分类前回收塑料会使半焦灰分熔融温度降低,而分类后回收塑料类物质会使半焦灰分熔融温度升高,这是因为它们携带的灰分影响了半焦灰分的酸碱比与硅铝比。垃圾热解半焦的燃烧放热量远远大于其半焦灰分熔融的吸热量,热解半焦在环境温度1 150 ℃下停留30 min时,会因燃烧放热直接完成熔融过程,而同样条件下半焦灰不能完成熔融,说明半焦直接熔融温度低且熔融速度更快。本研究结果将为生活垃圾气化熔融技术的工业化应用提供参考。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湿式除渣系统对危废回转窑焚烧系统的影响
宿向超, 陈 翼, 吴梦欣, 姜 凯
环境卫生工程. 2022 (2):  45-52. 
摘要 ( 2225 )   PDF(pc)(982KB) ( 5639 )   PDF(mobile)(982KB) ( 3 )   收藏
以100 t/d的危废回转窑焚烧线为例,建立了数学分析模型,研究了湿式除渣系统和干式除渣系统对危废回转窑焚烧系统的影响,比较了两种除渣系统的技术特性。结果表明:由湿式除渣系统进入焚烧炉二燃室的水蒸气质量约为危废焚烧量的9.28%,导致炉膛温度降低约30.0 ℃,折算年消耗轻柴油/天然气增加266.7 t/3.01×105 m3(标况);采用干式除渣工艺,系统二次风机鼓风量减少6.76%,引起二燃室温度提高5.25 ℃,理论轻柴油/天然气年节约46.6 t/5.26×104 m3(标况)。湿式除渣系统更耗能,且炉渣含水率高,而干式除渣系统更节能、节水,冷却的炉渣适合综合利用,在危废焚烧领域具有应用和推广价值。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建筑垃圾利用、处理与处置
建筑垃圾再生骨料强化研究综述
吴建超, 程宇东, 钟 彤, 赖登甲, 陈宗武
环境卫生工程. 2022 (2):  53-62. 
摘要 ( 2357 )   PDF(pc)(2962KB) ( 7139 )   PDF(mobile)(2962KB) ( 8 )   收藏
建筑物的拆除、建设等过程均会产生大量的建筑垃圾,将其加工为再生骨料循环用于工程建设中,对于环境保护和资源综合利用均具有重要的意义。但再生骨料存在表观密度低、吸水率和压碎值高等性能缺陷,严重阻碍了再生骨料的推广应用。砂浆分离和砂浆增强是目前最常用的再生骨料性能提升手段。为更好地理解再生骨料强化技术,围绕砂浆分离和砂浆增强两方面分别介绍了常见的强化方法,并对比了各方法的优缺点。相关结论将为今后再生骨料的强化研究提供参考。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装修/拆房垃圾低品物料再生免烧砖研究
罗佳杰, 周德生, 唐 佶, 李 津, 郑奇腾, 冯世进
环境卫生工程. 2022 (2):  63-68. 
摘要 ( 2225 )   PDF(pc)(3624KB) ( 5770 )   PDF(mobile)(3624KB) ( 1 )   收藏
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化率迅速增长,导致装修、拆房等建筑垃圾的大量产生,由于其成分复杂,破碎过程中会产生灰渣和除尘灰等难利用的低品质物料,严重影响装修/拆房垃圾处理生产线的整体资源化率。首先通过研究除尘灰和灰渣物理化学性质,探究其再利用可行性;随后,通过碱激发改性低活性除尘灰替代部分水泥,由灰渣替代部分标准砂进行免烧砖制备试验,分析不同配比和掺入量对再生免烧砖抗压强度和其发展规律的影响。结果显示:免烧砖强度随着灰渣掺量的增加而降低40%~70%,但可以通过控制水泥(至少20%)和粗骨料掺量(总骨料7.5%~15.0%)减少免烧砖抗压强度的衰减,28 d强度可以达到MU15砖的要求;采用碱激发除尘灰替代10%水泥,免烧砖7 d强度可以达到MU10砖的要求,而替代20%则需28 d。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装修垃圾预处理中试研究
郝粼波
环境卫生工程. 2022 (2):  69-73. 
摘要 ( 2307 )   PDF(pc)(14122KB) ( 5508 )   PDF(mobile)(14122KB) ( 8 )   收藏
介绍了我国建筑装修垃圾处理现状及主要处理方式,明确了装修垃圾预处理技术的研究及应用将是实现建材再生资源化领域“双碳”目标的关键环节。重点介绍了以“破袋粗破+预筛分+高效分级风选+磁选+人工分拣+成品分级精细风选”工艺技术路线为指导开展的带料中试实验研究。该生产线稳定产能可维持在50 t/h以上,作为实验生产线的主产品再生骨料,经过专业检测机构测试,成品质量尚佳、杂质含量极低,满足再生资源化利用需求。最终实验结果从实际运行过程到再生骨料产品的检测记录,均满足了预期制定目标。本次实验所有设备均为国产化设备,在保障生产目标的前提下,与早期进口装修垃圾预处理生产线的设备购置成本相比大幅降低,这为该中试生产线进一步工程化应用打下了坚实基础。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城乡生活垃圾填埋与二次污染控制
多相过硫酸盐催化体系中不同氧化进程对渗滤液有机污染的转化特征
周新全, 张露云, 席 爽, 汪 佳, 陈朱琦
环境卫生工程. 2022 (2):  74-80. 
