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本期目录
2018年, 第26卷, 第5期 刊出日期:2018-10-28
上一期   
生活垃圾全程分类监督体系初探
王震
环境卫生工程. 2018 (5):  1-3. 
摘要 ( 1608 )   PDF(pc)(545KB) ( 7258 )   PDF(mobile)(544KB) ( 17 )   收藏
通过对生活垃圾全程分类体系的责任主体及职责的分析,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生活垃圾分类监督手段经验,设计了适合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的监督体系,并对监督体系结果的有效使用提出建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日本生活垃圾分类模式和实施效果分析
张瑞娜
环境卫生工程. 2018 (5):  4-7. 
摘要 ( 1728 )   PDF(pc)(687KB) ( 7420 )   PDF(mobile)(686KB) ( 26 )   收藏
对日本目前的主流生活垃圾分类模式和分类效果进行分析,阐述了收运、焚烧、填埋和资源化处理等全流程收运处工艺对前端垃圾分类的具体要求,以及分类后各类垃圾的处置工艺和流向;根据2016年统计数据,分析了日本生活垃圾处理、处置和资源化的占比以及经费支出等,为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的推进实施提供借鉴。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长三角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治理典型模式研究
毕珠洁
环境卫生工程. 2018 (5):  8-11. 
摘要 ( 1551 )   PDF(pc)(583KB) ( 7344 )   PDF(mobile)(582KB) ( 8 )   收藏
分析了长三角地区部分村镇生活垃圾的特征和湿垃圾典型处理方式,调研、总结了浙江省金华市、上海市松江区、浙江省宁海县的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收运处理的典型流程、具体做法和推广模式,为其他推行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的地区提供借鉴。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广州深化生活垃圾分类管理的实现路径研究
佟宇竞
环境卫生工程. 2018 (5):  12-15. 
摘要 ( 1618 )   PDF(pc)(554KB) ( 7277 )   PDF(mobile)(553KB) ( 10 )   收藏
广州作为国家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城市,在生活垃圾分类管理上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并取得了实质性成效。根据广州市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实践,介绍了广州市生活垃圾分类发展阶段,总结分析了生活垃圾分类取得的成效及经验借鉴,并提出了深化生活垃圾分类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实现路径。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熔融法处理垃圾焚烧飞灰过程中重金属分离浓缩的效果研究
朱雁鸣1,王建伟1,陈春霞1,朱 杰1,向 翰1,刘汉桥2,朱玉雯2
环境卫生工程. 2018 (5):  16-20. 
摘要 ( 1522 )   PDF(pc)(627KB) ( 7159 )   PDF(mobile)(626KB) ( 6 )   收藏
针对现有垃圾焚烧飞灰资源化技术容易使重金属等有害物质进入烟气或产品,最终重新分散在环境中,造成“逆向污染”的问题,研究利用高温熔融法处理飞灰,烟气处理系统中利用预除尘系统、急冷降温系统以及布袋除尘系统,富集烟气中重金属并加以回收,结果表明:3种浓缩灰中Zn、Pb、Cu、Cd富集浓缩现象明显,产品建材基材中重金属浸出浓度同时满足GB 5085.3—2007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浸出毒性鉴别和GB 16889—2008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限值要求。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非正规生活垃圾填埋场矿化垃圾资源化利用技术——以东莞市非正规垃圾填埋场为例
胡宝富1, 2,杜文利1, 2,田 娟1, 2,郑 祥3
环境卫生工程. 2018 (5):  21-24. 
摘要 ( 1573 )   PDF(pc)(640KB) ( 7318 )   PDF(mobile)(639KB) ( 2 )   收藏
以东莞市非正规垃圾填埋场为例,研究了矿化垃圾的组成成分,结果表明:非正规垃圾填埋场矿化垃圾中腐殖土和可燃物占50%以上,且腐殖土中重金属Cd含量高,不能作为农用,宜作为园林绿化土壤使用;经分选后的可燃物热值较高,宜深加工成垃圾衍生燃料(RDF);并讨论了腐殖土的综合利用和垃圾衍生燃料(RDF)的制造工艺技术。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餐厨垃圾厌氧消化影响因素分析
廖晓聪,高用贵,孙伟伟,王 智,王 干
环境卫生工程. 2018 (5):  25-27. 
