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本期目录
2019年, 第27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19-08-10
我国生活垃圾填埋场特征性问题原因分析与对策探讨
程 磊, 刘意立, 杨妍妍, 李 昊, 王洪涛, 刘建国, 岳东北
环境卫生工程. 2019 (4):  1-4. 
摘要 ( 1784 )   PDF(pc)(684KB) ( 9240 )   PDF(mobile)(684KB) ( 0 )   收藏
填埋是我国生活垃圾处理处置的最主要方式之一。我国在发展填埋技术过程中对发达国家的技术开发和应用实践经验借鉴较多,而未充分考虑我国垃圾高含水率高易降解有机质的特点,导致填埋场在运行过程中出现了许多特征性问题,包括渗沥液导排系统淤堵、场内渗沥液水位壅高、渗沥液处理难度高以及作业面非甲烷有机化合物释放量大等。分析结果表明,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我国现行填埋规范标准与我国垃圾特性存在不相适应之处。要解决以上问题,不仅要通过垃圾分类、垃圾预处理等方式来改善填埋垃圾特性,探索适合我国垃圾特性的填埋方式,同时也要加强基础研究、重新审视相关规范标准并加大资金投入。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固相环境基质中典型残留抗生素的分析方法综述
夏治文, 赵旭远, 顾建忠, 詹 路, 谢 冰
环境卫生工程. 2019 (4):  5-12. 
摘要 ( 1531 )   PDF(pc)(871KB) ( 9216 )   PDF(mobile)(871KB) ( 0 )   收藏
抗生素作为一类抗菌药物大量应用于治疗和预防各种疾病。然而,抗生素在环境中的残留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固相环境基质中抗生素的分析检测方法是研究其生态环境问题的关键所在。综述了近年来固相环境基质(土壤、沉积物和污泥)中残留抗生素的测定方法,主要包括固相环境基质的前处理和抗生素液相色谱检测方法。通过对抗生素萃取、纯化、检测方法的比较,为今后固相环境基质抗生素的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同时对未来的抗生素检测方法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华南某垃圾焚烧厂焚烧飞灰理化特性及重金属形态研究
陈 清, 汪屈峰, 李 艳, 史力争, 黄沅清, 朱 锋, 海 景, 谢颖诗
环境卫生工程. 2019 (4):  13-18. 
摘要 ( 1440 )   PDF(pc)(1055KB) ( 9231 )   PDF(mobile)(1055KB) ( 0 )   收藏
利用激光粒度仪、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等对华南某垃圾焚烧厂不同粒径焚烧飞灰(原灰)矿物相组成和微观形貌进行分析,同时研究其重金属浸出毒性和形态特征。结果表明:焚烧飞灰颗粒均在2 mm以下,<38 μm粒径占比达到68.07%;微观结构差异较大,多为不规则的疏松结构。焚烧飞灰主要化学成分为CaO、Na2O和K2O,CaO较多集中在大颗粒飞灰中,而K2O和Na2O在小粒径焚烧飞灰中含量更高;主要矿物相为氯化物和含钙矿物,含量随粒径减小而增加。焚烧飞灰重金属浸出毒性较低,仅Cr浸出浓度超出GB 16889—2008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的限值。在不同粒径范围内,Cr酸提取态含量较高,占总量的16.61%~23.60%,形态较不稳定。Cd和Cu可还原态比例较高,存在一定的浸出风险。Ni、Pb、As和Ba等金属残渣态所占比例较高,重金属形态较稳定。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易燃垃圾热解气化能量平衡分析
邓 晨, 陈洪一, 曹桦钊, 黎 莉, 龚佰勋
环境卫生工程. 2019 (4):  19-21. 
摘要 ( 1462 )   PDF(pc)(543KB) ( 9360 )   PDF(mobile)(543KB) ( 0 )   收藏
分析易燃垃圾热解气化技术研发中能量平衡的作用。根据生活垃圾经过超高压干湿分类后得到的易燃垃圾热解气化发电的工艺研发试验所得相关数据,针对热解气化过程中的能量流向建立能量平衡模型,为研发提供直观参考数据,分析各个设备对热解气化过程的能量利用情况。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北京市生活垃圾污染控制对垃圾分类的需求
刘欣艳, , 芦会杰,
环境卫生工程. 2019 (4):  22-24. 