摘要 ( 2455 )   PDF(pc)(3787KB) ( 5670 )   PDF(mobile)(3787KB) ( 8 )   收藏
选取多个前期研究中具有不同氧化机制且氧化能力较强的多相过硫酸盐催化体系,以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经过膜生物反应器(MBR)处理后的出水为处理对象,首先比较了各多相过硫酸盐催化体系对渗滤液MBR出水中难降解有机污染的矿化能力,随后通过三维荧光光谱分析渗滤液MBR出水中难降解的溶解性有机质(DOM)在各个反应体系中的氧化转化规律。研究发现各个反应体系对渗滤液MBR出水中总有机碳(TOC)的削减效率顺序为CuMg@Fe3O4/PMS > Ca-OMS-2/PMS > 3C-Co9S8/PMS > CuCo@ZnO/PMS。此外,各反应体系中的DOM均能快速转化,自由基氧化机制(HO·/SO[-4]·)具有较强的氧化能力,一方面可以快速氧化大分子有机污染物,另一方面易受复杂水质条件影响,无法对氧化产物持续高效氧化。1O2和电子转移氧化机制氧化能力较为温和,对大分子有机污染物质的氧化转化速率较慢,但更具有持久性。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导排系统结垢研究现状及新挑战
王 前, 苗前名, 何品晶, 徐期勇
环境卫生工程. 2022 (2):  81-88,94. 
摘要 ( 2710 )   PDF(pc)(3688KB) ( 6104 )   PDF(mobile)(3688KB) ( 22 )   收藏
填埋是生活垃圾处理的主要方式之一,渗滤液导排系统结垢是国内外生活垃圾填埋场面临的普遍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影响渗滤液导排系统结垢的因素复杂多样,近年来由于焚烧炉渣大量进入填埋场混填给渗滤液导排系统造成了新的挑战,因此亟需对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系统的归纳和总结。从填埋场导排系统淤堵、导排组分结垢(土工布、颗粒材料、管道)、结垢形成机制(物理、化学、生物)以及填埋场结垢新挑战等方面,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从而为填埋场导排层防淤堵及科学设计提供必要的参考信息。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植物型除臭剂除臭效果测试方法及硫化氢去除效果影响因素研究
呼佳宁
环境卫生工程. 2022 (2):  89-94. 
摘要 ( 2571 )   PDF(pc)(839KB) ( 6157 )   PDF(mobile)(839KB) ( 17 )   收藏
为评估植物型除臭剂在敞开式异味源条件下对恶臭物质的实际去除效果,结合垃圾填埋场作业面除臭剂实际应用方式构建一种在实验舱内喷洒植物型除臭剂的除臭效果测试方法,并利用硫化氢作为恶臭物质代表,采用不同品牌和型号的植物型除臭剂开展测试。研究结果表明:仅喷洒纯净水也会对硫化氢有一定去除效果,去除效率为55%;10种植物型除臭剂对硫化氢均有去除效果,其中稀释倍数较大、以植物精油成分为主的除臭剂去除效果最好,最高为84%~87%,稀释倍数小、稳定性较差、以植物提取液成分为主的除臭剂去除效果低于纯净水,分别为40%和36%;随着接触时间从10 min增加为60 min,除臭剂平均除臭效率由34%递增为63%,其中20%的除臭剂去除效率在10 min内起效迅速。在选取除臭剂产品时应同时关注除臭剂的稀释倍数、稳定性和接触时间问题。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非正规垃圾堆放点场地污染状况初步调查工作方法研究——以北京垃圾堆放点为例
韩 华, 陈国华, 周宏磊, 赵红亮
环境卫生工程. 2022 (2):  95-100. 