摘要 ( 1716 )   PDF(pc)(555KB) ( 7216 )   PDF(mobile)(554KB) ( 12 )   收藏
阐述了近年来餐厨垃圾厌氧消化的研究进展,分别讨论了含固率、有机负荷、Na+、VFAs与氨氮、消化温度和含油量在餐厨垃圾厌氧消化过程中的影响,并总结了适量掺加污泥对餐厨垃圾厌氧消化的促进作用:一是污泥可以稀释餐厨浆液中的Na+浓度;二是保持厌氧消化系统的弱碱性,进而提升餐厨厌氧消化性能。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医疗废物熔融底渣毒性特性及资源化利用探讨
史昕龙1,钟江平1,张 佳2
环境卫生工程. 2018 (5):  28-30. 
摘要 ( 1520 )   PDF(pc)(427KB) ( 7123 )   PDF(mobile)(426KB) ( 4 )   收藏
为探讨热等离子体处理医疗废物后产生的熔融底渣资源化利用可行性,对医疗废物熔融底渣的重金属浸出毒性、重金属总量及长期淋滤环境下的重金属浸出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医疗废物熔融底渣的重金属浸出浓度远低于危险废物鉴别限值,在长期模拟酸雨淋滤的环境下重金属均无浸出,重金属较为稳定,可进行资源化利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异味控制和资源化利用的生活垃圾新概念填埋技术
黄仁华
环境卫生工程. 2018 (5):  31-33. 
摘要 ( 1443 )   PDF(pc)(485KB) ( 7130 )   PDF(mobile)(484KB) ( 7 )   收藏
结合老港固废基地五期综合填埋场现状,围绕异味治理和资源化发展要求,以及焚烧厂、渗沥液厂碳源添加和空气膜使用的发展趋势,提出从传统摊铺作业方式优化、原生垃圾预处理、作业环境控制以及加速稳定化4方面,实现填埋场异味控制和垃圾资源化利用的技术措施。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新形势下生活垃圾焚烧飞灰处置技术现状及建议
纪 涛1,陈 阳2,徐 岗3
环境卫生工程. 2018 (5):  34-37. 
摘要 ( 1880 )   PDF(pc)(613KB) ( 7280 )   PDF(mobile)(612KB) ( 16 )   收藏
阐述了新环保法实施形势下,垃圾焚烧发电行业及飞灰处置企业面临问题及挑战,介绍了飞灰源头减量、飞灰再利用技术以及飞灰处置相关技术标准和规范动向,提出了生活垃圾焚烧飞灰处置建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垃圾焚烧电厂的飞灰稳定化研究
贾宝桐1,蹇瑞欢1,周 文2,李 敏2
环境卫生工程. 2018 (5):  38-40. 
摘要 ( 1553 )   PDF(pc)(412KB) ( 7159 )   PDF(mobile)(411KB) ( 10 )   收藏
对重庆某垃圾电厂飞灰进行稳定化实验,比较不同添加比例下螯合剂对重金属的稳定化效果,进而优化配比,提高药剂经济性及稳定性。结果表明:DTC类有机螯合剂的最佳添加比为1.5%~2.0%。一定比例下,Na2S相比NaH2PO4和Na3PO4对Pb、Cd的综合处理效果更好。添加1%DTC类有机药剂和2%~3%的Na2S的混合药剂,可保证飞灰稳定化后产物的重金属浸出浓度低于GB 16889—2008限值要求,降低飞灰处理成本。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三级串联DTRO系统处理渗沥液的研究及工程案例对比分析
段菁溦
环境卫生工程. 2018 (5):  41-45. 
