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本期目录
2021年, 第29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21-04-29
上一期   
建筑垃圾利用、处理与处置
城市工程渣土消纳处置及资源化利用途径探讨——以温州市为例
詹良通, 郭淇萌, 吴林波, 陈云敏, 楼洪海, 张海东, 胡时进, 陈晓龙, 林新磊, 金国平
环境卫生工程. 2021 (2):  1-9. 
摘要 ( 2186 )   PDF(pc)(2676KB) ( 6696 )   PDF(mobile)(2676KB) ( 89 )   收藏
随着我国城市化快速发展,以工程渣土为主的各类建筑垃圾大量产生,全国许多城市面临“渣土围城”困境,城市管理者们亟须科学、合理的消纳处置及资源化利用途径解决渣土过剩问题。以东南沿海典型城市——温州为例,基于多源信息数据调研了工程渣土产生量、性质及处置现状,探讨了就近回填及堆坡造景、废弃矿山消纳及复垦土地、再生路基填料及待建道路消纳、渣土储备/再利用和围垦区洼地回填5种途径的可行性,并对不同途径消纳潜力及布局进行了介绍,提出了工程渣土分类开挖及直运,基于天-空-地监控技术的信息化管理平台,以及市域统筹、分类协同及特许经营管理机制等对策与建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武汉市房屋竣工面积预测的装修垃圾产生量测算方法研究
赵 钰, 王巧稚, 卫 俊, 赵 垒
环境卫生工程. 2021 (2):  10-15. 
摘要 ( 1978 )   PDF(pc)(995KB) ( 6252 )   PDF(mobile)(995KB) ( 5 )   收藏
装修垃圾因为组分成分复杂,含有一定重金属,还具有挥发性有毒物质的特性,一直是城市建筑垃圾管理的难点。以武汉市为例,对武汉市2005—2019年装修垃圾年产生量进行了估算,并对比GM(1,1)模型和BP神经网络模型预测2020—2025年装修垃圾年产生量。结果表明,BP神经网络预测结果更为准确,2020—2025年武汉市装修垃圾产生量整体处于上升趋势。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深圳市工程渣土产生特性及其优化管理特征研究
柏 静, 张 宇, 刘 恒, 周学彬, 段华波, 孙晓辉
环境卫生工程. 2021 (2):  16-21. 
摘要 ( 2091 )   PDF(pc)(800KB) ( 6486 )   PDF(mobile)(800KB) ( 7 )   收藏
阐明了深圳市工程渣土的产生来源、数量、类别及流向特征等;并通过对比不同综合利用与消纳处置模式,提出了系统解决工程渣土问题的管理优化方案。研究结果可为“无废城市”试点建设中建筑废弃物优化管理提供决策依据,也可为其他城市工程渣土环境无害化管理、综合利用和消纳处置提供模式参考。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有机固废生物处理与高值化利用
园林垃圾资源化处理技术研究进展——基于Citespace和VOSViewer知识图谱分析
陈 艳, 王香春, 蔡文婷, 伏 凯, 张 黎, 舒天楚
环境卫生工程. 2021 (2):  22-34. 
摘要 ( 2062 )   PDF(pc)(4660KB) ( 6776 )   PDF(mobile)(4660KB) ( 22 )   收藏
以Web of ScienceTM核心合集数据库和CNKI数据库文献资料为数据源,基于Citespace和VOSViewer软件对1990—2020年园林垃圾资源化处理技术文献进行关键词聚类时间轴分析和关键词共现分析,综述了目前主流的园林垃圾资源化处理技术。由园林垃圾资源化处理技术关键词聚类和共现可知好氧堆肥发酵、园林有机覆盖物制备和生物质能源转化3种主要资源化处理技术是领域内主要研究内容,其中堆肥与园林有机覆盖物技术研究涉及相关工艺及其控制性影响因素的研究;生物质能源转化技术主要包括厌氧发酵制沼气技术和生物固体燃料、生物质炭以及生物乙醇燃料的制备技术。微生物菌种的选取与研发、协同处理技术工艺优化以提升处理效率和产品质量、相关设备改进优化等制约产业生态发展的研究是未来堆肥技术研究的重点。同时目前生物质能源转化技术的研究较少,在当前全球能源短缺的形势下,利用园林垃圾进行生物质清洁能源研发等应为今后园林垃圾资源化处理技术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消费端食品废弃物的饲料化利用现状与挑战
陈 婷, 王祎凡, 窦争霞
环境卫生工程. 2021 (2):  35-45. 