摘要 ( 1580 )   PDF(pc)(415KB) ( 9155 )   PDF(mobile)(415KB) ( 1 )   收藏
 对于进入垃圾处理系统的垃圾,其处理技术主要有填埋、焚烧和堆肥,分析这3种处理过程的恶臭污染、渗沥液污染、焚烧烟气污染的原因和控制难点,建议垃圾从源头4大类粗分时增加细分类别,与垃圾处理技术紧密配合,进一步实现垃圾处理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生活垃圾气力输送系统运行成本效益分析——以天津生态城为例
张 晶, 杨永健, 杨 伟
环境卫生工程. 2019 (4):  25-28. 
摘要 ( 1543 )   PDF(pc)(554KB) ( 9096 )   PDF(mobile)(554KB) ( 0 )   收藏
垃圾气力输送系统是一种清洁、高效的垃圾收集方式,但与传统垃圾收运方式相比,该系统运行能耗较大、运行成本较高。以天津生态城垃圾气力输送系统为分析对象,参考天津生态城垃圾气力输送系统的部分运行数据,对比分析垃圾直运模式与垃圾气力输送模式下垃圾收运的成本及变化趋势,客观预测垃圾气力输送系统的发展前景,为其他城市及地区建设运行该系统提供决策参考。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厨余垃圾快速干化堆肥规模生产工艺的试验研究
郭在培, 孔 飞, 黄伟钊
环境卫生工程. 2019 (4):  29-31. 
摘要 ( 1487 )   PDF(pc)(698KB) ( 9176 )   PDF(mobile)(698KB) ( 0 )   收藏
以厦门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厂进厂的厨余垃圾为研究对象,建立厨余垃圾快速干化堆肥的工艺方法,用生产与试验相结合的方法验证厨余垃圾快速干化堆肥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厨余垃圾快速干化堆肥单批次处理周期短,可以实现厨余垃圾快速减量及无害化卫生要求,并可作为后续资源化的原料。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刍议北方地区冬季生活垃圾堆酵析水
陈国义, 李兴国, 高 于
环境卫生工程. 2019 (4):  32-34. 
摘要 ( 1521 )   PDF(pc)(491KB) ( 9113 )   PDF(mobile)(491KB) ( 2 )   收藏
我国北方地区冬季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垃圾堆酵生物降解反应弱、析水量少,导致垃圾温度和发热量较低,焚烧等量垃圾时,焚烧炉存在负荷低、甚至需要使用助燃油维持燃烧等问题。通过对生活垃圾含水和堆酵生物降解的分析,指出我国北方地区冬季堆酵的重点是保证进入垃圾池的生活垃圾温度高于15 ℃,才能快速启动生物降解;难点在于垃圾池内垃圾很难被加热。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多元线性回归的生活垃圾热值影响因素分析
李剑颖
环境卫生工程. 2019 (4):  35-40. 
摘要 ( 1549 )   PDF(pc)(813KB) ( 9199 )   PDF(mobile)(813KB) ( 1 )   收藏
依托于北京市生活垃圾理化特性调查,抽取了城六区、新城、郊区平原农村、功能区具有代表性和稳定性的采样点进行垃圾理化性质调查。得到全年4个季度的垃圾理化特性数据,把这些数据作为研究对象使用SPSS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得出北京市生活垃圾湿基低位热值影响因素按照贡献值的大小总排名为:可燃烧垃圾>塑料>砖瓦>厨余>含水率。可燃烧垃圾含量每提高1%生活垃圾热值就可以提高87.144 kJ/kg,垃圾含水率每提高1%生活垃圾热值就将会降低118.693 kJ/kg。该研究结果能更好地预测生活垃圾热值随影响因素的变化情况,对提高生活垃圾热值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大沽排污口水质主要污染因子与生物毒性相关性研究
王 娜, 谷德贤, 孟一耕, 刘 鑫, 董玉波, 叶红梅
环境卫生工程. 2019 (4):  41-43. 