摘要 ( 1519 )   PDF(pc)(775KB) ( 7343 )   PDF(mobile)(774KB) ( 2 )   收藏
对比分析了北京大兴、四川、北京密云、福建、湖北5个垃圾填埋场碟管式反渗透(DTRO)移动设备渗沥液处理项目,旨在为DTRO渗沥液处理项目提供参考。通过分析大兴项目2周以来连续运行数据发现,三级串联DTRO系统处理垃圾填埋场渗沥液,系统回收率大于65%,COD、氨氮和电导率的总去除率均达到99%以上。与其它工程案例作对比得出,新增三级STRO膜能够截留小分子污染物,克服了二级系统氨氮去除率低的局限性,进一步提高了氨氮去除率。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Fenton-BAF工艺在垃圾渗沥液深度处理中的应用
陆和炜1,卓霞军
环境卫生工程. 2018 (5):  46-49. 
摘要 ( 1543 )   PDF(pc)(578KB) ( 7200 )   PDF(mobile)(577KB) ( 2 )   收藏
介绍了Fenton-BAF深度处理工艺的原理,分析了该工艺深度处理垃圾渗沥液的11个典型案例,总结了各案例采用的Fenton-BAF深度处理的流程,阐述了该工艺的特点和设计、调试及运行要点,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垃圾渗沥液软化处理研究
古 创,姚春阳 ,朱亚茹,陈方方,彭 磊,高用贵,张 林,江景杰,陈 杰
环境卫生工程. 2018 (5):  50-53. 
摘要 ( 1524 )   PDF(pc)(554KB) ( 7195 )   PDF(mobile)(553KB) ( 3 )   收藏
生活垃圾渗沥液的处理难度大,特别是其高碱度、高硬度的特性,通常会使相关处理设备设施出现严重结垢、堵塞等现象。本研究通过构建化学软化系统,以投加10%石灰水的方式来软化渗沥液水质,当投加量为0.85 kg/m3时,可使渗沥液的硬度下降75%,碱度下降16%。最终取得了较好的水质软化效果,且设备价格低廉,运行成本低,极大地改善了后续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炭基絮凝剂对新鲜渗沥液的预处理研究
任绍娟,孙卫东,王艳秋
环境卫生工程. 2018 (5):  54-56. 
摘要 ( 1425 )   PDF(pc)(426KB) ( 7023 )   PDF(mobile)(425KB) ( 0 )   收藏
以稻壳炭为原料研究制备了一种炭基絮凝剂,并采集五路居垃圾转运站新鲜渗沥液开展了混凝试验。通过不同配置比例、投加量、pH、混合时间、沉淀时间等单因素影响分析,最终确定了该絮凝剂的最佳混凝条件。实践证明,该絮凝剂用于新鲜渗沥液预处理效果较好,同时可发挥生物炭的吸附作用,是切实可行的,对于减轻后续处理压力、减少生物毒性具有积极作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垃圾焚烧厂渗沥液处理难点及解决方案探讨
陈 刚,刘静文,李 强,刘茹飞
环境卫生工程. 2018 (5):  57-59. 
摘要 ( 2058 )   PDF(pc)(602KB) ( 7137 )   PDF(mobile)(601KB) ( 7 )   收藏
阐述了垃圾焚烧厂渗沥液处理面临进水悬浮物和胶体物质浓度高、厌氧需加温以及沼气需利用、好氧工艺有大量剩余污泥、膜浓缩液难处理等问题。经过实践探索,形成针对性的解决方案:焚烧发电厂内有蒸汽可以提供给厌氧、厌氧产生沼气和处理系统的臭气可进焚烧厂焚烧,污泥脱水后进焚烧炉焚烧,浓缩液根据不同性质分别回用至垃圾焚烧厂不同的工艺段。渗沥液处理环节的物料和能源通过与焚烧工艺的互补,厂区内实现各种副产物的最终消纳,从而实现渗沥液处理的“零排放”。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长安街路面尘土残存量监测与尘土特性研究
王晓燕,冯 伟,胡昌夏,王晓冬,乔 岳
环境卫生工程. 2018 (5):  60-62. 