摘要 ( 2544 )   PDF(pc)(2503KB) ( 5615 )   PDF(mobile)(2503KB) ( 8 )   收藏
与工业地块污染状况调查不同,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污染状况调查介质除土壤与地下水外,还应重点关注污染源(垃圾堆体)的特征调查和危害性评价。现有生态环境部污染地块调查导则只针对土壤与地下水调查工作内容、程序和技术要求进行了规定,未涵盖污染源(垃圾堆体)调查的技术方法,目前我国针对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污染状况调查方法的系统研究较少。以北京某垃圾堆放点的污染状况初步调查为例,提出了垃圾堆体特征调查的技术方法以及垃圾堆体协同土壤与地下水的系统布点采样方法,强调应根据现场钻探揭露垃圾分布情况,通过动态调整、加密布设勘探点方式,逐步查明有较高环境危害的生活/混合垃圾分布范围,然后将土壤采样点位调整在生活/混合垃圾分布区域,可保证土壤采样点布设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另外,结合垃圾堆体的危害性评价,分析了土壤与地下水的现状与未来的环境风险。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实用技术与实践优秀案例
有机废弃物的昆虫(蝇蛆)生物转化技术项目
柴宏辉, 何加山
环境卫生工程. 2022 (2):  101-103. 
摘要 ( 2849 )   PDF(pc)(6466KB) ( 6081 )   PDF(mobile)(6466KB) ( 34 )   收藏
南京市六合区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中心(一期)位于六合区瓜埠镇,是江苏省高质量发展及国家重点研发项目(2018YFD1100600)示范工程,其外观及生产车间如图1所示。该项目设计处理餐厨垃圾50 t/d,占地2 500 m2,投资2 200万元,于2020年9月投入生产,已稳定运行1.5 a。该项目采用“预处理+生物昆虫转化”工艺,利用昆虫(蝇蛆)将餐厨垃圾转化为有机肥料原料并获得蝇蛆虫体。整个处理过程为负压环境,废气集中处理后达标排放,废水回用于养殖;采用自动化的养殖与虫粪分离系统,可实现餐厨垃圾的减量化、无害化及高值化利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多通道风场控制农村易腐垃圾快速腐殖化技术及工程案例
张舒迟, 杜淑雯, 陈 旭, 赵海艳, 吴东雷
环境卫生工程. 2022 (2):  104-106. 
摘要 ( 2497 )   PDF(pc)(7031KB) ( 5493 )   PDF(mobile)(7031KB) ( 2 )   收藏
浙江省长兴县林城镇于2017年开始进行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化、资源化处理试点工作。依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集中式镇级多通道风场控制有机垃圾快速腐殖化技术研究及示范”(No. 2018YFD1100601-03)支持,采用浙江大学环境生态研究所研发的多通道风场控制农村易腐垃圾快速腐殖化技术,创造性地建设了覆盖全镇易腐生活垃圾资源化处理站1座(图1),全镇统一每天定点定时到各村收集易腐垃圾,实现了全镇20个行政村易腐生活垃圾的统一收集、运输和集中处置,日处理量8~10 t,每天成肥后的产物约1 t,处理后的成肥产物达到NY/T 525—2021有机肥料中相应的标准要求,交由周边的种植大户还田增肥,实现了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农村多源易腐垃圾机械预处理-强化自然通风阳光房堆肥技术及示范工程
邵立明, 崔广宇, 廖南林, 吕 凡, 章 骅, 何品晶
环境卫生工程. 2022 (2):  107-109. 
摘要 ( 2599 )   PDF(pc)(11025KB) ( 5550 )   PDF(mobile)(11025KB) ( 13 )   收藏
从2018年底至2020年末,由同济大学团队负责整体规划、设施设计和日常作业指导,象山县农业农村局负责组织实施建设,相关乡镇政府职能部门负责日常运行的机械预处理强化自然通风阳光房堆肥设施(以下简称“机械+”阳光房),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村镇生活垃圾高值化利用与二次污染控制技术装备”项目的综合示范县——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完成建设。经过两年时间,目前已在全县14个涉农乡镇中的9个乡镇建成“机械+”阳光房堆肥设施。多次检测结果表明,阳光房堆肥设施(图1)实地运行效果达到设计要求。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山市三大组团垃圾综合处理基地与惠州市生态环境园——智慧化监管系统及创新监管模式
苏红玉, 缪 巍, 夏宇
环境卫生工程. 2022 (2):  110-112. 
摘要 ( 2634 )   PDF(pc)(3713KB) ( 5657 )   PDF(mobile)(3713KB) ( 15 )   收藏
针对当前垃圾处理设施第三方监管人力欠缺、能力有短板及监管覆盖面不足等问题,搭建了以环保技术为主导的智慧化监管系统。结合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城建院”)在国内环卫专业领域优势,构建了“院内部人员远程技术指导+人力现场监管+数字化监管平台管理”多手段有机结合的创新监管模式。依托城建院现有监管服务项目,通过信息化手段将专业技术人员与现场专业人员有机联动,实现“院本部远程指导+现场驻厂服务”一体化管理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版权所有 © 天津市城市管理研究中心
津ICP备2022007900号-1   津公网安备 12010302000952号   中央网信办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地址:天津市河西区围堤道107号    邮政编码: 300201
电话: 022-28365069 传真: 022-28365080 E-mail: csglwyjs10@tj.gov.cn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