摘要 ( 1419 )   PDF(pc)(493KB) ( 9096 )   PDF(mobile)(493KB) ( 0 )   收藏
研究天津大沽排污河的水质主要污染因子和生物毒性的相关性,于2016—2017年的3月、5月、7月、8月、10月、11月对大沽排污河流入渤海湾的最后一个闸口上游水质的COD、NH3-N、TP、TN、SS、BOD5、石油类(Oil)、生物毒性等指标进行监测和评价。大沽排污口的污染因子为COD、BOD5、TP,COD和BOD5与生物毒性呈正相关(P<0.05),TP与生物毒性不相关(P>0.05)。可探索运用COD和BOD5反映生物毒性水平的可行性。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减压蒸馏在垃圾渗沥液膜浓缩液处理上的应用研究
罗文涛
环境卫生工程. 2019 (4):  44-47. 
摘要 ( 1496 )   PDF(pc)(712KB) ( 9145 )   PDF(mobile)(712KB) ( 0 )   收藏
垃圾渗沥液纳滤浓缩液废水具有高COD、高盐分、生化性差和处理成本高的特点,采用减压蒸馏法处理该浓缩液废水,结果表明:在投加60 mg/L的消泡剂、温度保持在60 ℃、真空度在80 kPa时,减压蒸馏的效果明显,其中馏液回收率为90%,馏液COD达到500 mg/L以下的纳管排放标准。减压蒸馏法在处理渗沥液浓缩液方面具有工艺条件简单、加药量少、成本较低等特点。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渗沥液产率变化趋势分析
杜海亮, 焦学军, 王若飞, 姚 琴
环境卫生工程. 2019 (4):  48-50. 
摘要 ( 1555 )   PDF(pc)(555KB) ( 9182 )   PDF(mobile)(555KB) ( 0 )   收藏
以我国近20 a来投运的、有代表性的炉排炉垃圾焚烧发电厂为研究对象,统计了不同焚烧厂垃圾渗沥液产率等数据。分析了焚烧厂运营时间、经济发展水平及地理区域等因素对垃圾渗沥液产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焚烧厂运营时间增加,垃圾渗沥液产率呈下降趋势,其中经济发达的大城市垃圾渗沥液产率下降更明显;除个别省份外,南北方垃圾渗沥液产率无明显差异;东部沿海地区垃圾渗沥液产率略高于西部地区。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垃圾卫生填埋场渗沥液浓缩液表层滴管技术研究
吴彬彬
环境卫生工程. 2019 (4):  51-54. 
摘要 ( 1522 )   PDF(pc)(872KB) ( 9135 )   PDF(mobile)(872KB) ( 0 )   收藏
为研究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渗沥液浓缩液表层滴管技术的效果,采用现场试验的方法,对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生化+MBR+反渗透膜处理工艺产生的渗沥液的回灌量情况的变化、回灌后对库区内渗沥液水质COD、BOD、氨氮等产生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渗沥液浓缩液回灌实施期间,各月间回灌量差异明显;不同月份回灌液因降雨量不同而差异较大。但从试验来看,无论回灌液水质如何,库区产生的渗沥液水质COD、BOD和氨氮并未出现较大波动。试验证明,实施渗沥液浓缩液回灌是中小型垃圾卫生填埋场消纳渗沥液浓缩液的有效手段,填埋场可结合场区自身现状实施表层滴管技术处理渗沥液浓缩液。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微生物菌剂强化渗沥液处理生化系统的研究
段菁溦, 张庆喜, 董 磊
环境卫生工程. 2019 (4):  55-58. 
