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卫生工程 ›› 2022, Vol. 30 ›› Issue (3): 1-7.

• 有机固废生物处理与高值化利用 •    下一篇

碳热还原铁基生物炭材料(BC-ZVI)对厨余垃圾厌氧消化的影响研究

赵光琪, 刘建国, 孔 鑫, 陈 超, 刘佃磊   

  1. 1. 清华大学 环境学院; 2. 太原理工大学; 3.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4.清华大学 深圳国际研究生院
  • 出版日期:2022-06-28 发布日期:2022-06-28

  • Online:2022-06-28 Published:2022-06-28

摘要: 提升厨余垃圾厌氧反应器运行稳定性和物料产甲烷潜能是实现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的关键技术手段。本研究选取赤泥、废铁泥、污水厂污泥和废木料为原料,通过碳热还原法制备得到3种碳热还原铁基生物炭复合材料:碳还原赤泥(BC-ZVI1)、碳还原铁泥(BC-ZVI2)和碳还原芬顿污泥(BC-ZVI3),研究其作为添加剂对厨余垃圾厌氧消化产甲烷的促进作用。结果表明:与同类研究中常见的单独添加生物炭(BC)和零价铁(ZVI)相比,其中两种复合材料添加对厨余垃圾厌氧消化产甲烷具有更为显著的促进作用,BC-ZVI1的促进效果最佳。在有机容积负荷(以VS计)为14.07 g/L,接种比I/S为1:2,BC-ZVI1投加量(以VS计)为0.4 g/g的条件下,BC-ZVI1组甲烷产率(以VS计)达到310.66 mL/g,比甲烷活性(以VS计)达到14.17 mL/(g·d),分别比单独添加BC和ZVI组提高36.57%、51.79%和64.77%、78.91%。BC-ZVI1对体系pH的缓冲、氨氮的去除以及丁酸向乙酸转化的促进作用是其促进厨余垃圾厌氧消化产甲烷的主要原因。

No related articles found!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1] 陈海滨, 谢宗汉, 肖可可, 苗 雨, 王习平, 汪俊时, 杨家宽. 农村易腐垃圾静态堆肥初步研究——以福建省明溪县胡坊镇为例[J]. 环境卫生工程, 2022, 30(3): 8 -18 .
[2] 王娟娟, 许 亮, 王建伟, 陈春霞, 黄建立, 纪 涛. 添加辅料后垃圾焚烧飞灰的重金属高温挥发性研究[J]. 环境卫生工程, 2022, 30(3): 37 -40,45 .
[3] 龙吉生, 姚 挺. 生活垃圾焚烧飞灰水洗过程中理化特性及二噁英分布规律研究[J]. 环境卫生工程, 2022, 30(3): 41 -45 .
[4] 何顺辉, 吴东彪, 张 健, 谢世平. 几种土工垫对污染底泥原位阻隔性能的对比试验[J]. 环境卫生工程, 2022, 30(3): 54 -58,64 .
[5] 张俊文, 苏兴国, 李湛江, 周卫东, 宋树祥, 赵晓飞. 兴丰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降水除险及库容挖潜工程案例[J]. 环境卫生工程, 2022, 30(3): 100 -102 .
[6] 林 琳, 周 昊, 马黎阳. 钢铁烟尘及有色冶炼渣资源化清洁利用项目[J]. 环境卫生工程, 2022, 30(3): 103 -104 .
[7] 赵文阀, 孙 力, 厉江锋, 刘青松, 葛 芳, 陈 瑞. 淮北东湖存量垃圾治理工程案例[J]. 环境卫生工程, 2022, 30(3): 105 -107 .
[8] 黄 政, 周 晓. 中环洁宁波北仑环卫一体化服务项目[J]. 环境卫生工程, 2022, 30(3): 108 -110 .
[9] 李 磊, 蔡 辰, 陈永栋, 刘昊宇, 刘 芮, 杨东海, 董 滨, 戴晓虎. 外加电压下的废活性污泥二次产酸发酵:对污泥结构和酶活性的影响[J]. 环境卫生工程, 2022, 30(3): 111 .
[10] 闫 瑞, 程世昆, 陈近港, 李祥凯, Sumit Sharma, Sayed Mohammad Nazim Uddin, Heinz-Peter Mang, 陈 聪, 李子富, 李天昕, 王雪梅. 北京市胡同公共厕所的运行状况实证研究[J]. 环境卫生工程, 2022, 30(3): 112 .
版权所有 © 天津市城市管理研究中心
津ICP备2022007900号-1   津公网安备 12010302000952号   中央网信办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地址:天津市河西区围堤道107号    邮政编码: 300201
电话: 022-28365069 传真: 022-28365080 E-mail: csglwyjs10@tj.gov.cn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