摘要 ( 2068 )   PDF(pc)(2801KB) ( 6495 )   PDF(mobile)(2801KB) ( 44 )   收藏
现代食品消费系统存在大量的食品浪费,例如市场上的不可售食品,饭店、自助餐厅和家庭等丢弃的可食用或不可食用食品。尽管这些食品废弃物已不适合人类消费,但仍包含各种营养成分。回收和再利用这些营养成分对于保障粮食安全和社会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牲畜独特的消化功能可有效地捕获这些营养成分,并转化成肉、蛋、奶等动物源性食品供人类消费。因此,食物废弃物的饲料化利用是提高粮食系统效率和可持续性的可行路径,并在欧盟、美国和部分亚洲国家/地区进行了有效的探索。概述了这些国家/地区的消费端食品废物饲料化利用进展,发现他们虽然在食品废弃物饲料化利用的政策、优先级和具体做法上有所不同,但是消费端食品废弃物的饲料化利用已作为一种资源和环境双赢的管理策略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推广。在这一推广历程中,尚存在产品安全性担忧、精细化饲喂体系融合、全过程监管难、消费者接受度不高等诸多挑战。而现有实践业已在这些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如保障生物安全性、避免化学污染等。总之,消费端食品废弃物的饲料化利用潜力巨大。以我国为例,仅餐饮垃圾的蛋白饲料回收潜力即可替代约5.2×106 t玉米谷物饲料。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热化学处理与烟气污染控制
生活垃圾协同焚烧污泥层燃燃烧特性研究
朱 浩, 喻 武
环境卫生工程. 2021 (2):  46-49. 
摘要 ( 1925 )   PDF(pc)(952KB) ( 6254 )   PDF(mobile)(952KB) ( 8 )   收藏
针对炉排炉焚烧生活垃圾及协同焚烧处置污泥(含水率40%、质量比例12%)的层燃燃烧过程,以及一次风风温对生活垃圾-污泥混合物料燃烧过程的影响开展模拟研究。结果显示:协同焚烧污泥导致烟气温度在挥发分析出和燃烧阶段的前期上升、后期大幅下降,并导致炉膛的高温区域向炉排后段方向移动,最高温度降低,但对炉排上挥发物析出的时刻影响不大。升高一次风风温可以使掺烧污泥后的物料在燃烧炉排段尾部燃烧的温度恢复到无掺烧燃烧工况,并有利于减弱掺烧污泥对炉膛高温区域的不利影响。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垃圾焚烧余热锅炉导流板结构参数化建模及优化设计
尤 灏
环境卫生工程. 2021 (2):  50-55. 
摘要 ( 1970 )   PDF(pc)(1388KB) ( 6403 )   PDF(mobile)(1388KB) ( 2 )   收藏
烟气的流场分布是影响垃圾焚烧余热锅炉换热和换热器壁面腐蚀的重要因素之一。通常采用布置导流板结构来优化烟气流场的均匀性,以期改善换热器的运行环境并提升换热效率。基于ANSYS Workbench参数化建模和优化模块,实现了计算机自主寻优设计垃圾焚烧余热锅炉导流板结构,相较于传统设计方法,缩短了设计周期,提高了设计质量。简化2D模拟结果表明,参数化导流板优化设计比原始设计的水平烟道入口的速度标准差减少了41.4%,极大提升了烟气流场的均匀性。依据2D优化结果,建立复杂的3D计算模型,结果表明水平烟道入口速度标准差减少了32.9%。综上所述,ANSYS Workbench参数化建模和优化模块是一种有效且经济的优化工具,可以为垃圾焚烧余热锅炉设计人员提供很大的帮助。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合成气回用气氛下RDF与粉煤灰掺混气化特性研究
郑仁栋, 王德锋, 张思成, 王国斌, 俞彩孟, 严 密
环境卫生工程. 2021 (2):  56-62. 