摘要 ( 1500 )   PDF(pc)(912KB) ( 7152 )   PDF(mobile)(911KB) ( 0 )   收藏
介绍了长安街道路清扫保洁作业质量即道路路面尘土残存量的监测结果,长安街道路清扫保洁作业质量处于北京市最优水平,年均值均低于10 g/m2;根据数据统计分析长安街路面尘土残存量2015-2017年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年均值分别为9.1、8.2、6.8 g/m2;对监测采样取得的长安街路面尘土开展了尘土的微观特性分析和尘土的粒径特性研究。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筛分技术在非正规垃圾填埋场治理中的适用性研究
朱远超
环境卫生工程. 2018 (5):  63-64. 
摘要 ( 1543 )   PDF(pc)(506KB) ( 7231 )   PDF(mobile)(505KB) ( 4 )   收藏
介绍了垃圾筛分分选技术,通过非正规垃圾填埋场治理的工程小试实验,分析其筛分后产物的组分及理化特性。得出筛分技术适用于垃圾体趋于稳定、主要成分为生活垃圾、无易腐有机物、含水率和沼气含量较低、渗沥液较少的非正规垃圾填埋场。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填埋场恶臭产生规律及治理措施
史 炜1,王军民1,柴晓利2,曹江林2,卞荣星2
环境卫生工程. 2018 (5):  65-68. 
摘要 ( 1595 )   PDF(pc)(688KB) ( 7159 )   PDF(mobile)(687KB) ( 7 )   收藏
分析了填埋场恶臭产生源以及恶臭产生规律,并总结了填埋场恶臭的主要控制措施。填埋作业区、渗沥液处置区、垃圾运输车是恶臭主要释放源。恶臭组分复杂,影响对人具有主观性,污染具有时空变化特性,扩散主要受气候条件驱动。生物除臭是目前填埋场恶臭治理的主要措施。实行垃圾分类、精细化的运行管理是消除恶臭问题的根本。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垃圾填埋气净化与提纯技术最新研究进展
何 海1,陈泽智1,龚惠娟2
环境卫生工程. 2018 (5):  69-72. 
摘要 ( 1678 )   收藏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垃圾填埋气产生量逐年提高,为控制大气污染并提供可再生能源,垃圾填埋气(LFG)净化与提纯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成为关注的热点。对近5 a可用于垃圾填埋气净化与提纯技术研究进展进行阐述。关注生产高品质生物甲烷所需要的脱硫、脱烃、脱氧环节。重点分析脱氧重要性与当前研究进展,对脱硫、脱烃和脱氧环节未来发展方向提出建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垃圾站升降机构的设计及受力分析
张安杰1,陈 巍2,彭 政2,方 恒2
环境卫生工程. 2018 (5):  73-75. 
摘要 ( 1643 )   PDF(pc)(1187KB) ( 7216 )   PDF(mobile)(1186KB) ( 11 )   收藏
描述了垃圾站剪叉升降机构的模型设计,通过对垃圾站升降机构的有限元分析,仿真了其剪叉的受力状况、各支杆的应力分布和位移数据,经过优化设计,使其既满足DB34/T 1988—2013固定式液压升降平台安全规范的安全性要求,又达到CJ/T 338—2010生活垃圾转运站压缩机规范设备可靠性技术标准要求,保障了垃圾站升降机构平稳安全,在满足设备强度和可靠性要求下又符合轻量化、低成本、节能环保的要求。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垃圾表面智控移动装置的研制
钱春军,赵由才,黄仁华
环境卫生工程. 2018 (5):  76-79. 