摘要 ( 1464 )   PDF(pc)(721KB) ( 9079 )   PDF(mobile)(721KB) ( 0 )   收藏
生物强化技术应用于渗沥液处理生化系统,旨在提高生化系统对污染物的去除率,调试顺序按照厌氧、兼氧、好氧系统进行。微生物菌剂的投加使厌氧系统得到优化,甲烷菌建立速度快,厌氧系统对COD去除率显著提升,北厌氧罐对COD去除率从36.9%提高至45.5%,南厌氧罐对COD去除率从25.4%提高至57.7%。调试前后A/O系统对COD去除率由53.5%提高至65.1%,氨氮去除率由80.2%提高至91.6%,去除率较调试前更稳定,硝化池污泥SV30由90%降至50%~60%,沉降性能明显改善。新型菌剂能够提高硝化池pH,减少药剂投加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沉砂浮渣分离技术在餐厨垃圾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朱丽可, 汤晓艳, 吴 元, 屈 阳, 张进锋
环境卫生工程. 2019 (4):  59-64. 
摘要 ( 1502 )   PDF(pc)(1084KB) ( 9158 )   PDF(mobile)(1084KB) ( 0 )   收藏
利用设计和研发的沉砂浮渣一体化分离设备对餐厨垃圾的分选机浆料和料斗沥水进行中试试验研究,并探讨设备的运行效果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沉砂浮渣分离装置物料中重质沉砂、轻质浮渣和中间水相(有机浆液)分层特征相对明显,可实现三相分离状态。通过对比试验及优化分析,确定最佳工况条件为:停留时间为2 d,转速33~42 r/min,进料配比1∶4∶0(浆料∶沥水∶自来水),间歇进排料运行。相较于常州餐厨一期项目中静置除渣现状工艺,优化后工艺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得到较大程度提升,出料残渣率(出渣率+出砂率)和有机质损失率分别降低4.57个百分点和6.14个百分点,出水TS降低4.47个百分点、VS/TS增加48.52个百分点、溶解性COD从150 000 mg/L提高到199 600 mg/L,兼具除渣、除砂和水解酸化的作用,对后续餐厨浆料提油及厌氧消化工艺的连续、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好氧治理技术在大连某垃圾填埋场中的应用
韩正平, 勾冬梅, 刘树峰
环境卫生工程. 2019 (4):  65-68. 
摘要 ( 1538 )   PDF(pc)(500KB) ( 9107 )   PDF(mobile)(500KB) ( 0 )   收藏
垃圾填埋场好氧治理技术是一种在好氧条件下加速生活垃圾生物降解的技术方法。针对大连某垃圾填埋场的现状,提出了好氧治理的系统设计,通过建立监测系统有效地调整运行参数,保证治理效果,达到了无害化处理和降低生态环境风险的目的。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泥浆反应器技术在修复氰化物污染土壤中的应用
袁珊珊, , 宋震宇, , 巢军委, , 李 野, , 杨 伟,
环境卫生工程. 2019 (4):  69-71. 
摘要 ( 1522 )   PDF(pc)(1256KB) ( 9176 )   PDF(mobile)(1256KB) ( 1 )   收藏
针对氰化物污染土壤,采用泥浆反应器技术进行化学氧化小试和中试试验,小试试验结果表明:当氧化时间30 min以上、氧化剂用量2%以上时,氰化物污染土壤可氧化至修复目标值22 mg/kg以下。中试试验结果表明:修复后的土壤中氰化物的含量稳定在22 mg/kg以下,满足修复目标值,修复土的达标率为100%,避免了传统氧化技术在氰化物污染土壤修复过程中效果不稳定的问题。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广东省某市生活垃圾简易填埋场综合整治工程设计
洪昭锐, 陈 华
环境卫生工程. 2019 (4):  72-74. 
摘要 ( 1616 )   PDF(pc)(1098KB) ( 9159 )   PDF(mobile)(1098KB) ( 0 )   收藏
针对广东省某市生活垃圾简易填埋场存在污染及安全隐患等情况及该市现阶段的生活垃圾处置能力严重不足的现状,提出了近期在该填埋场采取应急挖潜构建新的卫生填埋区+部分简易填埋区就地封场的综合整治方案,并对主要工程措施进行详细设计。该项目的实施可为今后类似项目提供借鉴。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苏州河水生植物监测预警机制研究
董 波, , 崔礼克, 刘 婕, 林 波, 凌小佳
环境卫生工程. 2019 (4):  75-79. 