摘要 ( 1940 )   PDF(pc)(1213KB) ( 6198 )   PDF(mobile)(1213KB) ( 4 )   收藏
垃圾空气气化合成气由于N2含量高,使得合成气热值和品质较低。为此,研究了合成气回用作为气化剂对垃圾气化产气的影响。开展了模拟合成气气氛下生活垃圾衍生燃料(RDF)和粉煤灰掺混气化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合成气气氛下,RDF气化产气组分以CO和CO2为主,H2和CH4相对较少;相对空气气化,由于没有N2稀释,可燃组分浓度和热值均更高。粉煤灰加入后,RDF气化合成气产率增加,焦油和焦炭产率下降;粉煤灰能促进RDF气化,增加合成气中CO2和CH4产量,但对CO和H2影响较小;粉煤灰在气化过程中具有催化和载氧的作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危险废物利用、处理与处置
掺加解毒飞灰的路基材料重金属浸出特征与潜在风险
宾灯辉, 周炼川, 李洪刚, 汪 军, 曾 磊, 范 例
环境卫生工程. 2021 (2):  63-70. 
摘要 ( 1956 )   PDF(pc)(1083KB) ( 6350 )   PDF(mobile)(1083KB) ( 11 )   收藏
垃圾焚烧飞灰属于危险废物,产生量巨大,其资源化利用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为探究掺加解毒飞灰的路基材料的重金属浸出特性和潜在风险,以掺加1%、1.5%、2%、4%二噁英解毒的生活垃圾焚烧飞灰的路基材料为研究对象,研究其Zn、Pb、Cr、Mn、Ni、Cd重金属含量、浸出特性与潜在风险。结果表明:飞灰路基试块浸出液pH为11.5~12.0,不具有强腐蚀性;飞灰路基试块中Cr、Ni、Zn、Cd、Mn、Pb的有效释放量分别为16.00~52.00、14.67~38.00、9.00~293.00、0~7.00、16.00~47.00、46.00~68.67 mg/kg;飞灰路基试块中Cr、Ni、Zn、Cd、Mn、Pb的浸出浓度均低于GB 5085.3—2007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浸出毒性鉴别的标准限值;4个飞灰路基试块中重金属污染物的非致癌危害商分别为7.62×10-4、6.17×10-4、7.43×10-4、8.03×10-4,致癌风险值分别为8.46×10-8、6.34×10-8、9.91×10-8、2.06×10-7,均未超过风险限值,不会对地下水环境质量与人体健康造成影响。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新标准下关于危险废物柔性填埋场运营的思考
汪宝英
环境卫生工程. 2021 (2):  71-75. 
摘要 ( 2144 )   PDF(pc)(768KB) ( 6232 )   PDF(mobile)(768KB) ( 221 )   收藏
2019年9月30日生态环境部发布了新修订的GB 18598—2019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针对柔性填埋场提出了更为严格的危险废物入场要求以及保障堆体稳定性等运行要求。通过分析柔性填埋场的建设、管理现状以及存在的优缺点,提出新标准下柔性填埋场的运营管理新思路。以某柔性填埋场为例,分析了其经营单位在新标准、新管理要求下面临的困境,提出企业应当建立起完善的人才梯度培养体系,调动预处理技术和综合利用技术研发的积极性,为客户制定多元化的处置方案。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固体废物处理过程衍生污染控制
生活垃圾焚烧设施应急处置医疗废物可行性分析
李传华, 朱四六, 钟江平, 肖爱民, 王 勇, 龚 剑
环境卫生工程. 2021 (2):  76-81. 