摘要 ( 1497 )   PDF(pc)(855KB) ( 7192 )   PDF(mobile)(854KB) ( 5 )   收藏
通过研究开发垃圾表面智控移动装置,使填埋作业区的喷药、除臭、测量或维修等多种作业工艺所需的工具或材料能够依靠该移动装置来实现装运和运输,减轻了现场作业工人人工搬运的工作强度,提高了作业效率,同时该移动装置采用纯电力驱动,绿色环保不产生二次污染,并可远程遥控作业。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环卫型码头吊机的优化设计
毛永军
环境卫生工程. 2018 (5):  80-82. 
摘要 ( 1559 )   PDF(pc)(773KB) ( 7135 )   PDF(mobile)(772KB) ( 0 )   收藏
 以上海市老港填埋场为例,分析了老港填埋场环卫型码头吊机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通过对现有吊机传动、电气控制、操作舒适性、防腐等方面的研究,制定出适合现有公司吊机生产作业情况的改进方案,以此来优化吊机的运能,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并且对方案实施后的研究成果进行了阐述及指标考核分析、水平分析和应用效益分析。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垃圾焚烧发电厂GGH换热器的技术特点分析
冯淋淋
环境卫生工程. 2018 (5):  83-86. 
摘要 ( 1820 )   PDF(pc)(1730KB) ( 7299 )   PDF(mobile)(1729KB) ( 17 )   收藏
概述了目前垃圾焚烧发电厂GGH换热器的应用情况,比较了回转式GGH和管壳式GGH的材质、换热原理和优缺点,介绍了德国W公司和瑞士F公司的聚四氟乙烯(PTFE)材质GGH换热器在设计、加工、制作过程中的技术难点及要点,为PTFE-GGH换热器的国产化提供设计参考。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道路清洁监测车简介与维护保养
孙晨阳,王晓燕,崔华胜,徐利奇
环境卫生工程. 2018 (5):  87-89. 
摘要 ( 1521 )   PDF(pc)(700KB) ( 7072 )   PDF(mobile)(699KB) ( 1 )   收藏
搭载道路清洁监测系统的监测车是量化考核道路清扫保洁质量的检测设备,道路清洁监测车取称系统是道路清洁监测车的核心部件,能够实现对道路路面尘土的采集、称量功能。目前,道路清洁监测车已在北京、天津、济南等地应用,成为当地考核道路清扫保洁质量重要的检测设备,为城市的精细化管理提供了数据支撑。道路清洁监测车在开展监测工作时应严格按照规定的检测流程开展,在运行过程中应严格按照相应的维护保养程序进行维护,以确保监测系统能够正常工作。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60%含水率的干化污泥堆高作业的风险和预防措施
唐文荣,毛忠荣
环境卫生工程. 2018 (5):  90-93. 
摘要 ( 1527 )   PDF(pc)(764KB) ( 7107 )   PDF(mobile)(763KB) ( 3 )   收藏
以综合填埋场实际填埋干化污泥为例,介绍了污泥的特性,以及在堆高作业过程中出现的各种不利因素,即部分塌方、恶臭控制、运输安全等实际情况,提出了干化污泥堆高作业的注意事项和解决方法。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生活垃圾收集点清运作业现状及对策分析
蒋 宇1,杜 涛1,张海波2
环境卫生工程. 2018 (5):  94-96. 
摘要 ( 1721 )   PDF(pc)(496KB) ( 7154 )   PDF(mobile)(495KB) ( 11 )   收藏
为实现环卫作业的精细化管理,合理评价生活垃圾收集作业现状,对成都市中心城区2个街道办事处生活垃圾收集点收运作业过程进行了连续跟踪调查,通过对收集点类型、占地面积、密闭化程度等设置指标,以及实际收运收集点数量、收运次数、收运过程环境卫生状况等实际收运作业数据的分析,指出收集点存在设置不规范、作业覆盖不全、环境卫生质量差等管理问题,并提出了针对性建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版权所有 © 天津市城市管理研究中心
津ICP备2022007900号-1   津公网安备 12010302000952号   中央网信办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地址:天津市河西区围堤道107号    邮政编码: 300201
电话: 022-28365069 传真: 022-28365080 E-mail: csglwyjs10@tj.gov.cn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