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卫生工程 ›› 2022, Vol. 30 ›› Issue (3): 108-110.

• 实用技术与实践优秀案例 • 上一篇    下一篇

中环洁宁波北仑环卫一体化服务项目

黄 政,周 晓   

  1. 中环洁环境有限公司
  • 出版日期:2022-06-28 发布日期:2022-06-28

  • Online:2022-06-28 Published:2022-06-28

摘要:  北仑区位于宁波东部,以港口为依托经济飞速发展。近年来北仑区城市化进程加快,但环卫作业存在“作业场景多、作业主体多、投资主体分散”的特殊性,在清扫保洁、垃圾收运、公厕运维、应急保障和环卫信息化管理等方面亟需进行有效提升。在此背景下中环洁充分发挥品牌、资金、技术优势,结合环卫行业特点以及10 a运营管理经验,依托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空间地理信息及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于2021年9月自主研发北仑环卫一体化服务项目系统,形成的环卫作业全要素管控的数字化监管体系,为建设“全域城乡一体、山海生态宜居”的现代北仑提供有力保障和支撑。【技术/案例原理及技术路线】整体采用B/S结构,环卫分析决策中心采用C/S架构。并采用中间件进行服务,各服务之间松耦合,服务组件可重用、拼装,可定制扩展,满足业务的可插拔。框架体系采用分层模式,以满足从整体需求出发,根据系统建设的设计原则和技术路线,采用面向业务、面向逻辑、面向接口的技术架构,建立应用层、平台层、数据层、传输层和感知层的分层思想。总体框架以大平台架构和大数据架构为核心,以业务架构、逻辑架构、接口架构为支撑,形成智慧环卫体系总体技术框架的完整模型,其技术路线见图1。(1)应用层:针对环卫管理各要素特点,建立基础资源管理、清扫保洁、垃圾收运等系统,满足政府方、监管方、环卫企业的共同需求。(2)平台层:物联网管理平台为环卫作业过程提供数据支撑,业务支撑平台提供逻辑分析支撑,达到精细化管理。(3)数据层:作为平台核心,数据层涵盖基础数据库、GIS库、视频库等,通过数据交换共享等方式获取环卫管理的基础数据和业务运行数据,供应用支撑。(4)传输层:传输层提供了平台的运行环境,保证各个业务系统正常运转。(5)感知层:智能设备作为智慧环卫业务提供智能化数据感知的核心工具,通过物联网通信技术,将环卫作业管理过程中的所有关键指标收集、存储到数据库中。

No related articles found!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1] 赵光琪, 刘建国, 孔 鑫, 陈 超, 刘佃磊. 碳热还原铁基生物炭材料(BC-ZVI)对厨余垃圾厌氧消化的影响研究[J]. 环境卫生工程, 2022, 30(3): 1 -7 .
[2] 陈海滨, 谢宗汉, 肖可可, 苗 雨, 王习平, 汪俊时, 杨家宽. 农村易腐垃圾静态堆肥初步研究——以福建省明溪县胡坊镇为例[J]. 环境卫生工程, 2022, 30(3): 8 -18 .
[3] 王娟娟, 许 亮, 王建伟, 陈春霞, 黄建立, 纪 涛. 添加辅料后垃圾焚烧飞灰的重金属高温挥发性研究[J]. 环境卫生工程, 2022, 30(3): 37 -40,45 .
[4] 龙吉生, 姚 挺. 生活垃圾焚烧飞灰水洗过程中理化特性及二噁英分布规律研究[J]. 环境卫生工程, 2022, 30(3): 41 -45 .
[5] 何顺辉, 吴东彪, 张 健, 谢世平. 几种土工垫对污染底泥原位阻隔性能的对比试验[J]. 环境卫生工程, 2022, 30(3): 54 -58,64 .
[6] 张俊文, 苏兴国, 李湛江, 周卫东, 宋树祥, 赵晓飞. 兴丰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降水除险及库容挖潜工程案例[J]. 环境卫生工程, 2022, 30(3): 100 -102 .
[7] 林 琳, 周 昊, 马黎阳. 钢铁烟尘及有色冶炼渣资源化清洁利用项目[J]. 环境卫生工程, 2022, 30(3): 103 -104 .
[8] 赵文阀, 孙 力, 厉江锋, 刘青松, 葛 芳, 陈 瑞. 淮北东湖存量垃圾治理工程案例[J]. 环境卫生工程, 2022, 30(3): 105 -107 .
[9] 李 磊, 蔡 辰, 陈永栋, 刘昊宇, 刘 芮, 杨东海, 董 滨, 戴晓虎. 外加电压下的废活性污泥二次产酸发酵:对污泥结构和酶活性的影响[J]. 环境卫生工程, 2022, 30(3): 111 .
[10] 闫 瑞, 程世昆, 陈近港, 李祥凯, Sumit Sharma, Sayed Mohammad Nazim Uddin, Heinz-Peter Mang, 陈 聪, 李子富, 李天昕, 王雪梅. 北京市胡同公共厕所的运行状况实证研究[J]. 环境卫生工程, 2022, 30(3): 112 .
版权所有 © 天津市城市管理研究中心
津ICP备2022007900号-1   津公网安备 12010302000952号   中央网信办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地址:天津市河西区围堤道107号    邮政编码: 300201
电话: 022-28365069 传真: 022-28365080 E-mail: csglwyjs10@tj.gov.cn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