摘要 ( 1947 )   PDF(pc)(842KB) ( 6177 )   PDF(mobile)(842KB) ( 258 )   收藏
重大疫情下,我国常规医疗废物集中处置设施能力远无法满足医疗废物处置需求,需借助生活垃圾焚烧设施对医疗废物进行应急处置。通过对2014—2019年上海市生活垃圾焚烧设施应急处置医疗废物的运行参数变化、热能利用状况、设备设施损耗、辅材消耗等进行分析,验证了生活垃圾焚烧设施应急处置医疗废物的可行性。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老填埋场原位好氧稳定化技术液体循环系统工艺设计参数研究
汪 佳, 周新全, 蔡伽怡, 王思淇, 丁鑫涛, 陈朱蕾, 席 爽, 陈朱琦
环境卫生工程. 2021 (2):  82-87. 
摘要 ( 1902 )   PDF(pc)(760KB) ( 6222 )   PDF(mobile)(760KB) ( 9 )   收藏
原位好氧稳定化技术是稳定化程度低的老填埋场生态修复和二次污染控制的主流技术。目前对于该技术的计算与设计主要依赖于项目经验。对老填埋场原位好氧稳定化技术中液体循环系统的工艺设计与计算进行了研究和总结。对于液体系统中的渗滤液导排、抽提与回灌系统提出了计算方法和设计参考。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改性土-膨润土隔离墙对苯酚吸附规律及其微观特性研究
斯小龙, 何海杰, 邱战洪, 徐二佩, 赵俭斌, 兰吉武, 唐文荣, 毛忠荣
环境卫生工程. 2021 (2):  88-94. 
摘要 ( 1939 )   PDF(pc)(1356KB) ( 6173 )   PDF(mobile)(1356KB) ( 4 )   收藏
选取苯酚作为典型有机污染物,在有机改性膨润土与膨润土不同混合比例的条件下,进行苯酚吸附机理试验研究。首先选取浓度为150 mg/L苯酚溶液,分别按1∶1、1∶0.5和1∶0.25配比,配备有机改性膨润土-膨润土的混合土样,在3种配比条件下进行吸附试验,并根据苯酚标定曲线,确定苯酚的吸附平衡浓度及吸附平衡时间;再进行吸附动力学模型分析,发现吸附试验结果与准二阶动力学方程拟合结果最为接近;最后对不同吸附时间的有机膨润土土样进行X射线衍射(X Ray Diffraction,XRD)试验,并对图谱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吸附苯酚溶液后的有机改性膨润土的层间距随吸附时间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且随吸附时间增加有机改性膨润土开始出现解吸附现象,直到处于饱和状态。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固废前沿与行业资讯
利用黄粉虫生物降解聚氯乙烯塑料
环境卫生工程. 2021 (2):  95-95. 
摘要 ( 1944 )   PDF(pc)(147KB) ( 5872 )   PDF(mobile)(147KB) ( 11 )   收藏
论文来源: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 2020,145,106106. Biodegradation of Polyvinyl Chloride(PVC) in Tenebrio molitor (Coleoptera: Tenebrionidae) larvae. https://doi.org/10.1016/j.envint.2020.106106译者:彭博宇;审查:吴唯民;单位:同济大学,斯坦福大学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COVID-19暴发期间武汉市医疗废物应急管理研究
环境卫生工程. 2021 (2):  96-96. 
摘要 ( 2046 )   PDF(pc)(147KB) ( 5958 )   PDF(mobile)(147KB) ( 58 )   收藏
论文来源:Resources, Conservation & Recycling. 2021,164,105074. Emergency response to the explosive growth of health care wastes during COVID-19 pandemic in Wuhan, China. https://doi.org/10.1016/j.resconrec.2020.105074译者:廖朱玮,汪 佳;审查:陈朱琦;单位:华中科技大学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版权所有 © 天津市城市管理研究中心
津ICP备2022007900号-1   津公网安备 12010302000952号   中央网信办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地址:天津市河西区围堤道107号    邮政编码: 300201
电话: 022-28365069 传真: 022-28365080 E-mail: csglwyjs10@tj.gov.cn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