摘要 ( 1553 )   PDF(pc)(739KB) ( 9229 )   PDF(mobile)(739KB) ( 0 )   收藏
基于系统理论和效益理论的双重视角,在梳理当前苏州河水葫芦污染动态预警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充分运用社会管理、信息技术等手段,尝试性地提出健全苏州河水葫芦预警机制一些设想,包括部门协作机制、信息采集机制、信息分析机制、响应反馈机制、处理评估机制以及保障措施等,为日后工作实践提供理论依据和决策参考。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北京市背街小巷地区提升清扫保洁作业水平方法研究
崔华胜, 孙晨阳, 冯 洋, 徐利奇, 胡昌夏
环境卫生工程. 2019 (4):  80-82. 
摘要 ( 1625 )   PDF(pc)(513KB) ( 9226 )   PDF(mobile)(513KB) ( 1 )   收藏
根据目前北京市背街小巷地区采用人工清扫保洁,可见垃圾去除较好但道路尘土去除效果差、整体环境卫生水平低的现状,结合背街小巷地区道路狭窄、环境复杂、人行为主的特点,提出了采用小型纯电动扫路机,以人机结合的作业方式去除道路尘土,同时兼顾清除可见垃圾的作业方式。在北京市西城、朝阳、海淀3个区4个街道,使用3种不同人机结合作业方式开展了试验,并监测了道路尘土残存量变化以及可见垃圾污染水平。监测结果表明:开展人机结合作业后,所有试验路段可见垃圾去除均维持在较好水平,同时道路尘土残存量均较本底值有明显下降,最大降幅达到77.2%。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生活垃圾填埋场封场后维护管理研究——以北方某生活垃圾填埋场为例
宋 薇, 蒲志红, 吴彬彬
环境卫生工程. 2019 (4):  83-86. 
摘要 ( 1621 )   PDF(pc)(512KB) ( 9020 )   PDF(mobile)(512KB) ( 0 )   收藏
封场后维护管理是生活垃圾填埋场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前我国填埋场管理的薄弱环节。以北方某填埋场为例,在对污染物释放行为与适宜封场维护管理措施分析的基础上,估算出封场后每吨垃圾资金投入需求约20元。从而为进一步完善我国填埋场封场后维护管理体系、规范管理要求及资金需求提供案例经验。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改进距离和蚁群算法的农村垃圾回收路线优化研究
王海锋, 陈景明, 王广民
环境卫生工程. 2019 (4):  87-92. 
摘要 ( 1565 )   PDF(pc)(1187KB) ( 9137 )   PDF(mobile)(1187KB) ( 2 )   收藏
垃圾综合处理系统由收集(含小车短距离运输)、运输(含转运)和处理3大环节组成。其中垃圾收集是第1个环节,如何降低垃圾回收的成本,除进行减量化以外,就是要减少垃圾在回收过程中运输成本,优化垃圾回收路线。结合欧式距离和曼哈顿距离计算方法,考虑地形因素,提出更适合农村地区实际情况的改进距离计算方法,并使用蚁群算法进行实例验证,该改进距离计算方法可以确定农村地区最优垃圾回收路线。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青岛市城市道路保洁作业质量影响因素调查研究
郑伟萍, 于 铭, 姜 震, 阚宝鹏, 鞠 宏, 赵华国, 张忠瑞, 齐文静
环境卫生工程. 2019 (4):  93-96. 
摘要 ( 1585 )   PDF(pc)(2054KB) ( 9160 )   PDF(mobile)(2054KB) ( 0 )   收藏
 为了提高青岛市城市道路保洁精细化水平和城市洁净度,以道路尘土量为评价指标,对工具设备配置、清扫保洁作业模式、人行道铺设模式、考核管理方法等道路保洁作业质量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人行道铺设模式对保洁作业效果有较大影响;工具设备配置及作业应规范化;建议推广“机扫+洒水+冲洗+人工清扫”保洁作业模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版权所有 © 天津市城市管理研究中心
津ICP备2022007900号-1   津公网安备 12010302000952号   中央网信办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地址:天津市河西区围堤道107号    邮政编码: 300201
电话: 022-28365069 传真: 022-28365080 E-mail: csglwyjs10@tj.gov.cn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