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卫生工程 ›› 2025, Vol. 33 ›› Issue (4): 1-11.doi: 10.19841/j.cnki.hjwsgc.2025.04.001
• 固体废物处理过程衍生污染控制 • 下一篇
垃圾焚烧和填埋无意产生的新污染物对比研究
赵 曦,蔡晓伟,于 岑,肖 遥,韦 斯
- 1.深圳市汉宇环境科技有限公司;2.南京大学 环境学院
Comparative Study of Unintentional Emerging Pollutants from Municipal Solid Waste Incineration and Landfill
ZHAO Xi, CAI Xiaowei, YU Cen, XIAO Yao, WEI Si
- 1. Shenzhen Hanyu 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 2. School of the Environment, Nanjing University
摘要: 生活垃圾焚烧和填埋是无意产生的新污染物(EPs)的主要排放源之一。对焚烧和填埋产生的EPs种类清单、分布规律、浓度、产生量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垃圾焚烧和填埋均会产生持久性有机物(POPs)、药品和个人护理品(PPCPs)、内分泌干扰物(EDCs)和微塑料(MPs)等多种EPs。垃圾焚烧会产生溴代二[口][恶]英(PBDD/Fs)和氟代二[口][恶]英(PFDD/Fs),垃圾填埋会产生抗生素抗性基因(ARGs)。垃圾焚烧产生的EPs在焚烧厂产物中呈现出3种不同的分布规律,二[口][恶]英(PCDD/Fs)、多氯联苯(PCBs)和多溴联苯醚(PBDEs)主要分布在飞灰中,多环芳烃(PAHs)、短链氯化石蜡(SCCPs)、MPs主要分布在底渣中,全氟和多氟烷基物质(PFASs)、邻苯二甲酸酯(PAEs)和抗生素主要分布在渗滤液中。垃圾焚烧厂渗滤液大部分POPs浓度高于填埋场渗滤液,大部分抗生素浓度低于填埋场渗滤液。垃圾焚烧PCDD/Fs、PBDEs、SCCPs、PAHs、PCBs、PFASs、MPs产生量大于填埋;垃圾填埋喹诺酮类(QNs)、磺胺类(SAs)、四环素类(TCs)和大环内酯类(MLs)等抗生素以及PAEs的产生量大于焚烧。总的来看,焚烧更倾向于产生具有持久性和生物富集性(PBT或vPvB)的EPs,而填埋更倾向于产生具有持久性和迁移性(PMT或vPvM)的EPs。对比结果因受数据样本量、垃圾填埋龄、采样季节(降雨)和边界条件的影响而存在一定不确定性。研究结果提示,垃圾分类、填埋场存量垃圾治理、焚烧飞灰螯合固化后填埋和渗滤液/淋溶液回喷焚烧等措施均可有效降低垃圾处置的EPs产生量。
[1] | 方凯乐, 周 强, 汪 军, 冯 至, 吴 珣. 生活垃圾焚烧炉渣在混凝土中资源化利用的研究进展[J]. 环境卫生工程, 2025, 33(4): 38-45. |
[2] | 岳兴月. 超高压炉内再热技术在垃圾焚烧厂的应用[J]. 环境卫生工程, 2025, 33(4): 99-103. |
[3] | 邱清文. 生活垃圾焚烧飞灰填埋场岩土工程设计建议[J]. 环境卫生工程, 2025, 33(3): 64-69. |
[4] | 曹占强. 存量垃圾快速好氧稳定化装备研究及工程应用[J]. 环境卫生工程, 2025, 33(3): 75-81. |
[5] | 胡洪磊, 龙吉生, 吴亚中. 垃圾焚烧项目烟气再循环设备腐蚀原因与优化方案[J]. 环境卫生工程, 2025, 33(3): 97-101. |
[6] | 段盼巧, 李雅昕, 白良成. 生活垃圾焚烧厂白烟来源及控制研究[J]. 环境卫生工程, 2025, 33(3): 102-106,113. |
[7] | 戚晓波, 易 鹏, 马云峰, 林晓青. 大比例掺烧典型工业固废对生活垃圾焚烧炉燃烧特性的影响研究[J]. 环境卫生工程, 2025, 33(2): 1-11. |
[8] | 付 铠, 白 旭, 史佳雨, 钱鑫鑫, 刘 璐, 周亚倩, 王鹤立. 基于全流程的生活垃圾焚烧温室气体排放核算[J]. 环境卫生工程, 2025, 33(2): 12-18. |
[9] | 施至理. 小型简易垃圾填埋场开挖筛分工艺流程分析和参数确定——以浙江某小型简易垃圾填埋场为例[J]. 环境卫生工程, 2025, 33(2): 102-109. |
[10] | 段飞飞, 朱传强, 杨 林, 扈明东, 尹晓龙, 韩 昊. 大容量垃圾焚烧炉内脱硫脱硝一体化工艺研究[J]. 环境卫生工程, 2024, 32(6): 64-69. |
[11] | 龚 越. 面向垃圾焚烧余热锅炉受热面的超频震波清灰技术应用与研究[J]. 环境卫生工程, 2024, 32(6): 74-79. |
[12] | 王心月, 黄兴瑶, 智 悦, 刘雪梅, 王 前, 岳东北, 王小铭. 食品接触材料全氟和多氟化合物浸出行为及其处置场景释放潜力研究[J]. 环境卫生工程, 2024, 32(6): 128-128. |
[13] | 甘 洁, 刘 豪, 李建辉. 国内外生活垃圾焚烧厂的水排放与监管标准比较分析[J]. 环境卫生工程, 2024, 32(5): 11-16. |
[14] | 陈 华, 何耀忠, 刘 帅, 刘 畅, 杨嘉杰. 大型生活垃圾填埋场阶段性封场综合整治工程——以广东省某市生活垃圾填埋场为例[J]. 环境卫生工程, 2024, 32(5): 93-98. |
[15] | 商卫纯, 王丽晓, 郑 吉, 刁鲁懿. 浙江省某非正规垃圾填埋场调查及风险评价[J]. 环境卫生工程, 2024, 32(5): 99-103,11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